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隔离电池电源保护电路及一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65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1
本申请提出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所述电路包括驱动模块、第一保护模块以及第二保护模块;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二保护模块包括耐高压三极管;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非隔离电源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负载工作;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在保险丝断开时阻止所述驱动模块被触发;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用于在所述保险丝断开时保护所述电路。在所述保险丝断开时保护所述电路。在所述保险丝断开时保护所述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隔离电池电源保护电路及一种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隔离电池电源保护电路及一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器产品中,对于发热类负载或马达类负载,往往通过双向可控硅进行精准控温或转速可调,而出于成本考虑,在满足产品设计需求前提下,大多会采用非隔离电源方案。由于双向可控硅导通的特殊性,若火线上的保险丝损坏 (断开),那么由于非隔离的存在,火线与零线可形成反向回路,双向可控硅仍可导通,从而出现负载长期处于导通不受控的状态(如产品插电下,发热体或电机一直工作无法停止),存在器件损坏、失火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非隔离电池电源保护电路及一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存在器件损坏、失火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所述电路包括驱动模块、第一保护模块以及第二保护模块;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二保护模块包括耐高压三极管;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非隔离电源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负载工作;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在保险丝断开时阻止所述驱动模块被触发;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用于在所述保险丝断开时保护所述电路。
[0005]作为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电极T2 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电极T1与所述非隔离电源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G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0006]作为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G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大小以保护所述双向可控硅。
[0007]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耐高压三极管触发所述驱动模块。
[0008]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非隔离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降低通电瞬间产生的噪声对所述电路的影响。
[0009]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用于防止通电瞬间的高电压导通所述耐高压三极管。
[0010]作为优选的是,所述二极管为穿透电压不小于1000V。
[0011]作为优选的是,所述耐高压三极管导通电压不小于300V。
[00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以及非隔离电源电路,所述非隔离电源电路包括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为所述电路提供适用于所述电路的电能。
[0013]作为优选的是,所述非隔离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述非隔离电源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用于滤除所述非隔离电源电路产生的噪声。
[0014]本申请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为驱动模块设置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够在保险丝损坏时有效的阻止火线与零线形成反向回路,从而阻断驱动模块导通,避免负载长时间不受控的运转;另外,设置的耐高压三极管,能够经受较高的电压,在保险丝损坏时不会导通,从而避免对耐高压三极管相连接的元器件造成影响。通过设置二极管与耐高压三极管,能够有效降低器件损坏、失火等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隔离电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设备的电路图;
[002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上述图中,10、非隔离电源电路,20、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110、转换模块,210、驱动模块,211、第一保护模块,2110、二极管,212、第二保护模块, 2120、耐高压三极管,213、滤波模块,214、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非隔离电池电源保护电路及一种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设置”、“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适用于一种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为一种负载控制设备,所述设备适用于精准控制负载温度或精准控制负载转速的场景中。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负载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负载通过所述负载控
制设备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设备包括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20以及非隔离电源电路10,非隔离电源电路10包括转换模块 110以及第四电阻R4;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20通过非隔离电源电路10与交流电源连接,非隔离电源电路10中的转换模块110将交流电转换为适用于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20以及所述负载的电能,以为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20以及所述负载供电。第四电阻R4能够滤除非隔离电源电路10产生的噪声,从而降低非隔离电源电路10产生的噪声对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20的影响。
[0027]如图2所示,图2为非隔离电源电路10的电路示意图,非隔离电源电路10 通过ACL(L线)与ACN(N线)与交流电源连接,具体的,L线经过小电流保险丝F1接入非隔离电源电路10输入AC端,N线经过二极管D1整流后接入非隔离电源电路10另一输入AC端,非隔离电源电路10的转换模块110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转换,然后非隔离电源电路10输出适用于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20 的电能。在实际应用中,非隔离电源电路10中VCC对GND电压为5V,同时非隔离电源电路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隔离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驱动模块、第一保护模块以及第二保护模块;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二保护模块包括耐高压三极管;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非隔离电源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负载工作;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在保险丝断开时阻止所述驱动模块被触发;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用于在所述保险丝断开时保护所述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电极T2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电极T1与所述非隔离电源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G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G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大小以保护所述双向可控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耐高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耐高压三极管触发所述驱动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