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63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鼻塞减压贴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通过支撑架组件、压杆组件、第一刀模组件和第二刀模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裁剪过程复杂,费时,需要较高技巧的问题,根据呼吸机使用的鼻塞类型挑选挑选加压贴刀模图形,由于第一刀片可以组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结构,且可以根据患儿体重选择不同大小的刀模,确保减压贴的鼻孔间距合适,提升了使用范围,裁剪时,将合适大小的鼻塞减压贴放在平整的台面上,将几型支架或口型支架置于鼻塞减压贴上,通过观察刀模图形位置挑选裁剪部位;按压手柄,推动连接杆、压头,进而推动第一刀模主体,从而裁剪出需要的鼻塞减压贴样式,即节省时间,又操作简单,且无需高超裁剪技巧。且无需高超裁剪技巧。且无需高超裁剪技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


[0001]本技术涉及鼻塞减压贴领域,具体是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通过经鼻无创通气可以获得不同水平、不同频率的压力支持,目的是稳定呼吸状态、治疗呼吸暂停和原发性呼吸疾病以及气管插管拔管后辅助呼吸等。经鼻无创通气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医源性鼻部皮肤损伤,由于鼻塞的覆盖,不仅增加了局部皮肤观察的难度,而且固定过松会造成鼻塞脱落,过紧则造成鼻部皮肤剥脱或者局部组织受压坏死,甚至导致鼻腔结构不可逆的损害。如何在保证有效应用无创通气的同时,减少鼻损伤的发生,成为新生儿能否成功应用无创通气的关键所在。
[0003]无创通气时,各种新型敷料制作的减压鼻贴是一种有效预防鼻损伤的方法,如水胶体敷料、美皮康、康惠尔透明贴等。水胶体敷料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贴于鼻部避免了鼻塞对鼻部皮肤的直接压迫,减轻鼻塞对鼻部皮肤的表面摩擦力和剪切力,能有效吸收组织排出的液体,还能增加鼻导管与鼻孔的密封性,确保呼吸机所设定的通气压力通过鼻导管完整传递。
[0004]专利(申请号201520686362.0)公开了成型的鼻塞减压贴设计,但目前并无实物产品,临床使用上述几种造型的鼻塞减压贴需要使用剪刀进行裁剪,但裁剪过程复杂,费时,需要较高的技巧。
[0005]故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裁剪过程复杂,费时,需要较高的技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包括支撑架组件、压杆组件、第一刀模组件和第二刀模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口型支架、几型支架、中间孔和凸轨块,所述口型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几型支架,所述几型支架的内侧开设有中间孔,所述口型支架的四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凸轨块。
[0008]所述压杆组件包括连接杆、手柄、弹簧、压头和螺纹杆,所述连接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位于手柄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刀模组件包括第一刀模主体、第一背板、第一凹槽、第一螺纹套、第一刀面和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模主体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背板,所述第一刀模主体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刀模主体的上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刀模主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刀面,所述第一刀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二刀模组件包括第二刀模主体、第二背板、第二凹槽、第二螺纹套、第二刀面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模主体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背板,所述第二刀模主体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刀模主体的上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
套,所述第二刀模主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刀面,所述第二刀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刀片。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且支撑架组件也采用透明材料。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刀片可以组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结构,且具体地其大小可根据婴幼儿体重750~1500g、1500~3000g、3000~4000g设计为小、中、大三种。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刀片嵌入第一背板中,露出部分刀锋根据鼻塞减压贴厚度调整2~4mm。
[0012]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中间孔的上方,且连接杆与压头为垂直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压头通过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套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套与第一刀模主体为贯穿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刀模主体的第一凹槽与口型支架的凸轨块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刀模主体为正方体,其大小与口型支架相适应。
[0015]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6]本技术通过支撑架组件、压杆组件和第一刀模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呼吸机使用的鼻塞类型挑选挑选加压贴刀模图形:鼻塞管道两侧耳上固定选择第二刀模主体,鼻塞管道跨鼻梁固定选择第一刀模主体,根据患儿体重选择不同大小的刀模,确保减压贴的鼻孔间距合适,提升了使用范围,加强了实用性,随后按压手柄,压缩弹簧,推动连接杆运动,将压头推出口型支架,将第一刀模主体的第一螺纹套与连接杆下端的螺纹杆连接,确保压头与第一刀模主体紧密连接,确保第一刀模主体的第一凹槽与口型支架内侧凸轨块一一对应;放松手柄,弹簧恢复,压头与第一刀模主体向上运动,缩进几型支架内,裁剪时,将合适大小的鼻塞减压贴放在平整的台面上,将几型支架或口型支架置于鼻塞减压贴上,通过观察刀模图形位置挑选裁剪部位;按压手柄,推动连接杆、压头,进而推动第一刀模主体,从而裁剪出需要的鼻塞减压贴样式,即节省时间,又操作简单,且无需高超裁剪技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的正视图;
[0019]图2为实施例支撑架组件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实施例压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第一刀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2]图5为实施例第一刀模组件的仰视图;
[0023]图6为实施例第二刀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4]图7为实施例第二刀模组件的仰视图;
[0025]图8为实施例压头的俯视图;
[0026]图9为实施例支撑架组件的仰视图。
[0027]图中:1、支撑架组件;101、口型支架;102、几型支架;103、中间孔; 104、凸轨块;2、压杆组件;201、连接杆;202、手柄;203、弹簧;204、压头;205、螺纹杆;3、第一刀模组件;301、第一刀模主体;302、第一背板;303、第一凹槽;304、第一螺纹套;305、第一刀面;306、第一刀片;4、第二刀模组件;401、第二刀模主体;402、第二背板;403、第二凹槽;404、第二螺纹套;405、第二刀面;406、第二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9所示,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包括支撑架组件1、压杆组件 2、第一刀模组件3和第二刀模组件4,所述支撑架组件1包括口型支架101、几型支架102、中间孔103和凸轨块104,所述口型支架10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几型支架102,所述几型支架102的内侧开设有中间孔103,所述口型支架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塞减压贴刀模,包括支撑架组件(1)、压杆组件(2)、第一刀模组件(3)和第二刀模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件(1)包括口型支架(101)、几型支架(102)、中间孔(103)和凸轨块(104),所述口型支架(10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几型支架(102),所述几型支架(102)的内侧开设有中间孔(103),所述口型支架(101)的四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凸轨块(104);所述压杆组件(2)包括连接杆(201)、手柄(202)、弹簧(203)、压头(204)和螺纹杆(205),所述连接杆(20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手柄(202),所述连接杆(201)的外侧位于手柄(2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203),所述连接杆(20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压头(204),所述压头(20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5),所述第一刀模组件(3)包括第一刀模主体(301)、第一背板(302)、第一凹槽(303)、第一螺纹套(304)、第一刀面(305)和第一刀片(306),所述第一刀模主体(3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背板(302),所述第一刀模主体(301)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03),所述第一刀模主体(301)的上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304),所述第一刀模主体(30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刀面(305),所述第一刀面(30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刀片(306),所述第二刀模组件(4)包括第二刀模主体(401)、第二背板(402)、第二凹槽(403)、第二螺纹套(404)、第二刀面(405)和第二刀片(406),所述第二刀模主体(401)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成任建兵高杨冯嘉琪李平涛陈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