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竖窑布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27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灰竖窑技术领域的石灰竖窑布料器。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包括布料器本体(1),布料器本体(1)一端位于下料管(2)下方位置,布料器本体(1)包括底面部(3)和侧边部(4),底面部(3)上设置卸料口(5),卸料口(5)位于底面部(3)的内侧边(6)设置为呈台阶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能够形成多处卸料,方便可靠实现卸料,无论是石料及煤的混合料的流动性问题,还是因料的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混合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竖窑布料器


[0001]本技术属于石灰竖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石灰竖窑布料器。

技术介绍

[0002]混烧竖窑高度为数十米高,外径8米以上,有效内径5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器上设置卸料口,卸料口设置在靠近后端部位置的底板部上。现有的布料器在布料时,由于结构原因,只有一个卸料口,而石灰石和煤的流动性较差,基中流动性好的石灰石落在靠窑壁处,流动性差的落在中心部位,四周造成石灰石和煤混合不均匀,从而造成煅烧不均匀,中部煤多,边部煤少,也会产生结瘤,过烧或欠烧。料粒度偏大的石灰石,集中落在靠窑壁处,而料粒度小的落在偏中部,造成边部通风好,中部通风差,产量质量均受影响,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形成多处卸料,方便可靠实现卸料,无论是石料及煤的混合料的流动性问题,还是因料的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混合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的石灰竖窑布料器。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为一种石灰竖窑布料器,包括布料器本体,布料器本体一端位于下料管下方位置,布料器本体包括底面部和侧边部,底面部上设置卸料口,卸料口位于底面部的内侧边设置为呈台阶状结构。
[0006]所述的布料器本体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前端部位于下料管下方位置,后端部位于远离下料管一侧位置。
[0007]所述的卸料口位于底面部的内侧边设置为能够从后端部位置向靠近前端部方向延伸的结构。
[0008]所述的侧边部包括前侧边部、后侧边部、左侧边部、右侧边部,相邻侧边部的侧边设置为焊接连接的结构。
[0009]所述的内侧边从后端部位置向靠近前端部方向设置多级内侧边组件,从后端部位置向靠近前端部方向的多级内侧边组件设置为距离左侧边部的距离依次增大的结构。
[0010]所述的卸料口的前端部位置设置中心孔,中心孔设置在下料管下方位置,中心孔相对于下料管的中心点偏心设置。
[0011]所述的中心孔相对于下料管的中心点向靠近卸料口一侧偏心设置。
[0012]所述的布料器本体设置为水平布置的结构。
[0013]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4]本技术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在石灰竖窑工作时,物料(石料及煤的混合料)从下料管落下,而后落到布料器本体上,进而在布料器本体的底面部上流动分布,由于
侧边部的设置,对物料起到约束作用,物料不会流动到布料器本体外部,而底面部上设置呈台阶状的卸料口,并且卸料口的长度加大,从而形成了多处落料的结构,形成整个料面均匀受料的效果,有效提高卸料效果。这样,卸料口分为多段,且形状为长短不同、宽度不同的结构,的多处卸料口,无论是石料及煤的混合料的流动性问题,还是因料的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混合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技术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能够形成多处卸料,方便可靠实现卸料,无论是石料及煤的混合料的流动性问题,还是因料的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混合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布料器本体;2、下料管;3、底面部;4、侧边部; 5、卸料口;6、内侧边;7、前端部;8、后端部;9、前侧边部;10、后侧边部; 11、左侧边部;12、右侧边部;13、内侧边组件;14、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石灰竖窑布料器,包括布料器本体1,布料器本体1一端位于下料管2下方位置,布料器本体1包括底面部3和侧边部4,底面部3上设置卸料口5,卸料口5位于底面部3的内侧边6设置为呈台阶状结构。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在石灰竖窑工作时,物料(石料及煤的混合料)从下料管落下,而后落到布料器本体上,进而在布料器本体的底面部上流动分布,由于侧边部的设置,对物料起到约束作用,物料不会流动到布料器本体外部,而底面部上设置呈台阶状的卸料口,并且卸料口的长度加大,从而形成了多处落料的结构,形成整个料面均匀受料的效果,有效提高卸料效果。这样,卸料口分为多段,且形状为长短不同、宽度不同的结构,的多处卸料口,无论是石料及煤的混合料的流动性问题,还是因料的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混合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技术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便捷可靠,能够形成多处卸料,方便可靠实现卸料,无论是石料及煤的混合料的流动性问题,还是因料的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混合不均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0020]所述的布料器本体1包括前端部7和后端部8,前端部7位于下料管2下方位置,后端部8位于远离下料管2一侧位置。上述结构,布料器本体水平布置,用于承接下料管落下的物料,物料再通过卸料口落料。而通过对卸料口的改进,形成多处卸料,方便可靠实现卸料。
[0021]所述的卸料口5位于底面部3的内侧边6设置为能够从后端部8位置向靠近前端部7方向延伸的结构。所述的内侧边6从后端部8位置向靠近前端部7 方向设置多级内侧边组件13,从后端部8位置向靠近前端部7方向的多级内侧边组件13设置为距离左侧边部11的距离依次增大的结构。上述结构,内侧边设置在卸料口的底面部上,从而形成开口状结构,内侧
边由多级内侧边组件13,形成台阶状结构,而内侧边一侧的底面部为开口结构,形成卸料口,内侧边对卸料口一侧的形状进行限定,为调节装,卸料口另一侧开到右侧边部12位置。
[0022]所述的侧边部4包括前侧边部9、后侧边部10、左侧边部11、右侧边部12,相邻侧边部的侧边设置为焊接连接的结构。上述结构,侧边部的设置对物料起到约束作用,物料不会流动到布料器本体外部。
[0023]所述的卸料口5的前端部7位置设置中心孔14,中心孔14设置在下料管2 下方位置,中心孔14相对于下料管2的中心点偏心设置。上述结构,中心孔14 设置在底面部3上,中心孔也用于落料。这样,通过布料器本体局部开孔,有效解决了窑中心点无法受料的问题。无法受料的部位,因中心及窑壁料少容易产生火引起结瘤,降低了产量,又影响了石灰煅烧质量。通过设置中心孔,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24]所述的中心孔14相对于下料管2的中心点向靠近卸料口5一侧偏心设置。所述的布料器本体1设置为水平布置的结构。
[0025]本技术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在石灰竖窑工作时,物料(石料及煤的混合料)从下料管落下,而后落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竖窑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器本体(1),布料器本体(1)一端位于下料管(2)下方位置,布料器本体(1)包括底面部(3)和侧边部(4),底面部(3)上设置卸料口(5),卸料口(5)位于底面部(3)的内侧边(6)设置为呈台阶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器本体(1)包括前端部(7)和后端部(8),前端部(7)位于下料管(2)下方位置,后端部(8)位于远离下料管(2)一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口(5)位于底面部(3)的内侧边(6)设置为能够从后端部(8)位置向靠近前端部(7)方向延伸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灰竖窑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边部(4)包括前侧边部(9)、后侧边部(10)、左侧边部(11)、右侧边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恺汪嵩高杨光胜彭勇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