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片、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及反复弯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5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反复弯曲时耐弯曲性优异且能够有效防止或抑制迁移的粘着片,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及反复弯曲器件。该粘着片为具有用于贴合构成反复弯曲器件的一个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的粘着剂层(11)的粘着片(1),其特征在于,构成粘着剂层(11)的粘着剂含有防锈剂,粘着剂层(11)在进行了将其投入至60℃、90%RH的湿热环境下24小时的试验时的、以下述式(1)表示的吸水率为0.5%以下。吸水率(%)={(试验后质量-试验前质量)/试验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着片、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及反复弯曲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复弯曲器件用的粘着片,以及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及反复弯曲器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器件的一种的电子设备的显示体(显示器),提出了一种可弯曲的弯曲性显示器。作为弯曲性显示器,除了仅进行一次曲面成型的器件以外,还提出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用于反复弯曲(弯折)用途的反复弯曲显示器。
[0003]对于上述反复弯曲显示器,可考虑利用粘着片的粘着剂层来贴合构成该弯曲性显示器的一个可弯曲构件(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然而,若在反复弯曲显示器中使用现有的粘着片,则会产生如下问题:经反复弯曲的部位上的粘着剂层出现条痕或白浊,因而导致外观变差,且作为显示器的可见性降低,或因反复的弯曲而在粘着剂层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上发生浮起或剥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27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最近正在谋求触控面板的大型化,作为该触控面板用的电极材料,研究有网状的金属电极、例如铜电极或银电极。但是,若使现有的粘着剂与金属电极、尤其是铜电极或银电极接触而进行使用,则有时会发生离子迁移(=电化学迁移(Electrochemical migration);以下,简称为“迁移”)。具体而言,在正极中电极溶解而发生断路,或者在负极中因正极成分析出形成枝晶而发生短路。
[0006]该迁移尤其容易在高温高湿下对电极施加电压时发生。若发生这种迁移,则电阻值发生变化,触控面板变得无法正常驱动。尤其近年来,伴随着电极的微细化及窄间距化的发展,容易发生因迁移导致的电极的断路或短路,期望充分地防止或抑制迁移。在上述的反复弯曲显示器领域中,为了实现更薄且更轻量化的高附加值的显示器,强烈期望电极的微细化及窄间距化。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复弯曲时耐弯曲性优异且能够有效防止或抑制迁移的粘着片、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及反复弯曲器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着片,其具有用于贴合构成反复弯曲器件的一个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的粘着剂层,该粘着片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含有防锈剂,所述粘着剂层在进行了将其投入至60℃、90%RH的湿热环境下24小时的试验时的、以下述式(1)表示的吸水率为0.5%以下(专利技术1)。
吸水率(%)={(试验后质量-试验前质量)/试验前质量}
×
100
···
(1)
[0009]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的粘着片通过使构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含有防锈剂,并使该防锈剂偏析在粘着剂层的表层,能够有效防止或抑制迁移。此外,通过使粘着剂层在进行了将其投入至60℃、90%RH的湿热环境下24小时的试验时的、以上述式(1)表示的吸水率为0.5%以下,能够提高粘着剂层的疏水性。由此,能够有效防止或抑制迁移。进一步,通过使以上述式(1)表示的吸水率为0.5%以下,具有成为富有应力缓和性的柔软的粘着剂层的倾向。由此,能够发挥作为用于贴合构成反复弯曲器件的一个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的粘着剂层的优异耐弯曲性。
[00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优选所述粘着剂在

20℃下的储能模量G

(

20)为0.01MPa以上且10MPa以下(专利技术2)。
[00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中,优选所述粘着剂在23℃下的储能模量G

(23)为0.01MPa以上且0.5MPa以下(专利技术3)。
[001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3)中,优选所述粘着剂在50℃下的储能模量G

(50)为0.001MPa以上且0.2MPa以下(专利技术4)。
[001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4)中,优选所述粘着剂的凝胶分率为40%以上且100%以下(专利技术5)。
[0014]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5)中,优选所述粘着剂中的所述防锈剂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专利技术6)。
[0015]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6)中,优选所述防锈剂为唑类(专利技术7)。
[0016]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7)中,优选所述粘着剂为丙烯酸系粘着剂(专利技术8)。
[0017]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8)中,优选所述粘着剂由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与防锈剂(B)的粘着性组合物得到(专利技术9)。
[0018]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9)中,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

100℃以上且

45℃以下(专利技术10)。
[001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9、10)中,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含有0.1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的含羟基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专利技术11)。
[002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1)中,优选所述粘着片具备两片剥离片,所述粘着剂层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两片剥离片夹持。(专利技术12)。
[0021]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其具备构成反复弯曲器件的一个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及将所述一个弯曲性构件与所述另一弯曲性构件相互贴合的粘着剂层,该反复弯曲层叠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弯曲性构件和/或所述另一弯曲性构件至少在贴合侧的面上具有由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电极,所述粘着剂层由所述粘着片(专利技术1~12)的粘着剂层构成(专利技术13)。
[0022]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复弯曲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反复弯曲层叠构件(专利技术13)(专利技术14)。专利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粘着片、反复弯曲层叠构件及反复弯曲器件,在反复弯曲时耐弯曲性优异且能够有效防止或抑制迁移。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粘着片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反复弯曲层叠构件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反复弯曲器件的剖面图。图4为用于说明动态弯曲试验的说明图(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粘着片;11:粘着剂层;12a、12b:剥离片;2:反复弯曲层叠构件;21:第一弯曲性构件;22:第二弯曲性构件;3:反复弯曲器件;31:覆膜;32:第一粘着剂层;33:偏振膜;34:第二粘着剂层;35:触控传感膜(touch sensor film);36:第三粘着剂层;37:有机EL元件;38:第四粘着剂层;39:TFT基板;S:试验片;P:保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粘着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粘着片具有用于贴合构成反复弯曲器件的一个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的粘着剂层。上述粘着剂层由含有防锈剂的粘着剂构成。此外,上述粘着剂层在进行了将其投入至60℃、90%RH的湿热环境下24小时的试验时的、以下述式(1)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着片,其具有用于贴合构成反复弯曲器件的一个弯曲性构件与另一弯曲性构件的粘着剂层,所述粘着片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含有防锈剂,所述粘着剂层在进行了将其投入至60℃、90%RH的湿热环境下24小时的试验时的、以下述式(1)表示的吸水率为0.5%以下,吸水率(%)={(试验后质量-试验前质量)/试验前质量}
×
100
···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在

20℃下的储能模量G

(

20)为0.01MPa以上且10MPa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在23℃下的储能模量G

(23)为0.01MPa以上且0.5MPa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在50℃下的储能模量G

(50)为0.001MPa以上且0.2MPa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的凝胶分率为40%以上且100%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中的所述防锈剂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结加高桥洋一浦川广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