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33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属于摄影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灯头模组和光学模组;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第一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光源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效透镜,第二壳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进光口和出光口,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其实现光学模组与灯头模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能产生不同光效的光学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摄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技术介绍

1、在现今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中,网络直播、短视频、网络晒图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见的网络互动方式;而为了能得到效果更好的视频或照片,现在人们在拍摄视频、照片或进行网络直播时,往往需要利用摄影摄像灯光进行补光;而现在人们进行拍摄视频、照片或进行网络直播的场所已经不限于在室内,故其需要利用到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2、但现有的便携是摄影摄像灯,为了满足其便携要求,其体积比较小,因此其功能也较为简单,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光效需求,其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摄影摄像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光效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包括: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效透镜,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进光口和出光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使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

3、可选地,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上;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钉,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以接入或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6、可选地,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不受外力时,保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的状态。

7、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将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径向贯穿;所述拆卸孔可供外部顶针穿过,以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8、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导向斜角;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一壳体安装移动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导向斜角将逐渐挤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内。

9、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凹陷位,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端套在所述凹陷位上,以使所第一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相平齐。

10、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光源和混光腔,所述混光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开口端的一侧,所述混光腔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光腔对应所述光效透镜布置;所述混光腔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光效透镜避让位,所述光效透镜避让位可容置部分光效透镜;所述透镜的后端也设有向内凹陷的混光腔避让位,以供所述混光腔进入。

11、可选地,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电源组件和散热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后方,所述散热件用于产生散热气流对所述光源组件散热。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包括灯头模组和光学模组;其中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光效透镜,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出光口射出。

14、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来实现光学模组与灯头模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能产生不同光效的光学模组。例如不同折射率的光学模组、具有柔光效果的光学模组、只能通过单色光的光学模组等等,其极大的丰富了产品的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钉,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以接入或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不受外力时,保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将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径向贯穿;所述拆卸孔可供外部顶针穿过,以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导向斜角;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一壳体安装移动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导向斜角将逐渐挤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凹陷位,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端套在所述凹陷位上,以使所第一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相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光源和混光腔,所述混光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开口端的一侧,所述混光腔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光腔对应所述光效透镜布置;所述混光腔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光效透镜避让位,所述光效透镜避让位可容置部分光效透镜;所述光效透镜的后端也设有向内凹陷的混光腔避让位,以供所述混光腔进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电源组件和散热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后方,所述散热件用于产生散热气流对所述光源组件散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钉,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以接入或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不受外力时,保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将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径向贯穿;所述拆卸孔可供外部顶针穿过,以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牛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