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控制系统及锚杆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39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采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机控制系统及锚杆钻机。钻机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打钻控制阀组、打钻马达和工作油缸,多路阀包括第一联阀体和第二联阀体,第一联阀体通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接打钻马达,油液经第一联阀体、第一油路进入打钻马达并从第二油路流回第一联阀体,以使打钻马达正转;第二联阀体通过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连接工作油缸,油液经第二联阀体、第三油路进入工作油缸并从第四油路流回第二联阀体,以使工作油缸工进;打钻控制阀组包括第一顺序阀和设置在第三、四油路上的第一换向阀,第一油路通过第一顺序阀向第一换向阀供油,第一顺序阀在达到第一设定压力时导通,以使第一换向阀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工退。缸工退。缸工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机控制系统及锚杆钻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采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机控制系统及锚杆钻机。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巷道的锚固是巷道掘进施工中的必要步骤。传统的锚固作业主要是人工手动操作锚杆钻机完成装钻杆、定位、顶紧、工进、工退等各个动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对工人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1349449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锚杆机打钻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自动打钻控制阀组、打钻马达和工作油缸,多路阀包括第一联阀体和第二联阀体。第一联阀体通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接打钻马达,油液经第一联阀体、第一油路进入打钻马达、并从第二油路流回第一联阀体,以使打钻马达正转。第二联阀体通过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连接工作油缸,油液经第二联阀体、第三油路进入工作油缸、并从第四油路流回第二联阀体,以使工作油缸工进。通过第一联阀体和第二联阀体分别对打钻马达和工作油缸控制,实现锚杆机的自动打钻。
[0004]上述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在工进过程中出现卡钎工况时仍需要人工干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机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锚杆机打钻控制系统在工进过程中出现卡钎工况时仍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锚杆钻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钻机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0007]钻机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打钻控制阀组、打钻马达和工作油缸,多路阀包括第一联阀体和第二联阀体,第一联阀体通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接打钻马达,油液经第一联阀体、第一油路进入打钻马达、并从第二油路流回第一联阀体,以使打钻马达正转;第二联阀体通过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连接工作油缸,油液经第二联阀体、第三油路进入工作油缸、并从第四油路流回第二联阀体,以使工作油缸工进;打钻控制阀组包括第一顺序阀和设置在第三、四油路上的第一换向阀,第一油路通过第一顺序阀向第一换向阀供油,第一顺序阀在达到第一设定压力时导通,以使第一换向阀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工退;第一顺序阀在低于第一设定压力时关闭,以使第一换向阀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恢复工进。
[0008]有益效果是:工作时,在第一油路上的供油压力达到第一顺序阀的第一设定压力时,第一顺序阀导通,以控制第一换向阀换向,此时,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供油,开始工退;在第一油路上的供油压力低于第一顺序阀的第一设定压力时,第一顺序阀关闭,第一换向阀复位,工作油缸开始工进,如此反复。这样,在打钻过程中,如果钎杆受到较大阻力,给打钻马达供油的第一油路的供油压力会增大,在增大到第一设定压力时工作油缸会产生工退,避免了工作油缸持续工进而导致卡钎情况的发生。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打钻马达通过流体管路连接有排渣流体源,流体管路上设有流体控制阀;所述打钻控制阀组包括平衡阀,平衡阀由第一油路供油并在达到第二设定压力时导通,第三油路通过平衡阀、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W向流体控制阀供油,以使流体控制阀导通。
[0010]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实现了打钻马达的自动排渣和冷却。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平衡阀和第一顺序阀共用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D。
[0012]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有利于第一油路向平衡阀和第一顺序阀供油。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流体控制阀为液控单向阀。
[00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打钻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梭阀、第二梭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以及第二顺序阀;钻机控制系统包括行程阀和手动换向阀,行程阀分别与第一油路和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S连通;第一梭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S、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b2连通;第二梭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b2、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a2以及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a1连通;第二换向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a2、第三换向阀以及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T连通,第三油路通过平衡阀向第二换向阀供油以使第二换向阀换向;第三换向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b2、第四换向阀以及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T连通,第一油路通过行程阀、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S以及第一梭阀向第三换向阀供油以使第三换向阀换向;第四换向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Z、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T连通,多路阀的油口Z通过手动换向阀向第四换向阀供油以使第四换向阀换向;第二顺序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b2、第四油路以及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T连通,第四油路向第二顺序阀供油以在第二顺序阀达到第三设定压力时导通,使控制工作油缸工退和打钻马达旋转的控制油经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T流回油箱。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锚杆钻机的技术方案是:
[0016]锚杆钻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钻机控制系统,钻机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打钻控制阀组、打钻马达和工作油缸,多路阀包括第一联阀体和第二联阀体,第一联阀体通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接打钻马达,油液经第一联阀体、第一油路进入打钻马达、并从第二油路流回第一联阀体,以使打钻马达正转;第二联阀体通过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连接工作油缸,油液经第二联阀体、第三油路进入工作油缸、并从第四油路流回第二联阀体,以使工作油缸工进;打钻控制阀组包括第一顺序阀和设置在第三、四油路上的第一换向阀,第一油路通过第一顺序阀向第一换向阀供油,第一顺序阀在达到第一设定压力时导通,以使第一换向阀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工退;第一顺序阀在低于第一设定压力时关闭,以使第一换向阀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恢复工进。
[0017]有益效果是:工作时,在第一油路上的供油压力达到第一顺序阀的第一设定压力时,第一顺序阀导通,以控制第一换向阀换向,此时,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供油,开始工退;在第一油路上的供油压力低于第一顺序阀的第一设定压力时,第一顺序阀关闭,第一换向阀复位,工作油缸开始工进,如此反复。这样,在打钻过程中,如果钎杆受到较大阻力,给打钻马达供油的第一油路的供油压力会增大,在增大到第一设定压力时工作油缸会产生工退,避免了工作油缸持续工进而导致卡钎情况的发生。
[00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打钻马达通过流体管路连接有排渣流体源,流体管路上设有流体控制阀;所述打钻控制阀组包括平衡阀,平衡阀由第一油路供油并在达到第二设
定压力时导通,第三油路通过平衡阀、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W向流体控制阀供油,以使流体控制阀导通。
[0019]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实现了打钻马达的自动排渣和冷却。
[00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平衡阀和第一顺序阀共用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D。
[0021]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有利于第一油路向平衡阀和第一顺序阀供油。
[002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流体控制阀为液控单向阀。
[002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打钻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梭阀、第二梭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以及第二顺序阀;钻机控制系统包括行程阀和手动换向阀,行程阀分别与第一油路和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S连通;第一梭阀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的油口S、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钻机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11)、打钻控制阀组(19)、打钻马达(17)和工作油缸(18),多路阀(11)包括第一联阀体(12)和第二联阀体(13),第一联阀体(12)通过第一油路(20)和第二油路(21)连接打钻马达(17),油液经第一联阀体(12)、第一油路(20)进入打钻马达(17)并从第二油路(21)流回第一联阀体(12),以使打钻马达(17)正转;第二联阀体(13)通过第三油路(22)和第四油路(23)连接工作油缸(18),油液经第二联阀体(13)、第三油路(22)进入工作油缸(18)并从第四油路(23)流回第二联阀体(13),以使工作油缸(18)工进;其特征在于,打钻控制阀组(19)包括第一顺序阀(24)和设置在第三、四油路上的第一换向阀(25),第一油路(20)通过第一顺序阀(24)向第一换向阀(25)供油,第一顺序阀(24)在达到第一设定压力时导通,以使第一换向阀(25)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18)工退;第一顺序阀(24)在低于第一设定压力时关闭,以使第一换向阀(25)换向,进而使工作油缸(18)恢复工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钻马达(17)通过流体管路(33)连接有排渣流体源,流体管路(33)上设有流体控制阀;所述打钻控制阀组(19)包括平衡阀(32),平衡阀(32)由第一油路(20)供油并在达到第二设定压力时导通,第三油路(22)通过平衡阀(32)、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W向流体控制阀供油,以使流体控制阀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32)和第一顺序阀(24)共用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D。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钻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阀为液控单向阀(1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钻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钻控制阀组(19)包括第一梭阀(26)、第二梭阀(30)、第二换向阀(27)、第三换向阀(28)、第四换向阀(31)以及第二顺序阀(29);钻机控制系统包括行程阀(16)和手动换向阀(14),行程阀(16)分别与第一油路(20)和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S连通;第一梭阀(26)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S、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b2连通;第二梭阀(30)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b2、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a2以及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a1连通;第二换向阀(27)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a2、第三换向阀(28)以及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T连通,第三油路(22)通过平衡阀(32)向第二换向阀(27)供油以使第二换向阀(27)换向;第三换向阀(28)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b2、第四换向阀(31)以及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T连通,第一油路(20)通过行程阀(16)、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S以及第一梭阀(26)向第三换向阀(28)供油以使第三换向阀(28)换向;第四换向阀(31)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Z、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T连通,多路阀(11)的油口Z通过手动换向阀(14)向第四换向阀(31)供油以使第四换向阀(31)换向;第二顺序阀(29)分别与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b2、第四油路(23)以及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T连通,第四油路(23)向第二顺序阀(29)供油以在第二顺序阀(29)达到第三设定压力时导通,使控制工作油缸(18)工退和打钻马达(17)旋转的控制油经打钻控制阀组(19)的油口T流回油箱。6.锚杆钻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委叶蕾周小磊堵利宾刘会永李光朋肖威郑博李胜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