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77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由发电瓦、侧边框、凸起边、下边框、外申板、上边框、夹拉件、防水压条、下夹件、第一防水胶条、第二防水胶条等组成,所述的发电瓦的上、下、左右的边框分别是上边框、下边框、侧边框;下边框的上侧设置有外申板,外申板的底面是外申板上凹口;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连接时,上层发电瓦下边框的外申板压在下层发电瓦的上边框上,利用上层发电瓦的外申板遮住上下两块的发电瓦之间的缝隙,避免雨水从上下两块发电瓦之间缝隙渗透到建筑里面;当左右两块相邻的发电瓦连接时,利用防水帽钉将防水压条固定安装在两块相邻的发电瓦的侧边框上,即可实现左右两侧发电瓦的固定和防水,让发电瓦的铺设同时具备发电和防水的功能。防水的功能。防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及新能源领域,是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太阳能屋顶板一般是在建筑屋顶的瓦上安装支架然后铺装太能发电板,这样导致工艺复杂投资成本高,而且不易安装,施工过程容易破坏原有的建筑防水结构导致房屋漏水,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太阳能屋顶发电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太阳能屋顶发电瓦,用于代替部分现有的彩钢瓦、琉璃瓦或不锈钢瓦等。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由发电瓦、侧边框、凸起边、下边框、外申板、上边框、夹拉件、防水压条、下夹件、第一防水胶条、第二防水胶条等组成,所述的发电瓦的上、下、左右的边框分别是上边框、下边框、侧边框;在上边框、下边框和侧边框的底侧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凹槽;下边框的上侧设置有外申板,外申板的底面是外申板上凹口;在外申板上凹口的位置贴装有软质的第二防水胶条;侧边框的上侧设计有凸起边,凸起边的上面贴装有第一防水胶条;建筑屋顶的坡度设置在2%

60%之间;在屋顶上满铺发电瓦时,发电瓦由下向上是逐层叠置地,左右两侧的发电瓦是平行布置地;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连接时,上层发电瓦下边框的外申板压在下层发电瓦的上边框上,利用上层发电瓦的外申板遮住上下两块的发电瓦之间的缝隙,加上外申板的底层贴装的第二防水胶条,避免雨水从上下两块发电瓦1之间缝隙渗透到建筑里面;利用夹拉件插入上边框和下边框底部的凹槽内,将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进行固定连接;每块发电瓦左右两边的侧边框是相同的;当左右两块相邻的发电瓦连接时,应先定位布置下夹件,将两块相邻的发电瓦侧边框的凹槽套在下夹件的左右两端,利用防水帽钉将防水压条固定安装在两块相邻的发电瓦的侧边框上;防水帽钉由上向下依次插入防水压条、下夹件、C形龙骨,然后拧紧固定;发电瓦中间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片具有发电的功能;每两块上下或左右相邻发电瓦连接时都可以实现固定、防水和发电,所以发电瓦1具有普通建筑瓦的作用同时具有发电功能。
[0005]所述的发电瓦整体是矩形块状的;发电瓦的上、下、左右的边框分别是上边框、下边框、侧边框;在上边框、下边框和侧边框的底侧均设置有尺寸相同的凹槽和中间矩形;发电瓦的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分别是透光板、太阳能电池片和结构背板;发电瓦通过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发电,发出的电力通过电线输出。
[0006]所述的侧边框设置在发电瓦的左右两侧,侧边框的上侧是第一上侧内申板,第一上侧内申板的外侧边角处设计有凸起边,凸起边的上面贴装有第一防水胶条;侧边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中间内申板,第一中间内申板与第一内侧板、第一底面连接板和第一外侧板构成第一中间矩形,方便提高侧边框的结构强度;侧边框的底面是第一背面内申板,第一背面内申板用于固定结构背板;第一底面连接板是在第一背面内申板的基础上向上侧内凹,
形成有一定结构作用的凹槽,方便发电瓦的定位与固定;在第一外侧板的底侧靠近凹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卡角,方便发电瓦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0007]所述的下边框设置在发电瓦的下侧,下边框的上侧设置有外申板,外申板的底面是外申板上凹口;在外申板上凹口的位置贴装有软质的第二防水胶条;外申板与第二上侧内申板处在同一个高度的平面上,第二中间内申板、第二内侧板、第二底面连接板和第二外侧板围合构成第二中间矩形,方便提高下边框的结构强度;下边框的底面是第二背面内申板,用于固定结构背板,第二底面连接板是在第二背面内申板的基础上向上侧内凹,形成有一定结构作用的凹槽,方便发电瓦的定位与固定;在第二外侧板的底侧靠近凹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卡角,方便发电瓦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0008]所述的上边框设置在发电瓦的上侧;上边框的上申板是在第三外侧板的基础上向上伸出的结构板;上边框的第三中间内申板、第三内侧板、第三底面连接板和第三外侧板组合连接构成第三中间矩形;上边框的底面是第三背面内申板,用于固定结构背板;第三底面连接板在第三背面内申板的基础上向上内凹,形成有一定结构作用的凹槽,方便发电瓦的定位与固定;在第三外侧板的底侧靠近凹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卡角,方便发电瓦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0009]所述的第一中间内申板、第二中间内申板和第三中间内申板的结构尺寸是一样的;所述的第一背面内申板、第二背面内申板和第三背面内申板的结构尺寸是一样的;所述的第一底面连接板、第二底面连接板和第三底面连接板的结构尺寸是一样的,所述的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和第三内侧板的结构尺寸是一样的;所述的第一中间矩形、第二中间矩形和第三中间矩形的结构尺寸是一样的;所述的侧边框、下边框和上边框底部的凹槽结构尺寸都是一样的;侧边框、下边框和上边框拼接时其截面需要斜切度角度,方便边框与边框之间连接的吻合,提高边框的结构强度。
[0010]所述的夹拉件整体呈L形,夹板的低端设置在主件支撑槽上面,上边框下边框的顶端设置有高度相等且对称的凸角,夹板和主件立板的顶端是插在上边框8下边框7的凹槽内;夹钉穿插设置夹板和主件立板的中间,通过拧紧夹钉将夹板和主件立板夹紧,夹拉件的下端是主件平板,可以通过拉钉配合拉钉垫片和拉钉垫板将主件平板固定在C形檩条或屋顶板上,从而实现将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1夹接与固定的目的。
[0011]所述的防水压条的整体是一字长条形的,防水压条的剖面是弧形的;防水压条盖在左右两块发电瓦相邻的侧边框上,这样可以防止雨水从左右两块发电瓦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到建筑内部。
[0012]所述的下夹件的剖切面是U型的,下夹件整体是长形的,下夹件的两端分别插在左右两块发电瓦相邻的侧边框的底侧凹槽内,下夹件的设计为左右两块发电瓦提供定位和固定的功能。
[0013]应用时发电瓦可以安装到钢架结构屋顶、钢筋混凝土屋顶板或木架结构屋顶上,可代替部分传统的彩钢瓦、琉璃瓦或者树脂瓦。
[0014]当发电瓦安装在钢架结构屋顶上时,可根据发电瓦的宽度尺寸在C形檩条上布置C形龙骨,然后将下夹件固定到C形龙骨上,然后由下向上铺装发电瓦,将两块相邻的发电瓦侧边框的凹槽套在下夹件的左右两端,利用防水帽钉将防水压条固定安装在两块相邻的发电瓦的侧边框上;防水帽钉由上向下依次插入防水压条、下夹件、C形龙骨,然后拧紧固定;
利用夹拉件插入上边框和下边框底部的凹槽内夹紧将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进行固定连接,防止发电瓦滑落,这样即可实现发电瓦的安装工作,最后布置总电缆将每块发电瓦发出的电力接入到总电缆中,通过总电缆将电力输送到其他需要用电的设备中。
[0015]当发电瓦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屋顶板上时,可先在钢筋混凝土屋顶板上布置总电缆,然后在钢筋混凝土屋顶板上铺装保温层,在保温层上浇筑15mm

30m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上布置总电缆,然后利用膨胀螺丝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上安装C形龙骨,然后利用膨胀螺丝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上安装夹拉,然后由下向上铺装发电瓦,每铺装一块发电瓦接出的电线就连接到总电缆中,将两块相邻的发电瓦侧边框的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包括发电瓦(1)、侧边框(6)、凸起边(61)、下边框(7)、外申板(71)、上边框(8)、夹拉件(9)、防水压条(11)、下夹件(15)、第一防水胶条(12)、第二防水胶条(12A),其特征在于发电瓦(1)的上、下、左右的边框分别是上边框(8)、下边框(7)、侧边框(6);在上边框(8)、下边框(7)和侧边框(6)的底侧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凹槽;下边框(7)的上侧设置有外申板(71),外申板(71)的底面是外申板上凹口(79);在外申板上凹口(79)的位置贴装有软质的第二防水胶条(12A);侧边框(6)的上侧设计有凸起边(61),凸起边(61)的上面贴装有第一防水胶条(12);建筑屋顶的坡度设置在2%

60%之间;在屋顶上满铺发电瓦(1)时,发电瓦(1)由下向上是逐层叠置地,左右两侧的发电瓦(1)是平行布置地;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1)连接时,上层发电瓦(1)下边框(7)的外申板(71)压在下层发电瓦(1)的上边框(8)上,利用上层发电瓦(1)的外申板(71)遮住上下两块的发电瓦(1)之间的缝隙,加上外申板(71)的底层贴装的第二防水胶条(12A),避免雨水从上下两块发电瓦(1)之间缝隙渗透到建筑里面;利用夹拉件(9)插入上边框(8)和下边框(7)底部的凹槽内,将上下两块相邻的发电瓦(1)进行固定连接;每块发电瓦(1)左右两边的侧边框(6)是相同的;当左右两块相邻的发电瓦(1)连接时,应先定位布置下夹件(15),将两块相邻的发电瓦(1)侧边框(6)的凹槽套在下夹件(15)的左右两端,利用防水帽钉(13)将防水压条(11)固定安装在两块相邻的发电瓦(1)的侧边框(6)上;防水帽钉(13)由上向下依次插入防水压条(11)、下夹件(15)、C形龙骨(4),然后拧紧固定;发电瓦(1)中间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片(1B)具有发电的功能;每两块上下或左右相邻发电瓦(1)连接时都可以实现固定、防水和发电,所以发电瓦(1)具有普通建筑瓦的作用同时具有发电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其特征在于:发电瓦(1)整体是矩形块状的;发电瓦(1)的上、下、左右的边框分别是上边框(8)、下边框(7)、侧边框(6);在上边框(8)、下边框(7)和侧边框(6)的底侧均设置有尺寸相同的凹槽和中间矩形;发电瓦(1)的面层、中间层、和背面分别是透光板(1A)、太阳能电池片(1B)和结构背板(1C);发电瓦(1)通过太阳能电池片(1B)进行发电,发出的电力通过电线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其特征在于:侧边框(6)设置在发电瓦(1)的左右两侧,侧边框(6)的上侧是第一上侧内申板62,第一上侧内申板62的外侧边角处设计有凸起边(61),凸起边(61)的上面贴装有第一防水胶条(12);侧边框(6)的中间设置有第一中间内申板(63),第一中间内申板(63)与第一内侧板(65)、第一底面连接板(66)和第一外侧板68构成第一中间矩形6A,方便提高侧边框(6)的结构强度;侧边框(6)的底面是第一背面内申板(64),第一背面内申板(64)用于固定结构背板(1C);第一底面连接板(66)是在第一背面内申板(64)的基础上向上侧内凹,形成有一定结构作用的凹槽,方便发电瓦(1)的定位与固定;在第一外侧板68的底侧靠近凹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卡角67,方便发电瓦(1)与其他构件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瓦,其特征在于:下边框(7)设置在发电瓦(1)的下侧,下边框(7)的上侧设置有外申板(71),外申板(71)的底面是外申板上凹口(79);在外申板上凹口(79)的位置贴装有软质的第二防水胶条(12A);外申板(71)与第二上侧内申板(72)处在同一个高度的平面上,第二中间内申板(73)、第二内侧板(75)、第二底面连接板(76)和第二外侧板围合构成第二中间矩形(7A),方便提高下边框(7)的结构强度;下边框(7)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想初杨仁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想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