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9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及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封闭;出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及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出水管自第二连接管的端部沿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延伸后又向下弯曲延伸;第一连接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用于与第二连接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循环组件中,出水管使热水向水箱的底部方向流出,提高了冷热水的混温效果。提高了冷热水的混温效果。提高了冷热水的混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循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大容量立式电热水器热水制热快,储量大,常用于独栋住宅的生活热水供应。通常电热水器收到供水指令后即可瞬时输出热水。由于立式电热水器水箱容积较大(400-600L),水箱内部水循环静止时,通常会出现冷热水分层(因为热水比冷水轻,热水在上面)。因此通常在立式电热水器的侧位会有循环水进出口,把水箱内上部温度较高的热水循环入水箱内下部温度较低的水体中,避免水箱内的水体形成上下冷热分层。
[0003]但是,现有立式电热水器水箱在冷热水循环时通过将金属导管直通入水箱取水和注水,在注水端注入水后,冷热水的混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立式电热水器水箱的冷热水混温效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
[0006]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封闭;
[0007]所述出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延伸后又向下弯曲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均采用镀锌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均采用XPE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上述水循环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
[0013]进一步的,上述水循环组件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外管上。
[0014]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水循环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进水组件安装在立式电热水器的水箱上部,将出水组件安装在水箱的下部,水箱上部的热水从进水管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后从出水管流入水箱下部,与水箱下部的冷水混合;因出水管自第二连接管的端部沿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延伸后又向下弯曲
延伸,出水管使热水向水箱的底部方向流出,因此提高了冷热水的混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进水组件,11-第一连接管,12-进水管,121-进水口,2-出水组件,21-第二连接管,22-出水管,3-水泵,4-外管,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是一种水循环组件,包括进水组件1和出水组件2;进水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管11及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连通,进水管1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21,进水管12远离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封闭;出水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管21及出水管22,出水管2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21的一端连通,出水管22自第二连接管21的端部沿第二连接管21的轴线延伸后又向下弯曲延伸;第一连接管11远离进水管12的一端用于与第二连接管21远离出水管22的一端连通。
[0023]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将进水组件1安装在立式电热水器的水箱5上部,将出水组件2安装在水箱5的下部,水箱5上部的热水从进水管12的进水口121进入,经过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21后从出水管22流入水箱5下部,与水箱5下部的冷水混合,形成水箱5内上下层不同温度水的混温;因出水管22自第二连接管21的端部沿第二连接管21的轴线延伸后又向下弯曲延伸,出水管22使热水向水箱5的底部方向流出,因此提高了冷热水的混温效果。
[0024]具体的,进水管12与第一连接管11同轴设置,进水管12水平伸入水箱5内,进水管12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进水口121,相比于从端部入水的方式增加了进水面积;将进水管12的一端通过热封口封闭,进水口121设置在侧壁上,还可以使进水的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这样可以促进不同温度层的水流流动;优选的,进水口121的方向朝向下,即水流向上进入进水管12,更有利于不同温度层的水流流动,进一步提高混温效果。
[0025]另外,出水管22的出水口优选为位于水箱5的中心线上,使得出水方向向水箱5底部的中央,这样更有利于水箱5内水流均匀流动,提高混温效果。
[0026]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管11的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管11上一端的外螺纹用于水箱5螺纹配合,另一端的外螺纹用于与外管4螺纹配合。
[0027]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管21的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管21上一端的外螺纹用于水箱5螺纹配合,另一端的外螺纹用于与外管4螺纹配合。拆装方便。
[0028]可选的,第一连接管11及第二连接管21均采用镀锌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耐用、防锈。
[0029]进一步的,进水管12及出水管22均采用XPE材料制成,XPE材料耐热性好,不生锈,寿命长。
[003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循环组件还包括水泵3,第一连接管11远离进水管12的一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封闭;所述出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延伸后又向下弯曲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季靖梁永杰易著武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