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路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1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路配电箱,其具有主箱体和设置在主箱体外侧面的副箱体,并且在主箱体的内底面的第一绝缘支架上设置有互相绝缘的负极汇流板和正极汇流板;在副箱体内的第二绝缘支架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负极汇流板连通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正极汇流板连通的充电电池正极端、与所述正极汇流板连通的负载输出端和通过继电器与所述正极汇流板连通的充电正极输入端;主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继电器动作的电池管理单元。本动力电路配电箱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的特点。维护的特点。维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路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动力电路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日益壮大,给下游的细分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尤其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零部件行业的进步升级。
[0003]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路部分具有大电流高电压的特点,其工作电压一般在 200V以上,而充电电压根据不同的充电方式从200

100V不等,充电电流则在几十到几百安不等。因此对内部动力系统的连接提出了挑战。
[0004]2019年8月2日公告的公开号为CN20920009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路配电箱装置,该动力电路配电箱,设置在动力电池上,设有微动开关,内部设有低压控制电路与对应控制电路所使用的各种继电器和控制装置。其将低压控制电路与高压动力电路设置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路配电箱存在的高低压电路设置在一起,结构复杂,可能存在的安装接线与拆卸维修均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电路连接的、结构简单功能相对完善,方便安装与维修的动力电路配电箱。
[0006]本技术提供动力电路配电箱,该动力电路配电箱具有主箱体和设置在主箱体外侧面的副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底面的第一绝缘支架上设置有互相绝缘的负极汇流板和正极汇流板;所述副箱体内的第二绝缘支架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负极汇流板连通的电池负极接线端、充电负极接线端、负极输出端,以及与所述正极汇流板连通的电池正极接线端、正极输出端和通过继电器与所述正极汇流板连通的充电正极接线端。
[0007]具体的,主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电池管理单元。
[0008]优选的,所述电池正极接线端通过过流保护装置与所述正极汇流板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均通过导电铜排与所述正极汇流板或负极汇流板连接,副箱体对应各所述接线端子的位置开设有接线过孔,该接线过孔上均安装有电缆密封接头;所述正极汇流板或负极汇流板均为铜合金材料。
[0010]优选的,所述副箱体为两个,分置于所述主箱体的两侧,与所述主箱体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副箱体与所述主箱体接合处开设有供所述导电铜排通过的镂空开口。
[0011]具体的,所述主箱体设有与主箱体螺纹连接的上盖,所述副箱体设有与所述副箱体螺纹连接的侧盖。
[0012]优选的,所述主箱体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通讯连接的整车通讯接口、快充通讯接口、电池通讯接口。
[0013]优选的,所述充电正极接线端、所述充电负极接线端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正极输出
端、所述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池负极接线端均设置4组,所述电池正极接线端为1组。
[0014]本技术通过负极汇流板、正极汇流板连接接线端子,简化了内部高压电路的布置,将低压控制电路集成到电池管理单元上,使高压回路与低压回路之间有效区分,在保证配电箱功能的前提下内部空间分配合理,便于安装与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动力电路配电箱的整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接口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侧箱内部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底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箱体内部结构图。
[0020]图中:
[0021]1主箱体;2副箱体;
[0022]11第一绝缘支架;12负极汇流板;13正极汇流板;14主箱盖;
[0023]15电池管理单元;21第二绝缘支架;22侧箱盖;23接线过孔;24导电铜排;
[0024]25电缆密封接头;
[0025]F1第一过流保护装置;F2第二过流保护装置;F3第三过流保护装置;
[0026]K继电器(K1第一继电器;K2第二继电器);BP电池正极接线端;
[0027]CP充电正极接线端(CP1第一充电正极接线端;CP2第二充电正极接线端);
[0028]OP正极输出端(OP1

OP4第一至第四正极输出端);
[0029]BN电池负极接线端(BN1

BN4第一至第四电池负极接线端);
[0030]CN充电负极接线端(CN1第一充电负极接线端;CN2第二充电负极接线端);
[0031]ON负极输出端(ON1

ON4第一至第四负极输出端);
[0032]P1第一CAN总线接口;P2第二CAN总线接口;P3整车通讯接口;P4快充通讯接口;P5电池通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附图尺寸比例并不代表实际尺寸比例,其只用于体现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连接关系,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0034]本技术的动力电路配电箱的外壳包括主箱体1和设在主箱体的外侧面的副箱体2,主箱体以及副箱体通常使用金属板制作而成,在满足相关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复合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作。主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压配电电路的第一绝缘支架11,在该绝缘支架上方固定有相互绝缘的负极汇流板 12与正极汇流板13,分别形成了高压配电电路的负极端与正极端。而在副箱体 2内设置有第二绝缘支架21,第二绝缘支架用于支撑安装接线端子。上述的第一绝缘支架11与第二绝缘支架21除用于固定高压配电电路与接线端子外,还充当电气部分与外壳的主箱体和副箱体之间的绝缘部件。接线端子包括与正极汇流板 13连通的电池正极接线端BP、充电正极接线端CP和正极输出端OP;与负极汇流板12连通的接线端子包括电池负极接线端BN、充电负极接线端CN和负极输出端ON。其中充
电正极接线端CP通过继电器K与正极汇流板13连通,并在在靠近继电器的主箱体1侧面还设置用于该继电器K动作控制的电池管理单元15。考虑到避免负载电流过大导致的安全隐患。主箱体内还设置有电池管理单元15,该电池管理单元能够控制上述继电器K的通断。
[0035]本技术的动力电路配电箱主要应用于电池组的充放电配电作业。图1 为本技术的动力电路配电箱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分解图。在该实施例中,主箱体1大体上为长方体壳体,一面开口,并通过与主箱体螺栓连接的上盖14封闭该开口,副箱体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开口面相邻的两对侧面,各副箱体上设置有侧向开口,并通过与副箱体螺栓连接的侧箱盖22封闭侧向开口。上述的上盖14与侧箱盖22分别用于防护箱体内部的电气设备,并密封箱体空间,起到防水防冲击的效果,同时满足后续维护保养时的拆装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4、侧箱盖22分别与主箱体1、副箱体2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副箱体与主箱体之间一面贴合并固定连接,并在贴合面上设置有对齐的镂空开口。通常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路配电箱,其具有主箱体(1)和设置在主箱体(1)外侧面的副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内底面的第一绝缘支架(11)上设置有互相绝缘的负极汇流板(12)和正极汇流板(13);所述副箱体(2)内的第二绝缘支架(21)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负极汇流板(12)连通的电池负极接线端(BN)、充电负极接线端(CN)、负极输出端(ON),以及与所述正极汇流板(13)连通的电池正极接线端(BP)、正极输出端(OP)和通过继电器(K)与所述正极汇流板(13)连通的充电正极接线端(C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路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接线端(BP)通过过流保护装置(F1)与所述正极汇流板(1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路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均通过导电铜排(24)与所述正极汇流板(13)或负极汇流板(12)连接,副箱体(2)对应各所述接线端子的位置开设有接线过孔(23),该接线过孔上均安装有电缆密封接头(25);所述正极汇流板(13)或负极汇流板(12)均为铜合金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鹏孙友涛李华应士全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国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