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28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包括电芯与电池顶盖,电芯设有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正极极耳上表面具有凹痕状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负极极耳上表面具有凹痕状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电池顶盖设有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正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正极极柱的底部连接,负极极耳的下表面与负极极柱的底部连接,其中,正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正极极柱的底部的连接及负极极耳的下表面与负极极柱的底部连接均为激光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结构,电芯的极耳焊接不需要保护片,极耳与电池顶盖的焊接不需要连接片,无需保护片及连接片的电池结构不仅能够节省物料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增大电芯的尺寸,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能量密度是制约电池发展的最大瓶颈,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人们都期待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得到新的提升,使得产品的续航时间或续航里程不再成为困扰产品的主要因素。
[0003]现有技术中,多层的极耳单片通过超声波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时需要增加一层保护片来降低焊头对多层极耳单片的冲击,避免多层极耳单片被焊破或焊裂,并且,电池顶盖与电芯的连接一般采用连接片进行连接,即设置在顶盖上的正极柱和设置在电芯的正极耳分别与铝连接片进行焊接,设置在顶盖上的负极柱和设置在电芯的负极耳分别与铜连接片进行焊接,保护片和连接片的存在都会占据一部分电芯与顶盖的空间,不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顶盖极柱与极耳通过连接片连接对定位精度要求高,在生产过程中良品率较低。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保护片及连接片的动力电池结构,用以提高能量密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极耳与顶盖极柱连接需要保护片与连接片,不利于提高能量密度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包括:
[0007]电芯,所述电芯设有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上表面具有凹痕状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所述负极极耳上表面具有凹痕状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
[0008]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设有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极柱的底部连接,所述负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负极极柱的底部连接;
[0009]其中,所述正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极柱的底部的连接及所述负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负极极柱的底部连接均为激光焊接。
[0010]可选地,所述正极极耳由20~60层正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正极极耳单片的厚度范围为10~20um,所述负极极耳由20~60层负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负极极耳单片的厚度范围为4~10um。
[0011]可选地,所述正极极耳由53层正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正极极耳单片的厚度为13um,所述负极极耳由54层负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负极极耳单片的厚度为6um。
[0012]可选地,所述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内部的正极极耳单片紧密焊在一起,所述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内部的负极极耳单片紧密焊接在一起。
[0013]可选地,所述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位于所述正极极耳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所述
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位于所述负极极耳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
[0014]可选地,所述激光焊接的激光焊印的形状包括直线形、圆形或方形。
[0015]可选地,所述激光焊印位于所述超声波焊印所在区域。
[0016]可选地,所述电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正极极耳分别与所述正极极柱焊接,多个所述负极极耳分别与所述负极极柱焊接。
[0017]可选地,所述正极极耳采用Al极耳,所述负极极耳采用Cu极耳或Ni极耳。
[0018]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结构,电芯的极耳焊接不需要保护片,极耳与电池顶盖的焊接不需要连接片,无需保护片及连接片的电池结构不仅能够节省物料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增大电芯的尺寸,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电芯示意图。
[0021]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电池顶盖示意图。
[0022]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示意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
电芯
[0025]11
ꢀꢀꢀꢀꢀꢀꢀꢀꢀꢀꢀꢀꢀꢀꢀꢀꢀꢀꢀꢀꢀꢀ
正极极耳
[0026]12
ꢀꢀꢀꢀꢀꢀꢀꢀꢀꢀꢀꢀꢀꢀꢀꢀꢀꢀꢀꢀꢀꢀ
负极极耳
[0027]101
ꢀꢀꢀꢀꢀꢀꢀꢀꢀꢀꢀꢀꢀꢀꢀꢀꢀꢀꢀꢀꢀ
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
[0028]102
ꢀꢀꢀꢀꢀꢀꢀꢀꢀꢀꢀꢀꢀꢀꢀꢀꢀꢀꢀꢀꢀ
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
[0029]2ꢀꢀꢀꢀꢀꢀꢀꢀꢀꢀꢀꢀꢀꢀꢀꢀꢀꢀꢀꢀꢀꢀꢀ
电池顶盖
[0030]21
ꢀꢀꢀꢀꢀꢀꢀꢀꢀꢀꢀꢀꢀꢀꢀꢀꢀꢀꢀꢀꢀꢀ
正极极柱
[0031]22
ꢀꢀꢀꢀꢀꢀꢀꢀꢀꢀꢀꢀꢀꢀꢀꢀꢀꢀꢀꢀꢀꢀ
负极极柱
[0032]201
ꢀꢀꢀꢀꢀꢀꢀꢀꢀꢀꢀꢀꢀꢀꢀꢀꢀꢀꢀꢀꢀ
正极激光焊印
[0033]202
ꢀꢀꢀꢀꢀꢀꢀꢀꢀꢀꢀꢀꢀꢀꢀꢀꢀꢀꢀꢀꢀ
负极激光焊印
[0034]S1~S2
ꢀꢀꢀꢀꢀꢀꢀꢀꢀꢀꢀꢀꢀꢀꢀꢀꢀꢀ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6]请参阅图1至图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7]实施例一
[00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显示为该动力电池结构、
电芯及电池顶盖的示意图,所述动力电池结构包括电芯1与电池顶盖2,所述电芯1设有正极极耳11与负极极耳12,所述正极极耳11上表面具有凹痕状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101,所述负极极耳12上表面具有凹痕状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102,所述电池顶盖2设有正极极柱21与负极极柱22,所述正极极耳11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极柱21的底部连接,所述负极极耳12的下表面与所述负极极柱22的底部连接,其中,所述正极极耳11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极柱21的底部连接及所述负极极耳12的下表面与所述负极极柱22的底部连接均为激光焊接。
[0039]作为示例,所述正极极耳11由20~60层正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正极极耳单片的厚度范围为10~20um,所述负极极耳12由20~60层负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负极极耳单片的厚度范围为4~10um。
[0040]作为示例,所述正极极耳采用Al极耳,所述负极极耳采用Cu极耳或Ni极耳。
[0041]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耳11由53层Al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Al极耳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设有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上表面具有凹痕状正极极耳超声波焊印,所述负极极耳上表面具有凹痕状负极极耳超声波焊印;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设有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极柱的底部连接,所述负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负极极柱的底部连接;其中,所述正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极柱的底部的连接及所述负极极耳的下表面与所述负极极柱的底部连接均为激光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由20~60层正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正极极耳单片的厚度范围为10~20um,所述负极极耳由20~60层负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负极极耳单片的厚度范围为4~10u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由53层正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正极极耳单片的厚度为13um,所述负极极耳由54层负极极耳单片层叠而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豪博肖礼军张珂周中心张五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