【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势所趋,传统的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考验,传统的施工及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通过更加科学智能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解决建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0003]智慧建造是现代建造工程技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在数字化建造工程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建筑过程的可控性,配合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建造环境。
[0004]现有技术中,构建的大多数数字化管理平台主要是对施工现场或者交付现场等单一现场进行管理,无法形成远程和统一的综合建造管控,仅仅对某一个场景或者某一个任务进行管理,难以实现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数据交互,不符合绿色高效的智慧建造理念。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实时建筑影像数据,构建以实景为基础的三维建筑模型;S2、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构建自适应的数字孪生模型;S3、利用所述数字孪生模型的互动性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与预测;S4、按照预设施工进度与任务对施工现场进行管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实时建筑影像数据,构建以实景为基础的三维建筑模型,包括以下步骤:S11、利用无人机影像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目标建筑的色彩影像数据与空间坐标信息;S12、利用PCL点云库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解算,并对无人机影像进行点云重构模型,形成三维地形图;S13、将所述三维地形图与预先设计的BIM模型进行融合,构建三维建筑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构建自适应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S21、以所述三维建筑模型为载体,关联并融合建筑施工数据构建基础数字模型;S22、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迁移与同步施工信息,实现所述建筑施工数据的定期更新;S23、将更新后的所述建筑施工数据融入所述基础数字模型,得到重构更新后自适应的数字孪生模型;S24、基于多维度计算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建筑工程之间的关联度,并进行维护得到关联度满足建造要求的数字孪生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数据包括施工进度信息、施工工艺、三维建筑影像数据、气象数据、施工现场温湿度、机电数据及施工人员管理信息;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包括数据存储运算、质量预测模型及模型库,且所述质量预测模型包括机理模型与算法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更新后的所述建筑施工数据融入所述基础数字模型,得到重构更新后自适应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S231、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优先根据更新后的建筑施工数据进行所述机理模型的自更新;S232、从算法模型中匹配待重构的源模型;S233、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变化分析与对应更新策略实现所述数字模型的重构更新,得到自适应的数字孪生模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维度计算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建筑工程之间的关联度,并进行维护得到关联度满足要求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S241、确定各维度对应的若干关联指标;S242、确定并划分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与建筑工程之间的关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书峣,赵兴辉,闵元,袁野,胡春,左傲,李贺,周玉兵,吴荣会,杨发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