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镜及摄影摄像光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670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2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光镜及摄影摄像光效系统,属于摄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聚光镜包括主体单元和移动单元。主体单元包括主体和第一镜片,主体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光路通道,第一镜片设置在主体的第一光路通道内;移动单元包括前壳和第二镜片,前壳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光路通道,第二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路通道内。前壳活动连接在主体远离第一镜片的一端,并可沿主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当前壳可沿主体的轴线方向远离或者靠近光源时,就可以调整位于主体上的第一镜片与位于前壳上的第二镜片之间的距离,从而使通过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的光线的发散角度改变,以解决传统的聚光镜不能对光线的发散角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聚光镜及摄影摄像光效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今摄影摄像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摄影摄像的光效有各种不同的要求;为了将光线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光效图像,人们会在摄影摄像灯中加装聚光镜,但现有的聚光镜其对所发射出的光线的发散度不能进行调整,当需要生成不同直径的光效图像,则需要对聚光镜进行替换,其适用范围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聚光镜不能对光线的发散角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聚光镜,包括:主体单元,包括主体和第一镜片,所述主体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光路通道,所述第一镜片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光路通道内;所述主体一端开口构造为与光源连接的进光口;移动单元,包括前壳和第二镜片,所述前壳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光路通道,所述第二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路通道内;所述前壳与所述主体连接,使所述第一光路通道与所述第二光路通道对接;所述前壳背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开口构造形成出光口;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均朝向背离所述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前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移动,使所述前壳沿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相互远离或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导向部为与所述内螺纹螺接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在所述前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前壳位于所述主体的第一光路通道内,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以使所述前壳能够沿所述主体的轴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前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移动,使所述前壳沿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相互远离或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导向部为与所述内螺纹螺接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在所述前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前壳位于所述主体的第一光路通道内,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以使所述前壳能够沿所述主体的轴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为沿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结构,所述第一导向部连通所述主体的第一光路通道与所述聚光镜的外部空间;所述前壳位于所述主体的第一光路通道内,所述第二导向部穿过所述第一导向部后与所述前壳连接,且所述第二导向可沿所述前壳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部上设有面向所述前壳的一侧的抵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均为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面向光源的一端为平面,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的背离光源的一端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向背离所述光源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镜片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牛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