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和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803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其中,燃烧器包括第一火盖、分气盘、缓冲部和引火孔,其中,分气盘设于第一火盖的一侧,分气盘与第一火盖形成第一燃气腔。缓冲部位于第一燃气腔内,缓冲部具有缓冲腔。引火孔设于第一火盖上,引火孔通过缓冲腔与第一燃气腔连通。本申请中通过在引火孔和第一燃气腔之间设置缓冲部,通过缓冲部对来自于第一燃气腔的大气流量、高气流速度的可燃气体进行缓冲,从而使得通过引火孔处的可燃气体的流量和流速不会过大,避免高流速大流量的可燃气体造成离焰或脱火,进而确保引火孔处的传火成功率,同时,也不会影响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使得燃气灶产生的烟气可以正常排放,确保燃气灶的正常使用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和燃气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器和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烧器包括中心火盖和位于中心火盖外围的外环火盖,中心火盖可以形成中心火,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中心火传火至外环火盖以形成外环火。
[0003]然而,由于外环火盖上具有引火孔,燃气能够经过引火孔进入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但是当燃气通过引火孔时的气流速度或气流量过大时,会使得传至引火孔处的火焰在燃烧时容易离焰或脱火,难以确保成功传火。
[0004]针对于如何提升传火成功率的问题,现常采用调小具有燃烧器的燃气灶的风门的开度,然而,若将风门的开度调小,则会降低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不利于烟气的排放,直接降低燃气灶的使用性能。
[0005]因此,在不影响燃气灶的其他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提升燃烧器的传火成功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燃烧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灶。
[0009]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第一火盖、分气盘、缓冲部和引火孔,其中,分气盘设于第一火盖的一侧,分气盘与第一火盖形成第一燃气腔。缓冲部位于第一燃气腔内,缓冲部具有缓冲腔。引火孔设于第一火盖上,引火孔通过缓冲腔与第一燃气腔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第一火盖、分气盘、缓冲部和引火孔,分气盘设于第一火盖的一侧,值得说明的是,沿竖直方向,分气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火盖的下方。分气盘与第一火盖相连并形成第一燃气腔,具体地,当第一火盖呈环状时,则第一燃气腔为环形腔。具体地,分气盘具有至少一个分气通道,可燃气体能够沿至少一个分气通道中的一个分气通道输送至第一燃气腔内,以实现第一火盖形成火焰。具体地,可燃气体可以为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气体。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缓冲部,缓冲部位于第一燃气腔内,缓冲部具有缓冲腔,值得说明的是,缓冲腔承载的压力小于第一燃气腔内承载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缓冲部可以自身形成缓冲腔,缓冲部也可以与第一火盖和/或分气盘共同形成缓冲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进一步地,引火孔设在第一火盖上,引火孔通过缓冲腔与第一燃气腔连通。本申请中通过在引火孔和第一燃气腔之间设置缓冲部,通过缓冲部对来自于第一燃气腔的大气流量、高气流速度的可燃气体进行缓冲,从而使得通过引火孔处的可燃气体的流量和流速不会过大,避免高流速大流量的可燃气体造成离焰或脱火,进而确保引火孔处的传火成功率,同时,也不会影响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使得燃气
灶产生的烟气可以正常排放,确保燃气灶的正常使用性能。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缓冲部设于第一火盖和/或分气盘上。缓冲部还包括与缓冲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第一燃气腔连通,出气口与引火孔连通。
[0012]在该设计中,缓冲部位于第一燃气腔内,缓冲部的具体设置位置多样化,缓冲腔的具体构成方式多样化。具体地,缓冲部可以设在第一火盖上,缓冲腔可以由缓冲部和第一火盖的一部分共同配合形成,此时,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同时制得具有缓冲部的第一火盖,降低组装难度和零部件数量,也就是说,此时第一火盖和缓冲部呈一个整体结构。或者,缓冲部可以设在分气盘上,缓冲腔可以由缓冲部和分气盘的一部分共同配合形成,同样的,具有缓冲部的分气盘也能够减小组装难度和零部件数量。或者,缓冲部可以设在分气盘或第一火盖上,缓冲腔可以由缓冲部、分气盘的一部分以及第一火盖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由于第一火盖和分气盘为可拆卸连接,则通过将第一火盖和分气盘组装以形成缓冲腔,即当第一火盖和分气盘相互分离时,缓冲腔可以暴露在外,从而可以便于用户对缓冲腔内部进行清理等。
[0013]进一步地,缓冲部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第一燃气腔连通,出气口与引火孔连通,来自于第一燃气腔的可燃气体经由进气口进入缓冲腔内,缓冲腔内可燃气体再经由出气口传递至引火孔处,可燃气体在引火孔处与火焰接触,从而成功点燃,实现成功传火。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缓冲部和第一火盖的一部分形成缓冲腔;或,缓冲部和分气盘的一部分形成缓冲腔;或,缓冲部、第一火盖的一部分以及分气盘的一部分形成缓冲腔。
[0015]在该设计中,缓冲部位于第一燃气腔内,缓冲部的具体设置位置多样化,缓冲腔的具体构成方式多样化。具体地,缓冲部可以设在第一火盖上,缓冲腔可以由缓冲部和第一火盖的一部分共同配合形成,此时,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同时制得具有缓冲部的第一火盖,降低组装难度和零部件数量,也就是说,此时第一火盖和缓冲部呈一个整体结构。或者,缓冲部可以设在分气盘上,缓冲腔可以由缓冲部和分气盘的一部分共同配合形成,同样的,具有缓冲部的分气盘也能够减小组装难度和零部件数量。或者,缓冲部可以设在分气盘或第一火盖上,缓冲腔可以由缓冲部、分气盘的一部分以及第一火盖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由于第一火盖和分气盘为可拆卸连接,则通过将第一火盖和分气盘组装以形成缓冲腔,即当第一火盖和分气盘相互分离时,缓冲腔可以暴露在外,从而可以便于用户对缓冲腔内部进行清理等。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缓冲部与第一火盖或分气盘为一体式结构。
[0017]在该设计中,缓冲部设于第一火盖上,缓冲部可以与第一火盖形成缓冲腔,或者缓冲部、第一火盖和分气盘形成缓冲腔。通过令缓冲部与第一火盖为一体式结构,由于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缓冲部与第一火盖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以将缓冲部和第一火盖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将缓冲部和第一火盖设计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也能够提高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使得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同样地,当缓冲部设于分气盘上时,则缓冲部可以与分气盘形成缓冲腔,缓冲部也可以与分气盘、第一火盖三者共同形成缓冲腔,当缓冲部与分气盘为一体式结构时,有益效果同上,不再赘述。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引火孔包括相背的第一引火口和第二引火口,第一引火口相较于第二引火口靠近缓冲腔,第二引火口相较于第一引火口远离分气盘。
[0019]在该设计中,引火孔包括相背的第一引火口和第二引火口,第一引火口相较于第二引火口而言,靠近缓冲腔设置,可燃气体自缓冲腔中,经由出气口、第一引火口进入引火孔的内部。值得说明的是,引火孔呈长条状。第二引火口与外部连通,火焰会在第二引火口处于可燃气体相遇,从而实现传火成功。进一步地,第二引火口相较于第一引火口远离分气盘,也就是说,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引火口位于第一引火口的上方,即引火孔自身形成的通道相较于水平面而言,倾斜向上延伸,则可燃气体需要倾斜向上输送,在引火孔内部流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对气流量、气流速进行控制,使得可燃气体到达第二引火口处不会影响火焰,避免离焰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火盖;分气盘,设于所述第一火盖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火盖形成第一燃气腔;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燃气腔内,所述缓冲部具有缓冲腔;引火孔,设于所述第一火盖上,所述引火孔通过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第一燃气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第一火盖和/或所述分气盘上;所述缓冲部还包括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燃气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引火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和所述第一火盖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缓冲腔;或所述缓冲部和所述分气盘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缓冲腔;或所述缓冲部、所述第一火盖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分气盘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缓冲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火盖或所述分气盘为一体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孔包括相背的第一引火口和第二引火口,所述第一引火口相较于所述第二引火口靠近所述缓冲腔,所述第二引火口相较于所述第一引火口远离所述分气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包括:第一盖体;第一侧盖体,设于所述第一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中心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盖体朝向所述分气盘延伸,所述引火孔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侧盖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还包括:第二侧盖体,相对所述第一侧盖体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第二侧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一侧盖体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会宾张炳卫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