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排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44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绕线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排线模具,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引导部件,第一引导部件上形成有供转子绕线柱进入的空间,第一引导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向转子绕线柱倾斜靠近的第一引导面;通过引导部件上的第一引导面的设置,引导部件上的铜线线圈能多圈并排的向绕线柱方向作收缩移动,使铜线线圈均匀的排列在绕线柱上。使铜线线圈均匀的排列在绕线柱上。使铜线线圈均匀的排列在绕线柱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排线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绕线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引导排线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由定子与转子构成,在生产中,需要使用绕线机在定子上绕制相应的感应线圈。普通绕线机,在自动排线的情况下,由于绕线机构旋转速度快,绕出的线圈很容易集中在一处,线包松散不紧密,而线与线之间会存在叠绕现象,线圈内部易形成电位差,从而影响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成品电机的功率不稳定。因此,在生产对线圈要求高的电机时,如压缩机用电机,则必须保证线圈排线的整齐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排线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排线的情况下,由于绕线机构旋转速度快,绕出的线圈很容易集中在一处,线包松散不紧密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排线模具,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引导部件,第一引导部件上形成有供转子绕线柱进入的空间,第一引导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向转子绕线柱倾斜靠近的第一引导面。
[0005]进一步,第一引导部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安装座上的两个第一模具,第一引导面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模具上。
[0006]进一步,安装座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线,第一模具活动式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模具可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
[0007]进一步,安装座相对开设有第一容纳孔,第一容纳孔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连接安装座与第一模具。
[0008]进一步,第一旋转轴线平行于转子轴线。
[0009]进一步,第一旋转轴线垂直于转子轴线。
[0010]进一步,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引导部件,第二引导部件垂直于第一引导部件,第二引导部件与第一引导部件共同形成有供转子绕线柱进入的模具口,第二引导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向转子绕线柱倾斜靠近的第二引导面。
[0011]进一步,第二引导部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安装座上的两个第二模具,第二引导面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模具上。
[0012]进一步,安装座上相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线,第二模具活动式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模具可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
[0013]进一步,安装座相对开设有第二容纳孔,第二容纳孔内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连接安装座与第二模具。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引导排线模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引导部件上的第一引导面的设置,引导部件上的铜线线圈能多圈
并排的向绕线柱方向作收缩移动,使铜线线圈均匀的排列在绕线柱上。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引导排线模具与定子位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引导排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引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安装座
ꢀꢀꢀꢀꢀꢀꢀꢀꢀꢀꢀꢀꢀꢀ
2—第一引导部件
ꢀꢀꢀꢀꢀꢀꢀꢀꢀꢀ
21—第一引导面
[0023]22—第一弹性件
ꢀꢀꢀꢀꢀꢀꢀꢀꢀ
3—第一容纳孔
ꢀꢀꢀꢀꢀꢀꢀꢀꢀꢀꢀꢀ
4—第二引导部
[0024]41—第二引导面
ꢀꢀꢀꢀꢀꢀꢀꢀꢀ
42—第二弹性件
ꢀꢀꢀꢀꢀꢀꢀꢀꢀꢀꢀ
5—第二容纳
[0025]6—抵接块
ꢀꢀꢀꢀꢀꢀꢀꢀꢀꢀꢀꢀꢀ
7—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

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5所示,提供一种引导排线模具,包括安装座1,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第一引导部件2,第一引导部件2上形成有供转子绕线柱进入的空
间,绕线时,转子绕线柱伸入空间内,第一引导部件2具有相对设置的向转子绕线柱倾斜靠近的第一引导面21,第一引导面21位于第一引导部件2外壁。
[0031]上述第一引导部件2包括相对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两个第一模具,第一引导面2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模具上。
[0032]引导排线模具可以与外部移动机构连接,移动机构带动引导排线模具移动,绕线时,外部移动机构带动排线模具移动靠近转子,使转子需要绕线的绕线柱位于第一模具之间,随后绕线机绕第一引导部件2旋转将铜线旋转绕设在第一引导部件2外壁上,由于绕线机不断旋转,绕设在第一引导部件2上的铜线线圈具有向内收缩的收缩力,收缩的铜线线圈挤压第一引导面21,由于第一引导面21向转子绕线柱倾斜靠近,铜线线圈在第一引导面21的引导下向转子绕线柱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收缩,最终脱离第一模具收缩在绕线柱上。随着绕线机不断旋转绕线,引导部件上的铜线线圈多圈并排的向绕线柱方向作收缩移动,铜线收缩移动的过程中,外部移动机构带动引导排线模具作匀速移动,使铜线线圈均匀的排列在绕线柱上。
[0033]现有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排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引导部件,第一引导部件上形成有供转子绕线柱进入的空间,第一引导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向转子绕线柱倾斜靠近的第一引导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排线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引导部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安装座上的两个第一模具,第一引导面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模具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排线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座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线,第一模具活动式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模具可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排线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座相对开设有第一容纳孔,第一容纳孔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连接安装座与第一模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排线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轴线平行于转子轴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排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诺元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