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53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银纳米线制备机制备银纳米线,银纳米线制备机中设置的清洁机构配合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将混合液中的沉淀物分离的同时,清洁机构通过去离子水对搅拌罐内部进行清洁,方便下一次的银纳米线的制作,提高了银纳米线的制备效率,同时清洁完搅拌罐的去离子水排出至过滤机构的过滤罐内时,可以对过滤罐上的沉淀物进行洗涤,除去沉淀物表面可溶性杂质,便于制得纯净的银纳米线,提高了银纳米线的制备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银纳米线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用银纳米线制备机制得的银纳米线,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高,方便银纳米线的大规模以及连续化生产。方便银纳米线的大规模以及连续化生产。方便银纳米线的大规模以及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纳米材料中,具有轴径比的一维金属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磁、热、光学性能以及在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器件上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在这些一维金属纳米线中,银纳米线由于具有很高的电导和热导性能而被研究的最多。在许多应用领域,银都具有潜在的用途,如银纳米线已经在偏光器件、光子晶体、催化剂以及生物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应用。
[0003]目前现有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模板法和液相还原法,其中物理模板法合成纳米线需要使用较强烈的腐蚀反应除去模板,这不仅会污染金属纳米线,还会带来大量的废液。液相还原法分为水热法和油浴加热法,其中水热法需要使用反应釜在密闭体系中反应,虽然制备得到的银纳米线长径比较高,但是反应受到反应釜中空气和溶液的体积比的影响重复性较差,而且也无法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银纳米线制备效率低下,无法连续生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按重量分称取水溶性银盐15

20份、分散剂1.5

2.5份、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100

150份、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15

60份;
[0008]步骤二:向银纳米线制备机的第一上料箱内添加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并向第一上料箱内水溶性银盐,得到水溶性银盐溶液;
[0009]步骤三:向银纳米线制备机的第二上料箱内添加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并向第二上料箱内添加分散剂,得到分散剂溶液;
[0010]步骤四:加热带对搅拌罐进行加热保温至150℃

250℃时,打开第一上料箱上连通的连接管和第二上料箱上连通的连接管上的控制阀,水溶性银盐溶液以及分散剂溶液分别通过连接管落入搅拌罐内,同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轴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若干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搅拌罐内的分散剂溶液和水溶性银盐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
[0011]步骤五:打开出料管上的控制阀,混合液经过出料管落入过滤罐内,混合液中的沉淀物经过滤网过滤后留在滤网表面,液体从穿过滤网并沿着过滤罐上排出,将去离子水通入安装座上的若干清洗管上,对搅拌罐内残留的混合液进行清洗,同时清洗用水排出至过滤罐上,对滤网上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带动转动轴上的过滤
罐转动,使得过滤罐翻转,收集过滤罐内滤网上的沉淀物,得到银纳米线。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银盐为硝酸银、氯酸银、醋酸银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和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均由多羟基液态有机物和水混合而成,且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和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中的多羟基液态有机物和水的体积比均为1:3。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多羟基液态有机物为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的搅拌时间为30min

70min。
[0016]进一步的,银纳米线制备机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底部设置于固定罐内,且搅拌罐通过若干连接环固定安装于固定罐内,所述固定罐和搅拌罐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填充有若干用于给搅拌罐加热的加热带,所述搅拌罐一侧设置的第一上料架上设置有第一上料箱,所述搅拌罐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上料架上设置有第二上料箱,所述第一上料箱和第二上料箱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搅拌罐顶部连通;
[0017]所述搅拌罐顶部固定安装的搅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轴端部,所述搅拌轴转动安装于搅拌罐内,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
[0018]所述搅拌罐底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罐,所述过滤罐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沉淀物的滤网,所述过滤罐设置于固定座上方,所述过滤罐两侧固定安装的转动轴分别转动安装于固定座两侧,所述固定座一侧固定安装的转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转动轴端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罐外壁固定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底部固定有若干用于支撑固定罐的支撑架,若干支撑架之间固定有连接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连接架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一侧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搅拌罐顶部一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与水箱连通的清洗管。
[002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固定罐并设置于过滤罐上方,所述出料管以及两个连接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0022]与现有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银纳米线制备机制备银纳米线,银纳米线制备机中设置的清洁机构配合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将混合液中的沉淀物分离的同时,清洁机构通过去离子水对搅拌罐内部进行清洁,方便下一次的银纳米线的制作,提高了银纳米线的制备效率,同时清洁完搅拌罐的去离子水排出至过滤机构的过滤罐内时,可以对过滤罐上的沉淀物进行洗涤,除去沉淀物表面可溶性杂质,便于制得纯净的银纳米线,提高了银纳米线的制备质量,同时方便了银纳米线的连续化生产;
[0024]过滤机构上可转动的过滤罐方便回收制备完成的银纳米线,无需人工收集,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中银纳米线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用银纳米线制备机制得的银纳米线,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高,方便银纳米线的大规模以及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银纳米线制备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搅拌罐;2、固定罐;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搅拌叶片;6、过滤机构;61、过滤罐;62、滤网;63、转动电机;64、固定座;7、清洗机构;71、安装座;72、清洗管;8、第一上料架;9、第一上料箱;10、第二上料架;11、第二上料箱;12、承载架;13、支撑架;14、加热带;1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31]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分称取水溶性银盐15

20份、分散剂1.5

2.5份、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100

150份、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15

60份;步骤二:向银纳米线制备机的第一上料箱(9)内添加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并向第一上料箱(9)内水溶性银盐,得到水溶性银盐溶液;步骤三:向银纳米线制备机的第二上料箱(11)内添加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并向第二上料箱(11)内添加分散剂,得到分散剂溶液;步骤四:加热带(14)对搅拌罐(1)进行加热保温至150℃

250℃时,打开第一上料箱(9)的连接管和第二上料箱(11)的连接管上的控制阀,水溶性银盐溶液以及分散剂溶液分别通过连接管落入搅拌罐(1)内,同时搅拌电机(3)输出轴通过搅拌轴(4)带动若干搅拌叶片(5)转动,搅拌叶片(5)对搅拌罐(1)内的分散剂溶液和水溶性银盐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步骤五:打开出料管(15)上的控制阀,混合液经过出料管(15)落入过滤罐(61)内,混合液中的沉淀物经过滤网(62)过滤后留在滤网(62)表面,液体从穿过滤网(62)并沿着过滤罐(61)上排出,将去离子水通入安装座(71)上的若干清洗管(72)上,对搅拌罐(1)内残留的混合液进行清洗,同时清洗用水排出至过滤罐(61)上,对滤网(62)上的沉淀物进行洗涤,转动电机(63)输出轴带动转动轴上的过滤罐(61)转动,使得过滤罐(61)翻转,收集过滤罐(61)内滤网(62)上的沉淀物,得到银纳米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银盐为硝酸银、氯酸银、醋酸银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和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均由多羟基液态有机物和水混合而成,且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A和多羟基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液B中的多羟基液态有机物和水的体积比均为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液态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曹峰程韬韩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