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43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音频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麦克风装置。麦克风装置包括壳体、音量调节件、麦克风组件、触控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音量调节件可转动设置于壳体的顶部,用于调节麦克风组件的音量大小,麦克风组件、触控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均设置于壳体上,触控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均与麦克风组件电连接,触控感应模块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控制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红外感应模块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控制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红外感应模块和触控感应模块均可控制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双控联动,并且还通过转动于壳体顶部的音量调节件调节麦克风风组件的音量大小,对麦克风组件的控制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麦克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麦克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分类有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和最近新兴的硅微传声器,此外还有液体传声器和激光传声器。大多数麦克风都是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电荷隔离的聚合材料振动膜。
[0003]目前,用户使用麦克风时,通过按压按键的方式进行静音、音量调节、模式选择等控制操作,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麦克风的控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麦克风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所述麦克风装置包括:
[0007]壳体;
[0008]麦克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0009]音量调节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调节麦克风组件的音量大小;
[0010]触控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
[0011]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和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均与所述麦克风组件电连接,所述触控感应模块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控制所述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红外感应模块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控制所述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
[0012]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包括触控电路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靠近所述触控面板设置,所述触控面板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所述触控电路板;
[0014]一所述触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所述壳体的底部;
[0015]或者,多个所述触控电路板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及所述壳体的底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控制电路板和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红外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器发射的光可穿设所述壳体。
[0017]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所述红外感应器,
[0018]一所述红外感应器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所述壳体的底部;
[0019]或者,多个所述红外感应器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及所述壳体的底部。
[0020]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第一感应
信号控制所述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并根据所述触控感应模块的第二感应信号控制所述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
[0021]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旋转电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旋转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旋转电机转动,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音量调节件连接,并控制所述音量调节件转动,以调节所述麦克风组件的音量大小。
[0022]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装置还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相对的两侧。
[002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设有用于安装麦克风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上设有至少一用于安装麦克风的麦克风安装位。
[0024]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装置还包括立架,所述壳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架上。
[00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6]本技术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红外感应模块和触控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触控感应模块均与麦克风组件电连接,且均可控制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双控联动,并且还通过转动于壳体顶部的音量调节件调节麦克风风组件的音量大小,对麦克风组件的控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麦克风装置的正视图。
[0028]图2是图1麦克风装置的爆炸图。
[0029]图3是图1麦克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5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6是麦克风装置的控制框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4]10、壳体;11、穿孔;20、音量调节件;30、麦克风组件;40、触控感应模块;41、触控电路板;42、触控面板;50、红外感应模块;51、红外控制电路板;52、红外感应器;60、支架主体;61、缓冲结构;611、麦克风安装位;70、控制器;80、无线通信模块;90、旋转电机;110、立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3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00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参考图1、2和图6,本申请的麦克风装置包括壳体10、音量调节件20、麦克风组件30、触控感应模块40和红外感应模块50,音量调节件20可转动设置于壳体10的顶部,用于调节麦克风组件30的音量大小,麦克风组件30、红外感应模块50和触控感应模块4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红外感应模块50和触控感应模块40均与麦克风组件30电连接,触控感应模块40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控制麦克风组件30的打开或关闭,红外感应模块50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控制麦克风组件30的打开或关闭。
[0039]实际操作中,当触控感应模块40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控制麦克风组件30打开后,在触控感应模块40接再次收到第一感应信号或红外感应模块50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则控制麦克风组件30关闭,在麦克风组件30打开的状态下,当触控感应模块40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或红外感应模块50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则控制麦克风组件30关闭。
[0040]通过设置红外感应模块50和触控感应模块40一同控制麦克风组件30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双控联动,并且采用转动于壳体10顶部的音量调节件20调节麦克风组件30的音量大小,对麦克风组件30的控制操作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麦克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音量调节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调节麦克风组件的音量大小;触控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和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均与所述麦克风组件电连接,所述触控感应模块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控制所述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红外感应模块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控制所述麦克风组件的打开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包括触控电路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靠近所述触控面板设置,所述触控面板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所述触控电路板;一所述触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所述壳体的底部;或者,多个所述触控电路板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及所述壳体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控制电路板和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红外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器发射的光可穿设所述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至少一所述红外感应器,一所述红外感应器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所述壳体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牛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