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29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2
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涉及。包括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控制器、KM1、KM2;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上设有第一正极触点、第二正极触点以及第一负极触点;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正极触点电连接,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一负极触点电连接,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为KM1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与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正极触点电连接;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为KM2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控制器的第一输出正极与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电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正极与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控制器的第三输出正极与KM2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点电连接。点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储能的基本单位。电池包的性能、使用寿命是储能系统最关键的技术指标。性能基本一致的电池包,尤其是电池包电压差在1%额定电压范围内进行串并联时,在维持电池包的性能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压偏差较大的电池包进行并联时,在并联瞬间形成电气回路,高压电池包放电,低压电池包充电,同时由于电池内阻很低一般几十mΩ,回路电流很大,会造成电池电芯发热、回路原件损坏,容易形成电气事故,降低电池包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很好地实现电池的串并联,降低串并联过程中的电气事故,保持电池包的性能、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包括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控制器、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
[0005]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上设有第一正极触点、第二正极触点以及第一负极触点;
[0006]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正极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一负极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为第一接触器KM1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
[0007]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正极触点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为第二接触器KM2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
[0008]控制器的第一输出正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电连接,
[0009]控制器的第二输出正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
[0010]控制器的第三输出正极与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
[0011]具体的,控制器为BMS电池控制模块。
[0012]具体的,多个电池包并联或串联,且并联或串联后的电池包的总输出正极通过与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电连接;并联或串联后的电池包的总输出负极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负极电连接。
[0013]综上所述,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实现电池包的并联,降低串并联过程中的电气事故,保持电池包的性能、使用寿命,电池包集成了并联控制电力电子电路,通过放电二极管、接触器、采集电压电路、控制器,实现电池包并联的智能控制,保证在电池包并联不发生电气事故,控制并联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电池包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二极管;101第一正极触点;102第二正极触点;103第一负极触点;
[0016]2BMS电池控制模块;201第一输出正极;202第二输出正极;203第三输出正极;
[0017]3多个串联或是并联的电池包;
[0018]401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402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501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502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包括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控制器、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其中控制器为BMS电池控制模块。
[0021]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上设有第一正极触点、第二正极触点以及第一负极触点;
[0022]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正极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一负极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为第一接触器KM1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
[0023]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正极触点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为第二接触器KM2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
[0024]控制器的第一输出正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电连接,
[0025]控制器的第二输出正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
[0026]控制器的第三输出正极与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
[0027]为了能控制多个电池包的电压,所以多个电池包并联或串联,且并联或串联后的电池包的总输出正极通过与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并联或串联后的电池包的总输出负极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负极通过直流母线连接。
[0028]该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0029]从图1中可以看出:
[0030]①
位置的电压为:电池包直流母线电压;
[0031]②
位置的电压为:电池包或母线通过二极管的电压;
[0032]③
位置的电压为:电池包电压;
[0033]控制器检测

以及

位置处的电压,
[0034]当

位置电压>

位置电压时,表示电池包即将并联的母线电压大于电池包自身的电压,则控制器通过直流母线给电池包充电,直到控制器检测到

位置电压和

位置电压偏差在1%范围内,切断充电回路,第一接触器KM1闭合,完成并网连接。
[0035]当

位置电压>

位置电压时,表示电池包即将并联的母线电压小于电池包自身电压。电池包通过BMS控制器控制给母线放电,直到电池包电压与母线电压偏差在1%范围内,切断放电回路,第二接触器KM2闭合,完成并网连接。
[0036]综上所述,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实现电池包的并联,降低串并联过程中的电气事
故,保持电池包的性能、使用寿命,电池包集成了并联控制电力电子电路,通过放电二极管、接触器、采集电压电路、控制器,实现电池包并联的智能控制,保证在电池包并联不发生电气事故,控制并联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电池包的性能。
[0037]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并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控制器、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所述两个对管共阴封装的二极管上设有第一正极触点、第二正极触点以及第一负极触点;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正极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负极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为第一接触器KM1上一对对应的常开触点;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正极触点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以及第二接触器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辉杨宇辉唐进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