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49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屋顶光伏系统,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固定装置和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撑钢梁上,每个固定装置包括一字型压块,一字型压块固定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方,一字型压块包括一块平板压板,平板压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竖向平行侧板,两个竖向平行侧板构成一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平板压板中间有一通孔,固定装置还包括内六角头螺栓,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垫片、通孔、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支撑钢梁的通孔,且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与垫片螺母拧接,第一防水垫片是一圆形橡胶垫片,第一防水垫片的中间有通孔,第一防水垫片位于内六角头螺栓与一字型压块之间。与一字型压块之间。与一字型压块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继续快速降低成本,过去十年,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已超过八成。但成本的下降越往后会越难。除了光伏电池组件的成本,光伏系统土建结构的降本也具有重大意义;其次随着光伏电站建设的快速发展,可使用的优质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因此适用于改建、扩建及新建建筑的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也称建筑光伏一体化,简称BIPV)得到越来越大的推广与发展。建筑光伏一体化的系统中,屋顶光伏系统的组件固定及组件代替传统的彩钢瓦屋面后的屋面排水防渗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点。目前行业中通常采用的组件固定方式为传统的压块固定,传统的压块因其外形及受力特点宽度较大,造成组件间隙较大,一般20至40mm左右,同等面积下组件布置数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么大的间隙很不利于屋面的防水排水,且不能利用胶条密封;因此要在组件边框下方设置W型及U型排水槽来排水防水,成本较高。在此背景下,提高屋顶光伏系统单位面积的容量,降低屋面光伏系统的材料成本及施工成本成为了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结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固定装置和多个光伏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撑钢梁上,每个固定装置包括一字型压块,所述一字型压块固定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方,所述一字型压块包括一块平板压板,所述平板压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竖向平行侧板,两个竖向平行侧板构成一限位装置,且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
[0005]所述平板压板中间有一通孔,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内六角头螺栓,所述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垫片、所述通孔、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所述支撑钢梁的通孔,且所述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与垫片螺母拧接,所述第一防水垫片是一圆形橡胶垫片,且所述第一防水垫片的中间有通孔,所述第一防水垫片位于所述内六角头螺栓与所述一字型压块之间。
[0006]本技术通过一字型压块与内六角头螺栓固定光伏组件,再通过第一防水垫片起到阻水防渗的作用。两个竖向平行侧板形成限位装置卡住组件边框,使其水平方向受到限位,平板压板压住组件边框上方,使其竖直方向得以固定。两竖向平行侧板的间距可根据光伏组件布置间距及紧固螺栓的螺杆直径调整确定。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平板压板靠近两个竖向平行侧板一面的外侧设有锯齿,所述锯齿位于两个竖向平行侧板的外侧。
[0008]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边框之间嵌入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上部两翼分别覆盖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上表面。
[0009]密封胶条嵌入组件间隙内部分受挤压变形,与组件边框紧密贴合形成密封。
[0010]进一步优选,位于光伏组件的横向间隙内的密封胶条与位于光伏组件的纵向间隙内的密封胶条连接处设有硅酮密封胶。
[0011]采用密封橡胶胶条配以密封胶达到阻水防渗目的,取消常规的W型导水槽及U型导水槽构件,较大的降低了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一字型压块的限位装置,有效的将光伏组件形成一体,提高了抵抗风荷载的作用。
[0012]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间距与所述两个竖向平行侧板的间距一致。缩减光伏组件间距,增加单位面积光伏容量。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屋顶光伏系统包括支撑檩条,所述光伏组件搁置于支撑檩条之上,所述支撑檩条的上翼缘板上开设有用于内六角螺栓穿过的预留孔。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檩条的截面是C型截面、Z型截面或U型截面。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是与所述内六角头螺栓外轮廓相契合的小孔。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字型压块示意图;
[0018]图3为一字型压块a

a处的剖面图;
[0019]图4为一字型压块b

b处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内六角头螺栓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字型压块与内六角头螺栓连接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密封胶条与光伏组件的边框的示意图。
[0023]图中:1一字型压块,11

平板压板,12

竖向平行侧板,13

通孔,2

内六角头螺栓,3

第一防水垫片,4光伏组件,41

边框,5

檩条,6

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

图7所示,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屋顶光伏系统,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固定装置和多个光伏组件4,固定装置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撑钢梁上,每个固定装置包括一字型压块1,一字型压块固定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方,一字型压块包括一块平板压板11,平板压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竖向平行侧板12,两个竖向平行侧板构成一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平板压板中间有一通孔13,固定装置还包括内六角头螺栓2,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垫片3、通孔、光伏组件的边框41和支撑钢梁的通孔,且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与垫片螺母拧接,第一防水垫片是一圆形橡胶垫片,且第一防水垫片的中间有通孔,第一防水垫片位于内六角头螺栓与一字型压块之间。
[0026]本技术通过一字型压块与内六角头螺栓固定光伏组件,再通过第一防水垫片起到阻水防渗的作用。两个竖向平行侧板形成限位装置卡住组件边框,使其水平方向受到限位,平板压板压住组件边框上方,使其竖直方向得以固定。两竖向平行侧板的间距可根据光伏组件布置间距及紧固螺栓的螺杆直径调整确定。
[0027]进一步优选,平板压板靠近两个竖向平行侧板一面的外侧设有锯齿,锯齿位于两个竖向平行侧板的外侧。
[0028]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边框之间嵌入有密封胶条6,密封胶条的上部两翼分别覆盖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上表面。密封胶条嵌入组件间隙内部分受挤压变形,与组件边框紧密贴合形成密封。
[0029]进一步优选,位于光伏组件的横向间隙内的密封胶条与位于光伏组件的纵向间隙内的密封胶条连接处设有硅酮密封胶。采用密封橡胶胶条配以密封胶达到阻水防渗目的,取消常规的W型导水槽及U型导水槽构件,较大的降低了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一字型压块的限位装置,有效的将光伏组件形成一体,提高了抵抗风荷载的作用。
[0030]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间距与两个竖向平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固定装置和多个光伏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撑钢梁上,每个固定装置包括一字型压块,所述一字型压块固定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方,所述一字型压块包括一块平板压板,所述平板压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竖向平行侧板,两个竖向平行侧板构成一限位装置,且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所述平板压板中间有一通孔,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内六角头螺栓,所述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垫片、所述通孔、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所述支撑钢梁的通孔,且所述内六角头螺栓的螺杆与垫片螺母拧接,所述第一防水垫片是一圆形橡胶垫片,且所述第一防水垫片的中间有通孔,所述第一防水垫片位于所述内六角头螺栓与所述一字型压块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袁峻巍王志伟张演中张君孔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