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39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包括接收设备主体,所述接收设备主体顶端的一侧铰接显示面板,所述接收设备主体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接收设备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设有隐藏式把手,所述隐藏式把手的正面开设有拉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的一侧与隐藏式把手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隐藏式把手,在使用时,将隐藏式把手嵌设至凹槽的内部,在携带时,通过拉槽将隐藏式把手拉出,便于无人机接收设备的携带。携带。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涉及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及与其配套的通信站、起飞(发射)回收装置以及无人机的运输、储存和检测装置等的统称,事实上,无人机要完成任务,除需要飞机及其携带的任务设备外,还需要有地面控制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维护设备,以及指挥控制和必要的操作、维护人员等,较大型的无人机还需要专门的发射/回收装置。所以说,完整意义上的无人机应称为无人机系统。
[0003]目前的无人机接收设备主要为地面站,地面站在进行无人机信号接收时,需要人工进行搭建固定台架进行支撑作业,同时因地面站较大,目前主要通过放置入工具箱中进行携带,携带不便,影响无人机接收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无人机接收设备主要为地面站,地面站在进行无人机信号接收时,需要人工进行搭建固定台架进行支撑作业,同时因地面站较大,目前主要通过放置入工具箱中进行携带,携带不便,影响无人机接收设备使用的便捷性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包括接收设备主体,所述接收设备主体顶端的一侧铰接显示面板,所述接收设备主体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接收设备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设有隐藏式把手,所述隐藏式把手的正面开设有拉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的一侧与隐藏式把手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滑块穿插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套设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滑块的边侧固定连接,所述接收设备主体的底端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底的四个边角处均转动连接有套筒,四个所述套筒的内部均套设连接有套杆,四个所述套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套杆与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设置的隐藏式把手,在使用时,将隐藏式把手嵌设至凹槽的内部,在携带时,通过拉槽将隐藏式把手拉出,便于无人机接收设备的携带。
[0006]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中,所述接收设备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数据接口。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与接收设备主体的连接。
[0007]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中,所述显示面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柱,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卡柱的一端与限位孔穿插连接。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卡柱与限位孔嵌设,便于将显示面板固定。
[0008]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中,所述卡柱端头处的尺寸与限位孔内径相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降低连接处的缝隙。
[0009]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中,所述接收设备主体与显示面板的连接处贴设有密封条。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0010]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中,所述卡块的长度与矩形槽的深度相匹配。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确保卡块嵌设至矩形槽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的优点为:
[0012]1、通过设置的隐藏式把手,在使用时,将隐藏式把手嵌设至凹槽的内部,在携带时,通过拉槽将隐藏式把手拉出,便于无人机接收设备的携带。
[0013]2、通过安装槽底端四个边角转动的套筒,通过套筒内部套设的套杆,套杆底端设有的支撑块,套杆与套筒之间通过固定旋钮进行固定,便于在使用时,方便接收设备主体在使用时进行支撑,提高接收设备主体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的隐藏式把手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的套筒与套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1、接收设备主体;2、矩形槽;3、控制按钮;4、显示面板;5、卡块;6、数据接口;7、凹槽;8、拉槽;9、隐藏式把手;10、限位槽;11、复位弹簧;12、限位杆;13、限位滑块;14、安装槽;15、套筒;16、套杆;17、支撑块;18、固定旋钮;19、空腔;20、挤压弹簧;21、卡柱;22、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包括接收设备主体1,接收设备主体1顶端的一侧铰接显示面板4,接收设备主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2,矩形槽2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3,接收设备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内部嵌设有隐藏式把手9,隐藏式把手9的正面开设有拉槽8,凹槽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0,两个限位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3,两个限位滑块13的一侧与隐藏式把手9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槽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与限位滑块13穿插连接,限位杆12的一端套设连接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限位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限位滑块13的边侧固定连接,接收设备主体1的底端开设安装槽14,安装槽14槽底的四个边角处均转动连接有套筒15,四个套筒15的内部均套设连接有套杆16,四个套杆1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7,套杆16与套筒15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18。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接收设备主
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数据接口6,显示面板4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卡块5,卡块5的一侧开设有空腔19,空腔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20,挤压弹簧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柱21,矩形槽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22,卡柱21的一端与限位孔22穿插连接,卡柱21端头处的尺寸与限位孔22内径相同,接收设备主体1与显示面板4的连接处贴设有密封条,卡块5的长度与矩形槽2的深度相匹配。
[0022]具体实施,在使用该便携式级无人机接收设备时,首先人为的转动套筒15,使套筒15与接收设备主体1之间形成90
°
夹角,接着人为的向外拉动套杆16,并通过固定旋钮18对套杆16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对接收设备主体1进行支撑使用,当不使用时,人为的将套筒15折叠至安装槽14内部,人为的通过拉槽8将隐藏式把手9拉出凹槽7外,通过隐藏式把手9方便接收设备主体1的携带。
[002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接收设备,包括接收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主体(1)顶端的一侧铰接显示面板(4),所述接收设备主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2),所述矩形槽(2)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3),所述接收设备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部嵌设有隐藏式把手(9),所述隐藏式把手(9)的正面开设有拉槽(8),所述凹槽(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0),两个所述限位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3),两个所述限位滑块(13)的一侧与隐藏式把手(9)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槽(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与限位滑块(13)穿插连接,所述限位杆(12)的一端套设连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限位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限位滑块(13)的边侧固定连接,所述接收设备主体(1)的底端开设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槽底的四个边角处均转动连接有套筒(15),四个所述套筒(15)的内部均套设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蓝欣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