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76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包括:呈L型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靠近第一固定板的尾部处设有第一孔,在靠近第二固定板的尾部处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上方固定与第二孔同轴的螺母;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孔后尾端旋入尾筒顶丝孔中,使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与尾筒连为一体,第二螺栓旋入螺母后尾端作用于缸体表面,通过施加紧力精确调整尾筒偏移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尾筒迁移量调整,降低反复作业,从而有效提升尾筒找中心的检修效率。升尾筒找中心的检修效率。升尾筒找中心的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气轮机以其占地小、启停快、环保等诸多优势在国内广泛应用,目前,国内燃气轮机的主要装机量由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世界三大动力厂商所占据。
[0003]尾筒找中心工艺,即将尾筒端部及尾部进行调整,使得尾筒中心与火焰中心保持一致,提升燃机运行热效率。目前,尾筒找中过程中,对尾筒尾部的调整的方法为使用手拉葫芦牵引拖拽,从而使得中心数据符合要求。
[0004]传统使用倒链调整尾筒根部偏移量,时常会造成牵引不足或者牵引过多的情况,且使用刚性调整容易造成尾筒根部过量偏移,从而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其应用于三菱M701F型燃气轮机检修中的尾筒找中心,可以有效提升尾筒找中心的检修效率。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包括:呈L型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0007]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尾部处设有第一孔,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尾部处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上方固定与所述第二孔同轴的螺母。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孔后尾端旋入尾筒顶丝孔中,使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与尾筒连为一体,第二螺栓旋入所述螺母后尾端作用于缸体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不锈钢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宽高分别为150m
×
50mm
×
3mm,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宽高分别为100mm
×
50mm
×
3mm,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宽边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设置在远离焊接处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尾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为9mm且设置在距所述第一固定板尾端10mm的居中位置,所述第二孔的直径为17mm且设置在距所述第二固定板尾端20mm的居中位置,所述螺母为M16螺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尾筒迁移量调整,降低反复作业,从而有效提升尾筒找中心的检修效率;同时,本技术的装置可取代倒链野蛮拖拽的调整方式,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一孔;4、螺母;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尾筒;8、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三菱M701F型燃气轮机的尾筒找中心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其中,
[0021]本技术的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呈L型固定连接,优选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为不锈钢板,进一步优选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焊接固定。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固定板1的长宽高分别为150m
×
50mm
×
3mm,第二固定板2的长宽高分别为100mm
×
50mm
×
3mm,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的宽边焊接固定。
[0022]本技术在靠近第一固定板1的尾部处设有第一孔3,该尾部为与焊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孔的直径为9mm且设置在距第一固定板1尾端10mm的居中位置。
[0023]本技术在靠近第二固定板2的尾部处设有第二孔(图中未示出),该尾部为与焊接端相对的另一端,第二孔上方固定与第二孔同轴的螺母4。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孔的直径为17mm且设置在距第二固定板2尾端20mm的居中位置,螺母4为M16螺母且焊接固定在第二孔上方。
[0024]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尾筒找中心装置使用时,将第一螺栓5穿过第一孔3后尾端旋入尾筒7的顶丝孔中,使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与尾筒7连为一体;第二螺栓6旋入螺母4后尾端作用于缸体8的表面,进而可通过施加紧力精确调整尾筒偏移量。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螺栓5为M8螺栓,第二螺栓6为M16螺栓。
[0025]本技术的优点为:
[0026]本技术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尾筒迁移量调整,相对使用倒链调整,可以将调整精度达到毫米以内,降低反复作业,从而有效提升尾筒找中心的检修效率;同时,本技术的装置可取代倒链野蛮拖拽的调整方式,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损坏风险。
[002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L型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尾部处设有第一孔,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尾部处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上方固定与所述第二孔同轴的螺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孔后尾端旋入尾筒顶丝孔中,使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与尾筒连为一体,第二螺栓旋入所述螺母后尾端作用于缸体表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不锈钢板。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尾筒找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默南补连张燕滨王旭李晓彬冷刘喜席斌杨环宇朱庆涛崔立永徐宗利陆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丰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