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97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该变频器包括:主壳体、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其中,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收容于主壳体内部;主壳体包括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层,风机以及散热器设置于第二安装层;第二安装层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为L型隔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层内部将第二安装层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频器通过设置第二隔板从而形成L型腔体,以此使得风机带动气流时形成L型风道,相较于传统变频器的直线散热风道,L型风道能够避免进风口与出风口对流,以此有效减少风道中灰尘的进入量,从而保证风道内的洁净以及高效的散热性能。热性能。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频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频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频器。
[0003]
技术介绍

[0004]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为商业和工业电机提供动力和控制,其主要优点是灵活的控制、平稳的启动和停机性能,以及在可变负载下运行的设备带来的显著节能。由于大功率变频器中电能转换很大,即使效率损失较低,也会导致数千瓦到数十千瓦废热的产生,必须根据其设计和应用环境进行热保护。
[0005]然而,传统的变频器散热系统通过风冷散热,并且,散热风道通常采用直线设计,直线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容易发生对流,灰尘以及雨水更容易随气流进入散热风道中造成风道积热或腐蚀,并且,灰尘以及雨水容易附着至风机,从而影响风机性能,造成变频器散热性能下降。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变频器的直线散热风道容易进入灰尘影响散热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
[0008]一种变频器,该变频器包括主壳体、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其中,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收容于主壳体内部。
[0009]主壳体包括第一隔板、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第一安装层设置于主壳体的一侧,第二安装层与之相背设置于主壳体的另一侧,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之间,也即,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通过第一隔板相对分隔。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层,风机以及散热器设置于第二安装层。
[0010]第二安装层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为L型隔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层内部,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侧的一侧壁内表面,第二隔板的另一端背向该内壁延伸预设距离并翻折连接至相邻的另一侧壁内表面,从而将第二安装层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其中L型腔体沿第二隔板方向延伸,从而使得L型腔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二安装层相邻的两侧壁内表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装层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进风口设置于L型腔体的一端,并连通对应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出风口设置于L型腔体的另一端,并连通对应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机设置于出风口,并且,风机的出风侧朝向出风口外侧方向设置,进风口、L型腔体、风机以及出风口连通形成L型风道。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L型风道包括进风段以及出风段,进风段由进风口一端延伸至L型风道翻折处,出风段由L型风道翻折处延伸至出风口。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器设置于进风段;驱动板以及电容板对应进风段设置于第一隔板的另一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隔板具有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其中,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均设置于进风段的第一隔板表面并连通第一隔板两侧的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并且,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沿进风段延伸方向依序排列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容板对应第一传热部设置于第一安装层,并且,电容板表面的若干电容通过第一传热部延伸至第二安装层的进风段内;驱动板对应第二传热部设置于第一安装层,散热器对应第二传热部设置于第二安装层。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L型风道还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均设置于L型风道的翻折处,其中,第一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对应平滑连接第二安装层相邻两侧壁的内表面,第二导流板一端连接于第二隔板的翻折处,第二导流板的另一端沿进风段延伸预设距离后翻折并延伸连接至第二隔板的出风段表面。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进风口包括若干进风孔,若干进风孔相互平行设置形成进风孔组,若干进风孔组相互平行设置形成类网状进风口。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变频器还包括风机罩,风机罩对应风机罩设于出风口处。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变频器还包括若干线缆接头,若干线缆接头设置于第一安装层的侧壁外表面,并且,每一线缆接头由第一安装层侧壁外表面延伸至该侧壁的内表面。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主壳体还包括挡板、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挡板对应设置于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背向第一隔板的一侧,并扣合于第一隔板表面,第一盖板对应扣合于第一安装层的敞口处;第二盖板对应扣合于第二安装层的敞口处。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于挡板朝向第一盖板的一侧表面,并且控制组件的人机交互端延伸至第一盖板背向挡板的一侧表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人机交互端由第一安装层的内部延伸至第一盖板的外侧表面。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盖板对应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有标示的饰板,饰板对应控制组件的人机交互端设置于第一盖板背向挡板的一侧表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饰板设置于第一盖板的外侧表面。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变频器通过在主壳体设置第一隔板将主壳体分隔为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并将风机以及散热器与变频器的其余部件分隔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以此保证风道的畅通、提升散热风速,进而大大提高散热量。并且,第一安装层通过设置第二隔板从而形成L型腔体,以此使得风机带动气流时形成L型风道,相较于传统变频器的直线散热风道,L型风道能够避免进风口与出风口对流,以此有效减少风道中灰尘的进入量,从而保证风道内的洁净以及高效的散热性能;并且,L型风道能够有效避免由进风口进入壳体的灰尘以及雨水随气流带动到风机处,从而大大减少风机扇叶表面的灰尘沉积,同时减少雨水对风机的浸透,进而在保持风机正常运行的同时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0025]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L型风道结构示意图。
[0027]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其中,所述风机、所述散热器、所述驱动板、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电容板收容于所述主壳体内部;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隔板、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所述第一安装层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层与之相背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层之间;所述驱动板、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电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所述风机以及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层;所述第二安装层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为L型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层内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侧的一侧壁内表面,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背向该内壁延伸预设距离并翻折连接至相邻的另一侧壁内表面,从而将所述第二安装层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层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L型腔体的一端,并连通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L型腔体的另一端,并连通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并且,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方向设置,所述进风口、所述L型腔体、所述风机以及所述出风口连通形成L型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风道包括进风段以及出风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德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