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75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5
一种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釜,加热釜的上釜壁外侧固定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连接搅拌轴,搅拌轴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达到加热釜底部,加热釜内固定柱状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上散热环与下散热环,上散热环与下散热环之间多个竖散热管连通,上散热环连通蒸汽进管,蒸汽进管的外端部延伸到加热釜的外界且能够连通蒸汽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散热器全部侵入在待加热的液体中,使散热器得热量全部传递给待加热的液体,而且,通过叶片的搅动,使热量在待加热的液体中的分布尽量均衡,加热效率较高。加热效率较高。加热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生产分子筛过程中需要把液碱加热、融化氢氧化铝。在加热过程中,为保证液碱的浓度,不能进入其它水分,热媒介为水蒸汽,所以就需要使用间接加热的方式进行融化作业,现有的加热方式是用反应釜进行融化的,反应釜是双层夹套方式加热,其缺点是双面加热面积较大,可以利用的加热面积还不到一半,当液面过低的时候,上部的加热面裸露在空气当中,不停的散热,外层部分虽然是做了保温处理,热量依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在能源使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设计出一款高效节能的蒸汽加热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5]一种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釜,加热釜的上釜壁外侧固定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连接搅拌轴,搅拌轴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达到加热釜底部,加热釜内固定柱状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上散热环与下散热环,上散热环与下散热环之间多个竖散热管连通,上散热环连通蒸汽进管,蒸汽进管的外端部延伸到加热釜的外界且能够连通蒸汽源,下散热环连通排水口,排水口延伸到加热釜的外界,搅拌轴依次从上散热环与下散热环之间穿过,且搅拌轴固定至少一组叶片。
[0006]多个竖散热管平行设置,均匀分布在上散热环与下散热环之间。
[0007]搅拌轴的下端部低于下散热环,且该端部固定一组叶片。
[0008]散热器到加热釜的内壁的距离为d,散热器的内径为r,d与r的比值在1:5
r/>1:7之间。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将散热器全部侵入在待加热的液体中,使散热器得热量全部传递给待加热的液体,而且,通过叶片的搅动,使热量在待加热的液体中的分布尽量均衡,加热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散热器的俯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液体流动撞击竖散热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技术。
[0014]如图1

2,一种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釜10,加热釜10的上釜壁11外侧固定电机12,
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连接搅拌轴13,搅拌轴13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达到加热釜10底部。
[0015]加热釜10内固定柱状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上散热环21与下散热环22,上散热环21与下散热环22之间多个竖散热管23连通,上散热环21连通蒸汽进管24,蒸汽进管24的外端部(参见附图标记25)延伸到加热釜10的外界且能够连通蒸汽源,下散热环22连通排水口26,排水口26延伸到加热釜10的外界。
[0016]参见图2,搅拌轴13依次从上散热环21与下散热环22之间穿过,且搅拌轴13固定至少一组(一组一般包括三个)叶片14。
[0017]参见图2,为了散热均衡,多个竖散热管23平行设置,均匀分布在上散热环21与下散热环22之间。这样能使下散热环22周围的液体也能快速参加水的循环流到。
[0018]参见图1,为了散热均衡,搅拌轴13的下端部低于下散热环22,且该端部固定一组叶片14。
[0019]其工作原理为:
[0020]需要使用时,首先,将蒸汽进管24的外端部接通蒸汽源,使散热器开始工作,随着散热器内的蒸汽不断释放能量,其有可能液化为水,该部分液化水从排水口26流到加热釜10的外界,不影响下散热环22的畅通。
[0021]加热时,使待加热的液体得液面(参见附图标记19)超过上散热环21,使散热器全部侵入在待加热的液体中。
[0022]因为对流效应,根据热能自然向上行走的原理,散热器散发的热量或者沿直线,或者沿曲线向上运动(参见附图标记31),使散热器上方的待加热液体也能得到加热。
[0023]同时,通过搅拌桨叶搅动,可以让中间加热距离较远的液体(待加热物料)流动起来(参见附图标记33),不停的穿越在竖散热管23的前后左右(参见附图标记32),能确保达到加热更加均匀。
[0024]另外,在液碱加热蒸发到一定的浓度时,需要加入氢氧化铝,由于氢氧化铝的颗粒大小不一样,搅拌融化速度较慢,需要在融化过程中不断的搅拌、碰撞、摩擦,使颗粒融化到最细的程度才能使用。
[0025]为此,如图1

2,散热器到加热釜10的内壁的距离为d(d参见图1),散热器的内径为r(r参见图2,半径),d与r的比值在1:5

1:7之间。
[0026]参见图3,当液体不停的穿越在竖散热管23的前后左右(参见附图标记32)时,部分液体可以直接运行(参见图3中的附图标记32),但是,按照预定线路,部分液体会撞击到竖散热管23(参见图3中的附图标记321),这样,该部分液体在撞击到竖散热管23前会进行分流(参见图3中的附图标记322)绕过竖散热管23,这样,会产生两个后果:
[0027]S1、会导致该部分液体的流动路线更加分散,液体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散热器对热量进行放热,减少加热时间;
[0028]S2、该部分液体在与竖散热管23进行撞击时,也会使氢氧化铝的颗粒与与竖散热管23进行撞击、碰撞、摩擦,使颗粒更容易变碎。
[0029]另外,d与r的比值在1:5

1:7之间的目的在于:在叶片14搅拌时,产生的离心力(也成惯性力)会使更多的液体向加热釜10的内壁方向偏离,散热器设置在该特定的位置,使液体在与竖散热管23进行撞击的概率较大,同时,也不影响液体在竖散热管23的前后左右进
行穿越。如果散热器太靠近加热釜10的内壁,会造成对竖散热管23的前后左右进行穿越的总量下降,反而影响散热器散热。
[0030]本专利的特点:
[0031]蒸汽加热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用蒸汽给液体加热的行业,安装完成之后,通过实际使用,效果非常明显,在同样体积的液体升温过程中,升温时间将近缩短了一半,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一定的蒸汽能源,得到了生产的认可,同时也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0032]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003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釜(10),加热釜(10)的上釜壁(11)外侧固定电机(12),其特征在于: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连接搅拌轴(13),搅拌轴(13)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达到加热釜(10)底部,加热釜(10)内固定柱状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上散热环(21)与下散热环(22),上散热环(21)与下散热环(22)之间多个竖散热管(23)连通,上散热环(21)连通蒸汽进管(24),蒸汽进管(24)的外端部延伸到加热釜(10)的外界且能够连通蒸汽源,下散热环(22)连通排水口(26),排水口(26)延伸到加热釜(10)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州张坤张瑞国王月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雪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