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64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风机、除尘罩组件、除尘板组件和粉尘压缩组件,所述粉尘压缩组件设于底座上,所述除尘罩组件设于粉尘压缩组件上,所述除尘板组件活动设于除尘罩组件内,所述风机设于除尘罩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对除尘布自动清洁、对粉尘收集并压实,防止逸散的生物质除尘装置。防止逸散的生物质除尘装置。防止逸散的生物质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燃料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流程为:粉碎——烘干——颗粒成型——冷却——筛选——包装,在粉碎过程中通过粉碎机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物料粉末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同时在生产时往往会先将粉碎后的物料堆积在一起,也会时刻逸散大量的粉尘,会对生产安全和工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现有粉碎机还没有专用的除尘装置,一般是通过鼓风机将粉尘排出车间,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排出车间后的粉尘仍然处于逸散的状态,仍会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如使用传统的布袋除尘装置,由于粉尘中多为木屑,极易堵塞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需经常清理,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如使用布袋除尘装置需经常清理操作麻烦的问题,利用复位卡件组件和气流的冲击力,使旋转挡尘板能够连续转动,并在旋转挡尘板静止时利用气流的冲击力对除尘布一和除尘布二进行清洁,利用旋转挡尘板的转动对除尘布三进行清洁,实现了对除尘布一、除尘布二和除尘布三的自动清洁;利用喷淋口和粉尘压缩组件,使从除尘布一和除尘布二上掉落的粉尘被进一步压实,避免了粉尘的逸散,利用集尘袋将压实后的粉尘进行收集,实现了粉尘的集中收集,减少了污染。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风机、除尘罩组件、除尘板组件和粉尘压缩组件,所述粉尘压缩组件设于底座上,底座对粉尘压缩组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除尘罩组件设于粉尘压缩组件上,所述除尘板组件活动设于除尘罩组件内,在外力的作用下除尘板组件可在除尘罩组件内转动,所述风机设于除尘罩组件上;所述除尘板组件包括旋转挡尘板、限位组件、动力组件、复位卡件组件,所述旋转挡尘板上设有空腔、弧形板、贯穿口一、贯穿口二、除尘布一和除尘布二,所述空腔设于旋转挡尘板上,所述空腔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弧形板设于旋转挡尘板上,所述贯穿口一设于旋转挡尘板上,所述贯穿口二设于旋转挡尘板上,所述除尘布一设于贯穿口一上,所述除尘布二设于贯穿口二上,所述限位组件设于固定板上,所述限位组件贯穿旋转挡尘板侧壁设置,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旋转挡尘板上,所述复位卡件组件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复位卡件组件贯穿旋转挡尘板侧壁设置。
[0005]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齿轮盒、旋转扇叶、旋转轴一、圆柱齿轮一、圆柱齿轮二、圆柱齿轮三、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连接杆、锥形齿轮三和锥形齿轮四,所述齿轮盒设于旋转挡尘板上,所述圆柱齿轮一活动设于空腔的侧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一设于圆柱齿轮一上,所述圆柱齿轮二活动设于齿轮盒的侧壁上,所述圆柱齿轮二与圆柱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圆柱齿轮三活动设于齿轮盒的侧壁上,所述圆柱齿轮三与圆柱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旋
转轴一活动贯穿齿轮盒的侧壁设于圆柱齿轮三上,在圆柱齿轮三的带动下旋转轴一转动,所述旋转扇叶设于旋转轴一上,所述连接杆活动设于空腔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拨动杆,所述锥形齿轮二设于连接杆上,所述锥形齿轮二与锥形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三活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锥形齿轮四设于连接杆上,所述锥形齿轮四与锥形齿轮三相互啮合,在锥形齿轮四的带动下锥形齿轮三转动。
[0006]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一、口形块、T形块和活动螺杆,所述固定块一设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和旋转挡尘板对固定块一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固定块一内设有滑动槽一,所述口形块活动设于滑动槽一内,所述口形块的一端设有贯穿口三,所述贯穿口三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活动螺杆的一端设于锥形齿轮三上,所述活动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动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一的侧壁设于贯穿口三内,所述活动螺杆上的外螺纹与贯穿口三内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活动螺杆上的外螺纹与贯穿口三内的内螺纹之间设有滚珠,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设有滚珠用来减小摩擦力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T形块的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一的侧壁设于口形块的另一端上,在锥形齿轮三的带动下活动螺杆转动并带动口形块沿滑动槽一滑动,口形块带动T形块运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卡件组件包括固定块二、移动块、弹簧、挡柱一、移动头和移动卡块,所述固定块二设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和旋转挡尘板对固定块二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固定块二上设有滑动槽二,所述移动块活动设于滑动槽二内,所述弹簧的一端设于滑动槽二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于移动块的一端,所述挡柱一设于移动块上,所述挡柱一上设有滑动槽三,所述拨动杆活动设于滑动槽三中,所述移动头的一端设于移动块的另一端,所述移动卡块设于移动头的另一端,所述移动卡块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移动卡块的一端的形状为平面,所述移动卡块的另一端的形状为曲面。
[0008]其中,所述除尘罩组件包括圆形罩、进风管、出风管、出料管、挡块和除尘布三,所述出料管设于粉尘压缩组件上,所述圆形罩设于出料管上,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设于圆形罩上,所述风机设于进风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出风管设于圆形罩上,所述除尘布三设于出风管上,所述出料管设于圆形罩上,所述圆形罩上设有旋转管、滑动槽四和固定卡块,所述旋转管的一端活动设于圆形罩的侧壁上,所述旋转管的另一端设于旋转挡尘板上,通过旋转挡尘板带动旋转管转动,所述滑动槽四设于圆形罩侧壁上,所述固定卡块设于圆形罩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卡块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的形状为平面,所述固定卡块的另一端的形状为曲面,所述固定卡块、移动头和移动卡块设于旋转管内部,初始时移动卡块和固定卡块相互啮合,移动卡块和固定卡块的平面部分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卡块、移动头和移动卡块与旋转管不接触;当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接杆转动并带动拨动杆转动,拨动杆带动挡柱一向弹簧的方向运动,挡柱一带动移动块向弹簧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弹簧,移动块带动移动头和移动卡块与固定卡块脱离接触,随后旋转挡尘板转动,当外力减小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弹簧推动移动块向远离弹簧的方向运动,移动块带动挡柱一和拨动杆向远离弹簧的方向运动,移动块带动移动头和移动卡块与固定卡块相互接触,由于旋转挡尘板的转动此时移动卡块与固定卡块的接触面为曲面,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移动卡块带动旋转挡尘板继续转动,直到移动卡块与固定卡块的平面再次相互接触,所述挡块设于滑动槽四内。
[0009]其中,所述粉尘压缩组件包括基座盘、转动盘、旋转轴二和展臂,所述基座盘上设有开口一和开口二,所述开口一贯穿基座盘的侧壁设置并与出料管相连,所述开口二贯穿
基座盘的侧壁设置,所述开口二上设有集尘袋,通过开口二将压缩后的粉尘排入集尘袋中,集尘袋对粉尘进行收集,所述基座盘上设有滑动槽五,所述旋转轴二活动贯穿基座盘设置,所述旋转轴二的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于基座盘上,基座盘对电动机进行支撑固定,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二的一端相连,所述转动盘设于旋转轴二的另一端,所述转动盘上设有连接块,所述展臂活动设于连接块上,所述展臂的一端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在滑动槽五内滑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口外接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风机(2)、除尘罩组件(3)、除尘板组件(4)和粉尘压缩组件(5),所述粉尘压缩组件(5)设于底座(1)上,所述除尘罩组件(3)设于粉尘压缩组件(5)上,所述除尘板组件(4)活动设于除尘罩组件(3)内,所述风机(2)设于除尘罩组件(3)上;所述除尘板组件(4)包括旋转挡尘板(41)、限位组件(42)、动力组件(43)、复位卡件组件(44),所述旋转挡尘板(41)上设有空腔(411)、弧形板(412)、贯穿口一(413)、贯穿口二(414)、除尘布一(415)和除尘布二(416),所述空腔(411)设于旋转挡尘板(41)上,所述空腔(411)内设有固定板(417),所述弧形板(412)设于旋转挡尘板(41)上,所述贯穿口一(413)设于旋转挡尘板(41)上,所述贯穿口二(414)设于旋转挡尘板(41)上,所述除尘布一(415)设于贯穿口一(413)上,所述除尘布二(416)设于贯穿口二(414)上,所述限位组件(42)设于固定板(417)上,所述限位组件(42)贯穿旋转挡尘板(41)侧壁设置,所述动力组件(43)设于旋转挡尘板(41)上,所述复位卡件组件(44)设于固定板(417)上,所述复位卡件组件(44)贯穿旋转挡尘板(41)侧壁设置;所述动力组件(43)包括齿轮盒(431)、旋转扇叶(432)、旋转轴一(433)、圆柱齿轮一(434)、圆柱齿轮二(435)、圆柱齿轮三(436)、锥形齿轮一(437)、锥形齿轮二(438)、连接杆(439)、锥形齿轮三(4310)和锥形齿轮四(4311),所述齿轮盒(431)设于旋转挡尘板(41)上,所述圆柱齿轮一(434)活动设于空腔(411)的侧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一(437)设于圆柱齿轮一(434)上,所述圆柱齿轮二(435)活动设于齿轮盒(431)的侧壁上,所述圆柱齿轮二(435)与圆柱齿轮一(434)相互啮合,所述圆柱齿轮三(436)活动设于齿轮盒(431)的侧壁上,所述圆柱齿轮三(436)与圆柱齿轮二(435)相互啮合,所述旋转轴一(433)活动贯穿齿轮盒(431)的侧壁设于圆柱齿轮三(436)上,所述旋转扇叶(432)设于旋转轴一(433)上,所述连接杆(439)活动设于空腔(411)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439)上设有拨动杆(4312),所述锥形齿轮二(438)设于连接杆(439)上,所述锥形齿轮二(438)与锥形齿轮一(437)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三(4310)活动设于固定板(417)上,所述锥形齿轮四(4311)设于连接杆(439)上,所述锥形齿轮四(4311)与锥形齿轮三(4310)相互啮合;所述限位组件(42)包括固定块一(421)、口形块(422)、T形块(423)和活动螺杆(424),所述固定块一(421)设于固定板(417)上,固定板(417)和旋转挡尘板(41)对固定块一(421)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固定块一(421)内设有滑动槽一(425),所述口形块(422)活动设于滑动槽一(425)内,所述口形块(422)的一端设有贯穿口三(426),所述贯穿口三(426)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活动螺杆(424)的一端设于锥形齿轮三(4310)上,所述活动螺杆(424)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动螺杆(42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一(421)的侧壁设于贯穿口三(426)内,所述活动螺杆(424)上的外螺纹与贯穿口三(426)内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活动螺杆(424)上的外螺纹与贯穿口三(426)内的内螺纹之间设有滚珠,所述T形块(423)的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一(421)的侧壁设于口形块(422)的另一端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蒋孝友赵长元朱正虎许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