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550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船舶规范中,安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根据其动力定位系统的等级,可以称为DP

N动力定位系统船舶,其中DP表示动力定位系统,N表示动力定位系统的等级,N的值可以为1、2或3。
[0003]现有DP

3动力定位系统船舶采用两个机舱分隔的布置,第一种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左机舱81和右机舱82,两个机舱之间采用水密和A

60防火分隔;第二种布置如图2所示,包括前机舱91和后机舱92,两个机舱之间采用水密和A

60防火分隔。主机和辅机都采用均分的模式,即图1中的左机舱的主机和辅机的数量,和右机舱中的主机和辅机的数量相同;图2中前机舱的主机和辅机的数量,和后机舱中的主机和辅机的数量相同。此时,推进器为双数配置,且功率为均分。
[0004]现有DP

3动力定位系统船舶的双机舱分隔布置,主机和辅机采用均分的模式,不能做到三个水密和A

60防火分隔的冗余分组布置,且双机舱配置需要的推进器数量多,装机功率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包括前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相邻分布;前机舱位于左机舱和右机舱的船首方向;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均分别通过水密舱壁分隔;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均设有水密通道件;前机舱设有前机舱棚,左机舱设有左机舱棚;右机舱设有右机舱棚;前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分别设有独立的逃口。
[0008]左机舱内设有第一主机和第一辅发电机;右机舱内设有第二主机和第二辅发电机;前机舱内设有发电机和第三辅发电机。
[0009]第三辅发电机为两个。
[0010]前机舱内的发电机为停泊发电机。
[0011]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均为A

60防火等级。
[0012]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为水密门。
[0013]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
的水密门均为A

60防火等级。
[0014]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为水密舱口盖。
[0015]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的水密舱口盖为A

60防火等级。
[0016]前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通往外部的门均为A

60防火等级的水密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保障船舶在发生破舱时能保持正常的动力驱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船舶机舱布置彻底实现物理上彻底冗余,满足船舶规范的要求;三机舱的布置方案不仅可以减少推进器的配置,还可以减少装机功率的配置,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两个机舱的第一种布置图。
[0019]图2为现有两个机舱的第二种布置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如图3所示,一种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包括前机舱13、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相邻分布。前机舱13位于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的船首方向,也就是说,从船尾朝船首方向看,前机舱13位于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的前方。
[0023]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之间、左机舱11和前机舱13之间、右机舱12和前机舱13之间均分别通过水密舱壁分隔。
[0024]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12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左机舱11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均为A

60防火等级。
[0025]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12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左机舱11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均设有水密通道件。
[0026]本实施例中,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12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为水密门。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21、右机舱12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22均为A

60防火等级。
[0027]本实施例中,左机舱11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为水密舱口盖23。左机舱11和前机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的水密舱口盖23为A

60防火等级。
[0028]在他实施例中,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也可以为A

60防火等级的水密舱口盖;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也可以为A

60防火等级的水密舱口盖;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通道件也可以为A

60防火等级的水密门。
[0029]本实施例中,前机舱13设有前机舱棚33,左机舱11设有左机舱棚31;右机舱12设有右机舱棚32。三个机舱有自己独立的机舱棚。
[0030]本实施例中,前机舱13、左机舱11和右机舱12分别设有独立的逃口。前机舱13设有逃口43,左机舱11设有逃口41,右机舱12设有逃口42。逃口41设于左机舱与外部分隔的舱壁上,逃口42设于右机舱与外部分隔的舱壁上,逃口43设于前机舱与外部分隔的舱壁上。三个
机舱有自己独立的逃口。
[0031]本实施例中,前机舱13通往外部的门73、左机舱11通往外部的门71和右机舱12通往外部的门72均为A

60防火等级的水密门。
[0032]左机舱11内设有第一主机51和第一辅发电机61;右机舱12内设有第二主机52和第二辅发电机62。第一主机51和第二主机52通常为用于驱动螺旋桨的柴油机。
[0033]前机舱13内设有发电机和第三辅发电机63。前机舱13内的发电机为停泊发电机64。第三辅发电机63为两个。
[0034]第一辅发电机、第二辅发电机和第三辅发电机,可以分别驱动电动机,电动机驱动螺旋桨。
[0035]本实施例中,主机和辅机为三冗余组布置。
[0036]例如,前机舱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相邻分布;前机舱位于左机舱和右机舱的船首方向;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均分别通过水密舱壁分隔;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左机舱和前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均设有水密通道件;前机舱设有前机舱棚,左机舱设有左机舱棚;右机舱设有右机舱棚;前机舱、左机舱和右机舱分别设有独立的逃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特征在于,左机舱内设有第一主机和第一辅发电机;右机舱内设有第二主机和第二辅发电机;前机舱内设有发电机和第三辅发电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辅发电机为两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特征在于,前机舱内的发电机为停泊发电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机舱布置,其特征在于,左机舱和右机舱之间的水密舱壁、右机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雁盛德阮红军桂满海史恭乾韩强蒋军方怿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