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09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电管道安装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叠合板上安装水电管道时,不方便对水电管道进行位置调整,安装灵活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向座上的调节槽内设置放置座,在放置座内安装管道,从而根据需要对放置座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可以将放置座进行锁定,放置座内部的放置板上通过多个支撑钢珠对管道进行支撑,能够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方便对管道进行移动和调整,然后通过调节活动板使得活动板与放置板贴合,将橡胶块贴合在支撑钢珠的下表面,使得支撑钢珠难以转动,提高安装时的稳定性,整体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道安装的灵活性。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道安装的灵活性。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道安装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管道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BIM即建筑信息模型,为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优化的应用载体和信息,叠合板能够通过BIM进行设计,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0003]在现有技术中,在叠合板上安装水电管道时,需要对水电管道进行拼接固定安装,但是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水电管道进行位置调整,降低了安装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叠合板上安装水电管道时,不方便对水电管道进行位置调整,安装灵活性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包括叠合板,所述叠合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安装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能够在所述调节槽内移动,且所述放置座能够与所述导向座锁定;
[0007]所述放置座上安装有压紧盖,所述放置座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贯穿所述放置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活动槽中容纳有支撑钢珠,水电管道用于放置在所述放置板上;
[0008]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高度调节组件与所述放置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贴合槽,所述贴合槽内设置有摩阻件,所述摩阻件能够与所述支撑钢珠的下表面相贴合;
[0009]所述放置座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活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伸缩杆,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均连接有锁定球,所述锁定球能够卡入所述限位槽内。
[0010]其中,所述放置座的前后两侧表面、所述活动板的前后两侧是指在其长度方向上位于其两端的侧面。
[0011]本技术所述的水电管道安装结构通过在叠合板上设置导向座和放置座,且放置座能够在导向座上的调节槽内移动,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放置座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位于放置座中的水电管道,并且放置座还能够与导向座锁定,当放置座调整到位后,可以将二者锁定,避免移位。
[0012]本技术所述的放置座内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上开设多个活动槽,所述活
动槽贯穿所述放置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活动槽中的支撑钢珠对管道进行支撑,因此,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方便对管道进行移动和调整。
[0013]本技术所述的放置板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高度可以调节(改变),且所述活动板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贴合槽,所述贴合槽内设置有摩阻件,所述摩阻件能够与所述支撑钢珠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摩阻件能够增加与支撑钢珠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支撑钢珠难以转动,将滚动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当管道移动到位后,调节所述活动板的高度,使得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放置板贴合、所述摩阻件与所述支撑钢珠贴合,并将锁定球嵌入到限位槽中进行锁定,提高管道安装时的稳定性。
[0014]通过以上结构相互配合使用,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道安装的灵活性。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6]所述限位槽包括球形槽,所述球形槽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球形槽和所述条形槽相连通。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8]所述球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槽的宽度,所述球形槽与所述锁定球相匹配,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条形槽相匹配。
[0019]因此,所述锁定球插入到球形槽中恰好能够完成锁定作用。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1]所述第一伸缩杆以及所述锁定球内部均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002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螺栓,拧紧固定螺栓,能够对第一伸缩杆的伸缩功能进行锁定,从而能够在完成安装后进行固定,提高稳定性。
[00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4]所有所述锁定球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
[0025]设置所述拉杆方便同时拉动多个第一伸缩杆。
[002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7]所述摩阻件为橡胶块。
[0028]橡胶块磨阻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取材。
[002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0]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为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放置座的底部。
[003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2]所述弹性组件为多个支撑弹簧。
[0033]采用支撑弹簧,便于改变活动板的高度以及对活动板进行复位,当需要移动管道时下压所述活动板,并将用锁定球嵌入不同的球形槽中进行锁定,方便移动和自动复位后的锁定。
[003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5]所述支撑弹簧均匀、间隔布置。
[003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7]所述放置座的底端连接有定位插座,所述定位插座内部安装有多个导向轮,所述
导向轮能够与所述调节槽滚动接触;
[0038]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开设有锁定槽,所述定位插座的一端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伸出所述锁定槽,所述锁定杆的端部设有紧锁件,用于将所述放置座与所述导向座锁定。
[003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40]所述锁定杆为锁定螺杆,所述紧锁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锁定螺杆上的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与所述放置座、所述导向座相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垫。
[0041]利用锁定螺杆和蝶形螺母实现锁紧,利用弹性垫增加反向力,起到防松动的作用。
[004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43]所述锁定槽顶部开设有进入口,便于锁定螺杆能够通过进入口进入到锁定槽中。
[004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45]所述定位插座与所述调节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调节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定位插座的宽度。
[0046]保证所述定位插座能够在所述调节槽内顺利移动。
[004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48]所述锁定槽与所述锁定螺杆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锁定槽的高度略大于所述锁定螺杆的直径。
[0049]保证所述锁定螺杆能够在所述锁定槽内顺利移动。
[005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51]所述放置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柱,每个所述定位柱上均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压紧盖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定位柱相连接。
[0052]利用定位柱对压紧盖进行定位和连接,防止发生错位,将所述压紧盖准确、稳固地安装在所述放置座上。
[005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54]所述压紧盖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紧度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1),所述叠合板(1)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座(4),所述导向座(4)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7),所述调节槽(7)内安装有放置座(5),所述放置座(5)能够在所述调节槽(7)内移动,且所述放置座(5)能够与所述导向座(4)锁定;所述放置座(5)上安装有压紧盖(6),所述放置座(5)内部设置有放置板(14),所述放置板(14)上开设多个活动槽(15),所述活动槽(15)贯穿所述放置板(14)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活动槽(15)中容纳有支撑钢珠(16),水电管道用于放置在所述放置板(14)上;所述放置板(14)的底部设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通过高度调节组件与所述放置座(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贴合槽(18),所述贴合槽(18)内设置有摩阻件,所述摩阻件能够与所述支撑钢珠(16)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放置座(5)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活动板(17)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伸缩杆(23),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23)的端部均连接有锁定球(24),所述锁定球(24)能够卡入所述限位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球形槽(22),所述球形槽(2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条形槽(21),所述球形槽(22)和所述条形槽(2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3)以及所述锁定球(24)内部均开设有固定螺孔(26),所述固定螺孔(26)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锁定球(2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叠合板水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为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波高锋胡天波曹丘张勇李维吕哲万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