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55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的上方布置有辅助接触线且二者通过多个并沟线夹固定,从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至汇流排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并沟线夹的间距逐渐减小;隧道内固定有刚柔过渡汇流排,辅助接触线与刚柔过渡汇流排电连接,刚柔过渡汇流排下侧夹装有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刚柔过渡汇流排的上侧开设有多个凹槽,从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至汇流排的方向上,凹槽的槽深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次过渡,即辅助接触线和刚柔过渡汇流排,该设置能够实现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的衔接,确保受电弓的平滑过渡,降低受电弓在通过该过渡装置时的冲击,提高受电弓的受流质量,延长受电弓的使用寿命。弓的使用寿命。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供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的过渡是整个高速铁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刚性接触网与柔性接触网的切换将面临:受电弓工作高度变化、接触网弹性变化、隧道口风压变化等诸多苛刻的条件,现有刚柔多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锚段关节过渡的形式,受电弓通过刚性接触网与柔性接触网的登高点实现过渡。柔性接触网有抬升,刚性接触网几乎无抬升,该过渡方式对受电弓的冲击比较大,适用于低速运行。二是切槽原件过渡方式,即刚柔过渡汇流排,该方式降低了汇流排的刚性,提高过渡平滑性。适应速度比锚段关节方式有提高。但是切槽原件由于其自身刚性依然远高于柔性悬挂,因此对高速通行的受电弓其弓网特性改善有局限性。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安装在柔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的连接处,柔性接触网包括承力索以及通过拉线悬挂在所述承力索下方的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刚性接触网包括固定在隧道内顶部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下侧夹装并电连接有刚性接触网用接触线,所述承力索靠近所述隧道的一端与所述隧道的内壁固定,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靠近所述隧道的一端与所述隧道的内壁固定;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的上方平行布置有一条辅助接触线,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和所述辅助接触线通过多个并沟线夹固定,多个所述并沟线夹沿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从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至所述汇流排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并沟线夹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隧道内顶部固定有一个刚柔过渡汇流排,所述辅助接触线与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电连接,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下侧夹装并电连接有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所述汇流排和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的上侧开设有多个凹槽,从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至所述汇流排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凹槽的槽深逐渐减小;所述刚性接触网用接触线和与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位置对应的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布置在同一水平面。
[000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两次过渡,即辅助接触线和刚柔过渡汇流排,该设置能够实现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的衔接,确保受电弓的平滑过渡,降低受电弓在通过该过渡装置时的冲击,减少拉弧,提高受电弓的受流质量,延长受电弓的使用寿命。
[0008]优选的,还包括电连接线,所述承力索和所述辅助接触线通过所述电连接线电性连接。该设置确保承力索和辅助接触线能够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连接线设置有两条。该设置确保承力索和辅助接触线能够可靠地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的总体长度为6米,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该设置确保刚柔过渡汇流排具备较好的刚柔过渡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是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6是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中刚柔过渡汇流排的轴测图;
[0018]图7是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中刚柔过渡汇流排的主视图。
[0019]在图中:
[0020]1为承力索、2为拉线、3为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4为汇流排、5为刚性接触网用接触线、6为隧道、7为辅助接触线、8为并沟线夹、9为刚柔过渡汇流排、90为凹槽、10为导线、11为电连接线、12为悬臂支撑装置、13为拉力型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两次过渡,即辅助接触线7和刚柔过渡汇流排9,该设置能够实现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的衔接,确保受电弓的平滑过渡,降低受电弓在通过该过渡装置时的冲击,减少拉弧,提高受电弓的受流质量,延长受电弓的使用寿命。上述结构简单可靠,通过调整并沟线夹8的个数和间距,实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与辅助接触线7组成的整体结构的弹性的线性变化,以适应各种速度运行需求;通过设置导线10和电连接线11,该设置确保汇流排4和刚柔过渡汇流能够可靠地电连接,承力索1和辅助接触线7也能够可靠地电连接,提高过渡装置的稳定性。
[0023]实施例
[0024]参见附图1

7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安装在柔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的连接处,柔性接触网包括承力索1以及通过拉线2悬挂在承力索1下方的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刚性接触网包括通过悬臂支撑装置12固定在隧道6内顶部的汇流排4,汇流排4下侧夹装并电连接有刚性接触网用接触线5,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和刚性接触网用接触线5外径相同;
[0025]承力索1靠近隧道6的一端与隧道6的内壁固定且二者之间串接有拉力型绝缘子13,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靠近隧道6的一端与隧道6的内壁固定且二者之间串接有拉力型绝缘子13,设置拉力型绝缘子13的目的是确保承力索1和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与隧道6内壁绝缘;
[0026]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的上方平行布置有一条辅助接触线7,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和辅助接触线7通过多个并沟线夹8固定,多个并沟线夹8沿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从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至汇流排4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并沟线夹8的间距逐渐减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辅助接触线7的长度取决于列车行驶速度,列车行驶速度越高,辅助接触线7越长;
[0027]隧道6内顶部固定有一个刚柔过渡汇流排9,辅助接触线7靠近隧道6的一端与刚柔过渡汇流排9的端部电连接,刚柔过渡汇流排9下侧夹装并电连接有柔性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用刚柔过渡装置,安装在柔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的连接处,柔性接触网包括承力索(1)以及通过拉线(2)悬挂在所述承力索(1)下方的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刚性接触网包括固定在隧道(6)内顶部的汇流排(4),所述汇流排(4)下侧夹装并电连接有刚性接触网用接触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索(1)靠近所述隧道(6)的一端与所述隧道(6)的内壁固定,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靠近所述隧道(6)的一端与所述隧道(6)的内壁固定;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的上方平行布置有一条辅助接触线(7),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和所述辅助接触线(7)通过多个并沟线夹(8)固定,多个所述并沟线夹(8)沿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从所述柔性接触网用接触线(3)至所述汇流排(4)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并沟线夹(8)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隧道(6)内顶部固定有一个刚柔过渡汇流排(9),所述辅助接触线(7)与所述刚柔过渡汇流排(9)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云于鑫程泽华王冰潘利科王立乾王忻王文斌魏志恒吴宗臻李晔刘力戴源廷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