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12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9
本案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经粗滤网过滤后的印染废水通入到pH调节池中,调节废水的pH为中性;通入到生化池中,经过预处理,泵入反应池,按投放吸附剂,使其反应2~4h;处理后的净水经反应池的下部出水口排出,反应池的中部出口设置有磁铁,通过磁分离使吸附剂进入到再生池中,先经过搅打使表面絮凝体脱落,之后在再生液中脱附再生,经磁分离装置分离出吸附剂,再次通入反应池中。本案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适合难降解的染料废水,脱色率高,整个水处理工艺对COD和BOD的去除率高;并且,磁性沸石复合材料可循环利用,节省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染料废水。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脱色,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偶氮类染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染料,性质稳定,中间产物毒害性高,更是染料废水中的一大难题。
[0003]沸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铝酸盐矿石,分布广,成本低,同时由于其呈架状结构和多孔性的含水铝硅酸盐晶体,使其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因而也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氨氮、重金属等阳离子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而对阳离子型有机物的吸附性很差。目前,已有研究采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从而能够应用于阳离子型染料废水的脱色吸附,脱色率可达到73%左右,为天然沸石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但目前的研究中,脱色率仍有待提高;其次,虽然沸石易再生,但回收率低,经济效益低。
[0004]目前,现有的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仍然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剂难回收,易造成二次污染,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磁性沸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具有高效处理性,且主要原料易回收,可再生,回收后仍然保持高脱色率,经济效益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经粗滤网过滤后的印染废水通入到pH调节池中,调节废水的pH为中性;
[0009]2)调节后的废水通入到生化池中,经过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易降解有机物;
[0010]3)预处理后的废水泵入反应池,按照2~5g/m3的投放吸附剂,使其反应2~4h;
[0011]4)处理后的净水经反应池的下部出水口排出,反应池的中部出口设置有磁铁,通过磁分离使吸附剂进入到再生池中,先经过搅打使表面絮凝体脱落,之后在再生液中脱附再生,经磁分离装置分离出吸附剂,再次通入反应池中;
[0012]其中所述吸附剂为磁性沸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如下:
[0013]S1:在反应瓶中加入乙烯基二茂铁、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加入有机溶剂和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60~70℃反应24h,反应完成后于甲苯中沉淀得到二茂铁聚合物;
[0014]S2:将二茂铁聚合物、酚醛树脂和4

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一定量沸石,超声分散均匀,之后滴加含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有机溶液,常温搅拌过夜;
[0015]S3:向S2中继续加入乌洛托品、聚乙二醇和乙醇,升温回流1~2h,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之后在350~500℃下焙烧1~3h;
[0016]S4:将S3焙烧得到的固体粉碎,加入到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40~60℃下水浴1~3h,之后滴加盐酸溶液,继续搅拌2~4h,之后水洗、干燥,即得磁性沸石复合材料;
[0017]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是由式1)所示含硅氧烷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式1),R为C6~12的烷基链。
[0018]进一步地,所述S1中乙烯基二茂铁、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的摩尔比为1:0.5~0.8:0.4~0.6。
[0019]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THF、氯仿、DMF、DMSO中的一种;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或偶氮二异庚基。
[0020]进一步地,所述S2中二茂铁聚合物、酚醛树脂和沸石的质量比为1~3:2~5:5~10。
[0021]进一步地,所述乌洛托品、聚乙二醇和乙醇的质量为沸石质量的10%、10%和200%。
[0022]进一步地,所述S4中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固体质量是其中表面活性剂质量的10~20倍。
[0023]进一步地,所述磁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再生池的顶部,包括传送带和设置在其中的磁条,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刮板,刮板下方为排放管。
[0024]本案一方面在沸石焙烧前期加入二茂铁聚合物和酚醛树脂,二茂铁聚合物首先通过聚合物链中的羧基与酚醛树脂反应,反应过程使沸石包覆其中,提高铁的负载率;之后焙烧过程中,由于二茂铁聚合物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促使沸石孔径增加,铁极易进入到沸石的孔道中,从而赋予沸石磁性,使其通过磁分离而易回收;另一方面,焙烧后的沸石浸渍在含硅氧烷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含有两个阳离子季铵盐,增加疏水基团,双长碳链在沸石表面形成类似胶束的包覆物,吸附效率高;硅氧烷结构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再聚合,在沸石表面形成聚合物链,提高了与沸石的结合力。从而使最终制得的磁性沸石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阴离子染料吸附中,且由于稳定性高和含磁性,对水处理后还易回收,再生后对阴离子染料仍有较高的吸附性。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案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适合难降解的染料废水,首先通过初级过滤以及生化池的预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颗粒和易降解有机物;再通过本案合成的磁性沸石复合材料吸附废水中剩余难降解有机物,脱色率高,整个水处理工艺对COD和BOD的去除率高;并且,本案设计的磁性沸石复合材料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分离回收,再利用再生池对其再生,可循环利用,节省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案提供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部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9]本案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0030]1)将经粗滤网过滤后的印染废水通入到pH调节池中,调节废水的pH为中性;
[0031]2)调节后的废水通入到生化池中,经过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易降解有机物;
[0032]3)预处理后的废水泵入反应池1,按照2~5g/m3的投放吸附剂,使其反应2~4h;
[0033]4)处理后的净水经反应池的下部出水口排出,反应池的中部出口设置有磁铁2,通过磁分离使吸附剂进入到再生池3中,先经过搅打使表面絮凝体脱落,之后在再生液中脱附再生,经磁分离装置4分离出吸附剂,再次通入反应池1中。
[0034]如图1所示,所述磁分离装置4设置在所述再生池3的顶部,包括传送带41和设置在其中的磁条42,所述传送带41的末端设置有刮板43,刮板43下方为排放管44。
[0035]经步骤3)处理后的净水由反应池1的下部漏斗排出,吸附剂则在磁铁2的磁场作用下分离至再生池3中,再生池3的前半部分设置搅拌机构进行搅打,先使部分絮凝体脱落,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粗滤网过滤后的印染废水通入到pH调节池中,调节废水的pH为中性;2)调节后的废水通入到生化池中,经过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易降解有机物;3)预处理后的废水泵入反应池(1),按照2~5g/m3的投放吸附剂,使其反应2~4h;4)处理后的净水经反应池(1)的下部出水口排出,反应池(1)的中部出口设置有磁铁(2),通过磁分离使吸附剂进入到再生池(3)中,先经过搅打使表面絮凝体脱落,之后在再生液中脱附再生,经磁分离装置(4)分离出吸附剂,再次通入反应池(1)中;其中所述吸附剂为磁性沸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如下:S1:在反应瓶中加入乙烯基二茂铁、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加入有机溶剂和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60~70℃反应24h,反应完成后于甲苯中沉淀得到二茂铁聚合物;S2:将二茂铁聚合物、酚醛树脂和4

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一定量沸石,超声分散均匀,之后滴加含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有机溶液,常温搅拌过夜;S3:向S2中继续加入乌洛托品、聚乙二醇和乙醇,升温回流1~2h,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之后在350~500℃下焙烧1~3h;S4:将S3焙烧得到的固体粉碎,加入到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40~60℃下水浴1~3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昌武殷明左志芳丁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