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28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包括:框座、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压板活动设于所述框座内,所述压板与所述框座的一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夹持空间的横向距离改变,用于夹持或脱离夹持摩托车的前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柱体、螺杆、定位套和手轮,所述螺柱体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杆活动设于所述定位套内,且与所述螺柱体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伸出所述定位套,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加工工序少,装配更省时省力,无需额外的气源。无需额外的气源。无需额外的气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前轮定位夹持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摩托车已经不再是必需品,一些价格昂贵的高端品牌摩托车已经变成了机车爱好者的奢侈品。基于对摩托车的喜爱,对摩托车举升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多越高。通常在举升过程中,需要将摩托车放至举升机上,前轮用轮夹锁定,然后将举升机升至合适高度进行维修保养,但常用的气动轮夹,需要额外的气源,气动压板的移动速度过快,会对摩托车轮胎造成一定的冲击;机械轮夹又存在结构复杂,组装麻烦的问题。
[0003]因此,为提高锁紧定位轮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今利用螺纹调节的原理,研发一款手动轮夹组件,达到安全锁紧摩托车前轮的目的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气动轮夹和机械轮夹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结构更简单,加工工序少,装配更省时省力,无需额外的气源。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包括:框座、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压板活动设于所述框座内,所述压板与所述框座的一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夹持空间的横向距离改变,用于夹持或脱离夹持摩托车的前轮;
[000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柱体、螺杆、定位套和手轮,所述螺柱体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杆活动设于所述定位套内,且与所述螺柱体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伸出所述定位套,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8]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套转动配合。
[0009]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所述框座呈U型设置。
[0010]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还包括:至少两导向杆,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的中部连接,两所述导向杆分别与所述压板的两端连接,两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滑动配合。
[0011]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还包括:安装板,所述框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用于与举升机固定连接。
[0012]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所述框座包括:挡板和两夹持板,两所述夹持板分别设于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压板活动设于两所述夹持板之间,一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压板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定位套安装于另一所述夹持板上,两所述导向杆分别与另一所述夹持板滑动配合。
[0013]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另一所述夹持板上设有至少两套筒,两所述导向杆分别与两所述套筒滑动配合。
[0014]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所述压板的形状与两所述夹持板的形状相同。
[0015]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两所述夹持板的上部和所述压板的上部均具有弧形面。
[0016]上述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其中,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腰形孔。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8]本技术结构更简单,加工工序少,装配更省时省力,无需额外的气源。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安装于举升机上的结构剖视图;
[0022]附图中:1、框座;2、压板;3、驱动组件;4、夹持空间;5、螺柱体;6、螺杆;7、定位套;8、手轮;9、导向杆;10、安装板;11、举升机;12、挡板;13、夹持板;14、套筒;15、弧形面;16、安装孔;1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安装于举升机上的结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手动轮夹,包括:框座1、压板2和驱动组件3,压板2活动设于框座1内,压板2与框座1的一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4,驱动组件3安装于框座1的另一侧,驱动组件3与压板2传动连接,以使夹持空间4的横向距离改变,用于夹持或脱离夹持摩托车的前轮。
[00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驱动组件3包括:螺柱体5、螺杆6、定位套7和手轮8,螺柱体5与压板2固定连接,定位套7与框座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螺杆6活动设于定位套7内,且与螺柱体5螺纹配合,螺杆6的端部伸出定位套7,手轮8与螺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
[00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螺杆6与定位套7转动配合。
[002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框座1呈U型设置。
[002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摩托车手动轮夹还包括:至少两导向杆9,驱动组件3与压板2的中部连接,两导向杆9分别与压板2的两端连接,两导向杆9与框座1的另一侧滑动配合。
[002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摩托车手动轮夹还包括:安装板10,框座1与安装板10固定连接,安装板10用于与举升机11固定连接。
[0030]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0031]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32]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框座1包括:挡板12和两夹持板13,两夹持板13分别设于挡板12的两侧,压板2活动设于两夹持板13之间,一夹持板13与压板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4,定位套7安装于另一夹持板13上,两导向杆9分别与另一夹持板13滑动配合。
[0033]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另一夹持板13上设有至少两套筒14,两导向杆9分别与两套筒14滑动配合。
[0034]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板2的形状与两夹持板13的形状相同。
[0035]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夹持板13的上部和压板2的上部均具有弧形面15。
[0036]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安装板10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安装孔16,安装孔16为腰形孔。
[0037]本技术首先将螺柱体5和导向杆9安装在压板2上,然后将螺杆6安装在螺柱体5内,并用销轴限位;再将定位套7安装在另一夹持板13上;将导向杆9穿过套筒14、螺柱体5穿过定位套7;最后将手轮8固定安装在螺杆6的端部。这样组装完成的手动轮夹,只需通过旋转手轮8,便可以任意调节压板2与该一夹持板13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各种直径摩托车前轮的夹紧操作,保证摩托车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38]本技术组装完成的摩托车手动轮夹组件,其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通过旋转手轮8带动螺杆6转动,推动螺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手动轮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座、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压板活动设于所述框座内,所述压板与所述框座的一侧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夹持空间的横向距离改变,用于夹持或脱离夹持摩托车的前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柱体、螺杆、定位套和手轮,所述螺柱体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杆活动设于所述定位套内,且与所述螺柱体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伸出所述定位套,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手动轮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套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手动轮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座呈U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手动轮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导向杆,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板的中部连接,两所述导向杆分别与所述压板的两端连接,两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框座的另一侧滑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辉蔡喜林王满祥刘燕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巴兰仕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