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431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具体涉及光电复合电缆相关领域,其中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包括光纤芯和电线芯,所述光纤芯与电线芯之间设有用于固定防护光纤芯和电线芯的防护套,其具有较为良好的防水效果和阻燃能力,同时通过设置有防护套,能够对光纤芯和电线芯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提高光电复合电缆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的加工装置,包括两个底板,两个底板的顶部设有两个安装架,且安装架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架,两个底板的顶部设有安装座和立架,且安装座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卷辊转动,可同时将防水层、阻燃层和橡胶层依次包覆在光电复合电缆表面,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复合电缆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在整个通信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石。当代社会对电力和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可靠、高效的电力通信是电网安全稳定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0003]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通常是沿用电信部门传统的地理、管道、架空等方法敷设普通光缆,构成电力光纤通信系统。光缆敷设时与电力电缆分开敷设,从而增加了敷设地沟、管道等作业空间,人工成本、敷设成本等大大增加,而且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光缆达不到额定使用要求从而损坏,又增加了更换与维修的成本。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及其加工装置,包括光纤芯和电线芯,所述光纤芯与电线芯之间设有用于固定防护光纤芯和电线芯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填充层,所述防护套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填充层,两个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组合截面为椭圆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两侧中部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光纤芯和电线芯分别设于两个安装槽内,所述防护套的两侧还开设有垂直于安装槽的缓冲腔,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腔依次等距交错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光纤芯的表面包覆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包覆有光纤保护层,且光纤保护层的外壁紧贴安装槽内壁。
[0010]优选的,所述电线芯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包覆有电线保护层,且电线保护层的外壁紧贴安装槽内壁。
[00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加工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的装置,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部共同设有两个安装架,且安装架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架,两个底板的顶部位于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座和立架,且安装座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立架的一端设有多个卷辊;
[0012]所述立架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滚筒,所述齿圈的外表面设有齿圈,所述驱
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滚筒的一端环形阵列有三个不同长度的连接杆,三个卷辊分别通过三个连接杆与卷筒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对称设于安装架的顶部,且两个侧板之间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固定件;
[0014]所述固定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外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固定件和侧板的固定片,所述顶板内侧均对称设有两个缓冲杆,且两个缓冲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滚轮。
[0015]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中部设为与第一填充层的形状相匹配的凹面。
[0016]优选的,所述缓冲杆包括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套筒和与顶板固定连接的轴杆,且轴杆滑动安装于套筒内,所述轴杆位于套筒内的一端设有与套筒滑动连接的滑板,且滑板与套筒底壁之间设有弹簧。
[0017]优选的,所述卷辊包括卷筒和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插杆,且插杆的外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卷筒和限位板的中部设有与插杆配合使用的安装孔,所述卷筒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插杆的一端设有阻挡装置。
[0018]优选的,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腔两侧均滑动安装有T型板,且T型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盒延伸至外部并固定有配重块。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电复合电缆通过设置有防护套,通过将光纤芯和电线芯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内进行保护,当光电复合电缆在产生热胀冷缩或者弯折时,能够利用缓冲腔配合进行缓冲,从而可以对光纤芯和电线芯起到良好的保护性能,提高光电复合电缆的使用寿命。
[0021]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电复合电缆加工装置,可利用三个卷辊围绕这为包覆的光电复合电缆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可将防水层、阻燃层和橡胶层依次包覆在光电复合电缆表面,并且可进行同时工作,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电复合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电复合电缆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光电复合电缆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5为光电复合电缆加工装置中第一填充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光电复合电缆加工装置中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9]图8为光电复合电缆加工装置的卷辊的拆分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31]图中:11、光纤芯;111、套管;112、光纤保护层;12、电线芯;121、绝缘层;122、电线保护层;13、防护套;131、安装槽;132、缓冲腔;14、第一填充层;15、第二填充层;16、防水层;17、阻燃层;18、橡胶层;2、底板;3、安装架;4、固定架;41、侧板;42、固定件;421、顶板;422、固定片;423、缓冲杆;4231、套筒;4232、轴杆;4233、滑板;4234、弹簧;424、固定块;425、滚
轮;5、安装座;6、驱动电机;7、立架;71、滚筒;72、齿圈;73、主动齿轮;8、卷辊;81、卷筒;82、限位板;83、安装孔;84、插杆;841、固定盒;842、T型板;843、配重块;85、挡板;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包括光纤芯11和电线芯12,光纤芯11与电线芯1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防护光纤芯11和电线芯12的防护套13,防护套1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填充层14,防护套1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填充层15,两个第一填充层14和第二填充层15的组合截面为椭圆形,且两个第一填充层14和第二填充层15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水层16,防水层16的外表面包覆有阻燃层17,阻燃层17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18。
[003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层16采用乙烯膜重叠而成,其厚度控制在3

4mm,阻燃层17采用阻燃玻璃纤维带制成,能够使整个电缆具有较强的阻火效果,然后采用橡胶层18将阻燃层17包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包括光纤芯(11)和电线芯(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芯(11)与电线芯(1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防护光纤芯(11)和电线芯(12)的防护套(13),所述防护套(1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填充层(14),所述防护套(1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填充层(15),两个所述第一填充层(14)和第二填充层(15)的组合截面为椭圆形,且两个所述第一填充层(14)和第二填充层(15)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水层(16),所述防水层(16)的外表面包覆有阻燃层(17),所述阻燃层(17)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3)的两侧中部均设有安装槽(131),所述光纤芯(11)和电线芯(12)分别设于两个安装槽(131)内,所述防护套(13)的两侧还开设有垂直于安装槽(131)的缓冲腔(132),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腔(132)依次等距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芯(11)的表面包覆有套管(111),所述套管(111)的表面包覆有光纤保护层(112),且光纤保护层(112)的外壁紧贴安装槽(131)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芯(12)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121),所述绝缘层(121)的表面包覆有电线保护层(122),且电线保护层(122)的外壁紧贴安装槽(131)内壁。5.一种加工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光电复合防水阻燃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板(2),两个所述底板(2)的顶部共同设有两个安装架(3),且安装架(3)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架(4),两个底板(2)的顶部位于两个安装架(3)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座(5)和立架(7),且安装座(5)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6),所述立架(7)的一端设有多个卷辊(8);所述立架(7)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滚筒(71),所述齿圈(72)的外表面设有齿圈(72),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有与齿圈(72)啮合的主动齿轮(73),所述滚筒(71)的一端环形阵列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才王玉杜晓红韩树成李彦孚
申请(专利权)人:中德森诺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