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49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9
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包括洞顶托接结构、侧部原砖回砌和洞底砂浆层;顶部托接结构包括连接条板、托接条板、钢网片和洞顶砂浆层;连接条板设在洞口上方的墙体两侧,两块连接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托接条板设在两块连接条板的底部;托接条板的纵向切面呈L形,托接条板的竖板段顶边与连接条板的底边焊接连接,托接条板的横板段中部托接在洞口顶部的墙体底部;托接条板的横板段端部嵌在洞口顶部两侧的墙体中;托接条板之间连接有缀条;钢网片的纵向切面呈U形,布置在两块连接条板和两块托接条板的外侧;洞顶砂浆层包裹在钢网片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最大限度的保存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对老墙上门窗的尺寸及数量进行改善的技术问题。行改善的技术问题。行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某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的外立面为窑砖清水墙体,由于老墙上的门窗采光等功能已经不满足现在使用要求,需要在最大限度的保存该建筑的原貌前提下,对门窗的尺寸及数量进行改善。以揭示与弘扬其建筑文化的历史信息,保存原真性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其历史、人文、艺术价值的彰显。通过外立面全面整体修复,使该建筑修旧如故,延年益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要解决在最大限度的保存建筑的原貌前提下,对老墙上的门窗的尺寸及数量进行改善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设置在洞口的四周;包括有洞顶托接结构、侧部原砖回砌和洞底砂浆层;所述顶部托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条板、托接条板、钢网片和洞顶砂浆层;所述连接条板有两块,分别水平设置在洞口上方的墙体两侧,并且两块连接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条板的两端分别超出洞口的两侧,连接条板的底部与洞口的顶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托接条板有两块,分别设置在两块连接条板的底部;所述托接条板的纵向切面呈L形,并且托接条板的竖板段顶边与连接条板的底边之间焊接连接,托接条板的横板段中部托接在洞口顶部的墙体底部;所述托接条板的横板段端部嵌在洞口顶部两侧的墙体中;在两块托接条板的横板段之间、沿横向平行间隔连接有缀条;所述钢网片的纵向切面呈U形,布置在两块连接条板和两块托接条板的外侧;所述洞顶砂浆层包裹在钢网片外。
[0006]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栓有一组,沿横向间隔设置,相邻对拉螺栓之间的间距为450mm~500mm。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条板的端部超出洞口对应一侧长度为不小于500mm。
[0008]优选的,所述托接条板与墙体之间灌注有结构胶;所述连接条板与墙体之间灌注有结构胶。
[0009]优选的,所述托接条板和连接条板的外表面分别涂刷有界面环氧剂。
[0010]优选的,所述洞口两侧的竖边分别为马牙搓结构;所述侧部原砖回砌为墙体原砖砌筑而成,侧部原砖回砌靠近墙体的一侧为马牙搓结构;所述侧部原砖回砌的马牙搓结构与洞口侧部的马牙搓结构相适应;所述侧部原砖回砌远离墙体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洞口开设在老砖墙上,并且在洞口设置洞顶托接结构,在洞口两
侧采用原砖进行回砌,这种结构的设计即增加了老房的采光等功能,而且还保存了该建筑的原貌,解决了在最大限度的保存建筑的原貌前提下,对老墙上的门窗的尺寸及数量进行改善的技术问题。
[0013]2、本技术在洞顶托接结构中设置连接条板和托接条板,将连接条板夹持在墙体的内外两侧,并且采用对拉螺栓连接;同时,将托接条板托接在洞口上方的墙体底部,托接条板与连接条板焊接连接;从而对洞口顶部的墙体进行了加固;另外,本申请在托接条板和连接条板的外侧设置洞顶砂浆层,即对托接条板和连接条板进行了保护,又使洞口顶部的墙体最大限度的与原墙体相一致,保存了该建筑的原貌。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门窗洞口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

A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洞口、2-侧部原砖回砌、3-洞底砂浆层、4-连接条板、5-托接条板、6-墙体、7-钢网片、8-洞顶砂浆层、9-缀条、10-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2所示,这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设置在洞口1的四周;包括有洞顶托接结构、侧部原砖回砌2和洞底砂浆层3;所述顶部托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条板4、托接条板5、钢网片7和洞顶砂浆层8;所述连接条板4有两块,分别水平设置在洞口1上方的墙体6两侧,并且两块连接条板4之间通过对拉螺栓10连接;所述连接条板4的两端分别超出洞口1的两侧,连接条板4的底部与洞口1的顶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托接条板5有两块,分别设置在两块连接条板4的底部;所述托接条板5的纵向切面呈L形,并且托接条板5的竖板段顶边与连接条板4的底边之间焊接连接,托接条板5的横板段中部托接在洞口1顶部的墙体6底部;所述托接条板5的横板段端部嵌在洞口1顶部两侧的墙体6中;在两块托接条板5的横板段之间、沿横向平行间隔连接有缀条9;所述钢网片7的纵向切面呈U形,布置在两块连接条板4和两块托接条板5的外侧;所述洞顶砂浆层8包裹在钢网片7外。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拉螺栓10有一组,沿横向间隔设置,相邻对拉螺栓10之间的间距为450mm~500mm。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条板4的端部超出洞口1对应一侧长度为不小于500mm。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接条板5与墙体6之间灌注有结构胶;所述连接条板4与墙体6之间灌注有结构胶。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接条板5和连接条板4的外表面分别涂刷有界面环氧剂。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洞口1两侧的竖边分别为马牙搓结构;所述侧部原砖回砌2为墙体原砖砌筑而成,侧部原砖回砌2靠近墙体6的一侧为马牙搓结构;所述侧部原砖回砌2的马牙搓结构与洞口1侧部的马牙搓结构相适应;所述侧部原砖回砌2远离墙体6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0024]本实施例中,相邻缀条9之间的间距为不大于500mm。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条板4为钢板制成,且钢板的宽度不小于100mm;所述托接条
板5为角钢制成,角钢的宽度不小于100mm。
[0026]本实施例中,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的施工顺序。
[0027]步骤一,凿设计的角钢位置的墙体6的抹灰层。
[0028]步骤二,剔除洞口1上部墙体6一侧的水平缝砂浆,吹净灰粉。
[0029]步骤三,在墙体6与角钢的结合面涂刷界面剂,缝内填塞聚合物后砂浆后嵌入角钢,角钢的竖板段顶边与连接条板4焊接连接。
[0030]步骤四,按照上述步骤安装另一侧的角钢。
[0031]步骤五,两侧的连接条板4采用对拉螺栓10连接。
[0032]步骤六,在托接条板5与墙体6之间灌注,连接条板4与墙体6之间灌注结构胶。
[0033]步骤七,拆除洞口1处的砌体。
[0034]步骤八,洞口1两侧的竖边采用原砖回砌补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设于老砖墙上的门窗洞口结构,设置在洞口(1)的四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洞顶托接结构、侧部原砖回砌(2)和洞底砂浆层(3);所述洞顶托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条板(4)、托接条板(5)、钢网片(7)和洞顶砂浆层(8);所述连接条板(4)有两块,分别水平设置在洞口(1)上方的墙体(6)两侧,并且两块连接条板(4)之间通过对拉螺栓(10)连接;所述连接条板(4)的两端分别超出洞口(1)的两侧,连接条板(4)的底部与洞口(1)的顶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托接条板(5)有两块,分别设置在两块连接条板(4)的底部;所述托接条板(5)的纵向切面呈L形,并且托接条板(5)的竖板段顶边与连接条板(4)的底边之间焊接连接,托接条板(5)的横板段中部托接在洞口(1)顶部的墙体(6)底部;所述托接条板(5)的横板段端部嵌在洞口(1)顶部两侧的墙体(6)中;在两块托接条板(5)的横板段之间、沿横向平行间隔连接有缀条(9);所述钢网片(7)的纵向切面呈U形,布置在两块连接条板(4)和两块托接条板(5)的外侧;所述洞顶砂浆层(8)包裹在钢网片(7)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兵梁添杨斌戴君宝李拓姜满华唐杰刘士祥刘继涛贺威尹小宇李成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