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8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筛分组件和分流组件,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组件,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通过设置筛分组件用于对倒入原料时进行搅拌,避免原料中含有较大的颗粒物,较大颗粒物不进行处理,流入到接下来程序会影响到水泥的生产,从而造成水泥的质量不合格,同时也可对加入到内部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得不同的原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通过绞龙可以起到引料推送的作用,使得原料可以均匀下落至箱体内部通过粉碎叶对较大颗粒进行粉碎,不会造成内部堆积使得粉碎效果不好,这样使得水泥生产效果更好。这样使得水泥生产效果更好。这样使得水泥生产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泥生产
,具体为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后会凝固硬化,它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用来与沙、砾(骨料)接合,形成砂浆或混凝土,水泥的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硬化后能够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0003]水泥生产主要是几种原材料的混合,水泥生产过程中会有一个下料装置,现有的下料装置在倒入原材料时经常会有大的颗粒,大颗粒存在会影响到水泥生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具备可以消除原材料中的大颗粒的优点,解决了无法消除原材料中大颗粒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筛分组件和分流组件;
[0008]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组件,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0009]所述筛分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通过轴承与固定框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通过支撑杆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口,所述固定框通过出料管与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二活动杆与第二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从动轮与第三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与粉碎叶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流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转块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箱体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转块,第一转块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用于对第一活动杆进行支撑,避免在使用时第一活动杆会发生不稳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通过第二支架与箱体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二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转块,第二转块通过第二支架与箱体相连接,通过第二支架与第二转块用于对第二活动杆进行支撑。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箱体外侧设置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对外部零件进行保护,避免外部因素触碰损坏。
[0016]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表面开设有百叶窗。
[00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防护罩表面开设百叶窗,通过百叶窗对防护罩防护的零件进行散热,避免热气集结在内部。
[0018]优选的,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出料框,所述出料框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框的一侧通过支撑板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分流组件用于对经过筛分组件的原料进行均匀下料,现有的下料装置在出料时频率不一样,出料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筛分后通过分流组件来控制下料速度,使得水泥的生产质量更好,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会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表面的扇叶转动,第一齿轮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来控制原料的下料速度。
[0020]优选的,所述出料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流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引流板使得原料在下落时可以朝着出料框移动,避免原料堆积在箱体内部。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该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通过设置筛分组件用于对倒入原料时进行搅拌,避免原料中含有较大的颗粒物,较大颗粒物不进行处理,流入到接下来程序会影响到水泥的生产,从而造成水泥的质量不合格,同时也可对加入到内部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得不同的原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通过绞龙可以起到引料推送的作用,使得原料可以均匀下落至箱体内部通过粉碎叶对较大颗粒进行粉碎,不会造成内部堆积使得粉碎效果不好,这样使得水泥生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的出料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一齿轮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装置主体;101、箱体;102、支撑腿;
[0031]2、筛分组件;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转块;203、第一支架;204、固定框;205、绞龙;206、进料口;207、轴承;208、出料管;209、支撑杆;210、第一活动杆;211、第一主动轮;212、第一从动轮;213、第二活动杆;214、第二支架;215、第二转块;216、第二主动轮;217、第二从动轮;218、第三活动杆;219、粉碎叶;220、防护罩;221、百叶窗;
[0032]3、分流组件;301、出料框;302、第二电机;303、支撑板;304、第一齿轮;305、转轴;
306、扇叶;307、第二齿轮;308、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一
[0035]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筛分组件2和分流组件3;
[0036]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筛分组件2,所述箱体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2;
[0037]所述筛分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龙205,所述绞龙205通过轴承207与固定框20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204通过支撑杆209与箱体1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04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口206,所述固定框204通过出料管208与箱体101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机2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10,所述第一活动杆2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211,所述第一主动轮211与第一从动轮21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212通过第二活动杆213与第二主动轮21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216通过第二从动轮217与第三活动杆218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筛分组件(2)和分流组件(3);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筛分组件(2),所述箱体(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2);所述筛分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龙(205),所述绞龙(205)通过轴承(207)与固定框(20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204)通过支撑杆(209)与箱体(1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04)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口(206),所述固定框(204)通过出料管(208)与箱体(101)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机(2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10),所述第一活动杆(2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211),所述第一主动轮(211)与第一从动轮(21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212)通过第二活动杆(213)与第二主动轮(21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216)通过第二从动轮(217)与第三活动杆(218)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218)与粉碎叶(219)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分流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昌荣硂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