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24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6
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包括疏水箱、疏水扩容器、及自动疏水器,所述疏水扩容器分别连通蒸汽管道与疏水箱,该疏水扩容器上还设有连接至自动疏水器的进汽管路,所述自动疏水器包括壳体、冷凝管路、排气管路、水侧排空管路、汽水冷却回收管路,所述壳体设有内腔,该内腔与进汽管路、汽水冷却回收管路连通,所述冷凝管路穿过内腔,与进汽接触,该冷凝管路接通冷却水,所述排气管路与冷凝管路连通,所述水侧排空管路与内腔连通,所述汽水冷却回收管路收集内腔的冷却水至疏水箱。集内腔的冷却水至疏水箱。集内腔的冷却水至疏水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蒸汽管道会产生疏水。为了让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也为了回收疏水增加能源利用率,一般会设置管道疏水扩容器来收集汽轮机各管道疏水。
[0003]锅炉蒸汽器投入运行后,疏水回到疏水箱,含汽量太大,导致疏水箱及扩容器不能全部吸收,汽水外漏从安全阀跑出,导致损耗很大.锅炉蒸预器开大后使疏水内含气量进一步增大,汽机房顶部有水汽往下飘,现有的疏水扩容器已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包括疏水箱、疏水扩容器、及自动疏水器,所述疏水扩容器分别连通蒸汽管道与疏水箱,该疏水扩容器上还设有连接至自动疏水器的进汽管路,所述自动疏水器包括壳体、冷凝管路、排气管路、水侧排空管路、汽水冷却回收管路,所述壳体设有内腔,该内腔与进汽管路、汽水冷却回收管路连通,所述冷凝管路穿过内腔,与进汽接触,该冷凝管路接通冷却水,所述排气管路与冷凝管路连通,所述水侧排空管路与内腔连通,所述汽水冷却回收管路收集内腔的冷却水至疏水箱。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机4.5米层加装一个自动疏水装置,将疏水箱上扩容器安全阀管道引接至自动疏水装置内,自动疏水装置内一路为冷却水,一路为回收器,汽水冷却后重新回收至疏水箱内,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0006]水侧排空管路用于排出内腔的冷凝后的气体,排气管路排出冷凝管路里的气体。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凝管路包括两块侧板、贯通两侧板的若干个水管、及密封条,所述壳体内腔横截面轮廓与冷凝管路横截面轮廓适配,所述相邻的两个水管为一组,所述密封条设置于侧板与内腔内壁之间,且间隔于每组水管之间,所述两块侧板上的密封条之间呈交错设置,使冷凝管形成“弓”字型回路,所述冷凝管竖直上方的第一个水管连接有进水管,竖直下方的最后一个水管连接有出水管。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冷凝弯管制造成本高,本设计通过两块侧板焊接若干水管,然后利用密封条有规律的进行阻隔,形成“弓”字型回路,以便冷却水循环穿过内腔。该方式厂区可以字型焊接生产自动疏水箱,成本低廉。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腔内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冷凝管路。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冷凝效率需要,通过增设数量,提高水管与进汽接触的面积,增加降温凝结效率。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各组冷凝管路的若干个水管呈等距阵列设置,所述冷凝管路还包括刮板、活塞杆及驱动气缸,该刮板上对应各水管设置有阵列孔,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壳体与刮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联动配合,所述壳体上对应活塞杆设
置有滑孔,该滑孔设有密封圈。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汽自然接触水管表面,凝结成小水珠,然后慢慢汇聚滴落,汇聚过程水珠阻隔了进汽与水管的接触,这样的凝结效率低下。因此设置往复运动的刮板,加快水珠汇聚滴落,提高凝结效率。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通过各阀门控制各管路通断。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疏水扩容器上连接至自动疏水器的进汽管路包括两条,分别为高压端、低压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1;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2。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3。
[0020]其中,1

疏水箱、2

疏水扩容器、21

进汽管路、3

自动疏水器、31

壳体、32

排气管路、33

水侧排气管路、41

侧板、42

水管、43

密封条、44

进水管、45

出水管、51

刮板、52

活塞杆、53

驱动气缸、6

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疏水扩容器2排气结构,包括疏水箱1、疏水扩容器2、及自动疏水器3,所述疏水扩容器2分别连通蒸汽管道与疏水箱1,该疏水扩容器2上还设有连接至自动疏水器3的进汽管路21,所述自动疏水器3包括壳体31、冷凝管路、排气管路32、水侧排空管路33、汽水冷却回收管路34,所述壳体31设有内腔,该内腔与进汽管路21、汽水冷却回收管路34连通,所述冷凝管路穿过内腔,与进汽接触,该冷凝管路接通冷却水,所述排气管路32与冷凝管路连通,所述水侧排空管路33与内腔连通,所述汽水冷却回收管路34收集内腔的冷却水至疏水箱1。
[0022]在汽机4.5米层加装一个自动疏水装置,将疏水箱1上扩容器安全阀管道引接至自动疏水装置内,自动疏水装置内一路为冷却水,一路为回收器,汽水冷却后重新回收至疏水箱 1内,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0023]所述冷凝管路包括两块侧板41、贯通两侧板41的若干个水管42、及密封条43,所述壳体31内腔横截面轮廓与冷凝管路横截面轮廓适配,所述相邻的两个水管42为一组,所述密封条43设置于侧板41与内腔内壁之间,且间隔于每组水管42之间,所述两块侧板41 上的密封条43之间呈交错设置,使冷凝管形成“弓”字型回路,所述冷凝管竖直上方的第一个水管42连接有进水管44,竖直下方的最后一个水管42连接有出水管45。
[0024]传统冷凝弯管制造成本高,本设计通过两块侧板41焊接若干水管42,然后利用密封条43有规律的进行阻隔,形成“弓”字型回路,以便冷却水循环穿过内腔。该方式厂区可以字型焊接生产自动疏水箱1,成本低廉。
[0025]所述内腔内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冷凝管路。
[0026]根据冷凝效率需要,通过增设数量,提高水管42与进汽接触的面积,增加降温凝结
效率。
[0027]所述各组冷凝管路的若干个水管42呈等距阵列设置,所述冷凝管路还包括刮板51、活塞杆52及驱动气缸53,该刮板51上对应各水管42设置有阵列孔,所述活塞杆52一端穿过壳体31与刮板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53联动配合,所述壳体31上对应活塞杆52设置有滑孔,该滑孔设有密封圈。
[0028]进汽自然接触水管42表面,凝结成小水珠,然后慢慢汇聚滴落,汇聚过程水珠阻隔了进汽与水管42的接触,这样的凝结效率低下。因此设置往复运动的刮板51,加快水珠汇聚滴落,提高凝结效率。
[0029]所述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6。
[0030]根据需要通过各阀门6控制各管路通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疏水箱、疏水扩容器、及自动疏水器,所述疏水扩容器分别连通蒸汽管道与疏水箱,该疏水扩容器上还设有连接至自动疏水器的进汽管路,所述自动疏水器包括壳体、冷凝管路、排气管路、水侧排空管路、汽水冷却回收管路,所述壳体设有内腔,该内腔与进汽管路、汽水冷却回收管路连通,所述冷凝管路穿过内腔,与进汽接触,该冷凝管路接通冷却水,所述排气管路与冷凝管路连通,所述水侧排空管路与内腔连通,所述汽水冷却回收管路收集内腔的冷却水至疏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扩容器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路包括两块侧板、贯通两侧板的若干个水管、及密封条,所述壳体内腔横截面轮廓与冷凝管路横截面轮廓适配,所述相邻的两个水管为一组,所述密封条设置于侧板与内腔内壁之间,且间隔于每组水管之间,所述两块侧板上的密封条之间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旭冰李晓东潘海洲苏忠来余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龙湾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