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37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属于电缆生产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风机对氮气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果差,容易造成绝缘线芯偏心过大的问题。本申请中,氮气中间冷却组件包括氮气循环冷却管道和冷却循环水管;氮气循环冷却管道,氮气循环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氮气循环冷却管道包括若干U型段和若干直线段,氮气循环冷却管道由U型段和直线段组成连通的回型管道;氮气循环冷却管道插接于冷却循环水管内并与冷却循环水管共轴设置;所述冷却循环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提高冷却效果,保证线缆质量,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属于电缆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悬链式交联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热的绝缘通过三层共挤机头并包裹在导体上,形成三层结构的绝缘层,在进入硫化管时,由于绝缘仍处于热熔融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交联,其粘度都比较低而易于流动,特别在伸缩管和第一段硫化管这段位置,绝缘由于重力作用会产生下垂现象而破坏绝缘线芯的圆整度和偏心,而且越是电压等级高的电缆绝缘线芯厚度越厚,其下垂的形状越明显。而通常采用的前后牵引同步旋转、TROSS工艺等方法(TROSS工艺即带有氮气循环系统的工艺方法),可以改善上述问题,但仍然有待提高。氮气循环系统配有氮气冷却风机等装置,氮气既用于加热区做交联保护媒体,又用于冷却区为冷却媒质。但是,使用冷却风机对氮气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果差,容易造成绝缘线芯偏心过大;氮气的冷却速度慢,生产速度过慢,生产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氮气的冷却效果较低,在高速生产时,不能有效的对线芯进行降温,线芯温度过高经过回转轮时容易造成线芯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提高冷却效果,保证线缆质量,提高生产力。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包括氮气循环系统、冷却室、热交换器,氮气循环系统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冷却室,氮气循环系统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管,冷却管设在热交换器内,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氮气循环系统和冷却室;所述氮气循环系统与冷却室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冷却室与冷却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冷却室与氮气循环系统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分别设置有氮气中间冷却组件;所述氮气中间冷却组件包括氮气循环冷却管道和冷却循环水管;氮气循环冷却管道,氮气循环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氮气循环冷却管道包括若干U型段和若干直线段,氮气循环冷却管道由U型段和直线段组成连通的回型管道;氮气循环冷却管道插接于冷却循环水管内并与冷却循环水管共轴设置;所述冷却循环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
[0005]优化的,上述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冷却循环水管包括若干循环水管段,循环水管段为两端封闭的圆柱形套筒,每个直线段上均套接有一个循环水管段,循环水管段的内壁与直线段的外壁围成一个环形的内部腔体,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之间连通。
[0006]优化的,上述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连通。
[0007]优化的,上述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之间的连通管位于循环水管段的端部,冷却循环水管通过循环水管段和连通管连通为回型的连通管道。
[0008]优化的,上述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氮气循环冷却管道、冷却循环水管均为焊接的不锈钢管道。
[0009]优化的,上述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氮气循环冷却管道的U型段至少为五个,直线段的数量与U型段配合设置。
[0010]优化的,上述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氮气循环冷却管道的氮气输送方向与冷却循环水管内冷却水输送方向同向设置。
[0011]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氮气循环风机降温的前提下,对氮气循环冷却管道外加冷却循环水管包覆来更有效的对氮气进行降温,这样能更有效的对氮气进行降温(在单纯的冷却风机降温基础上再降低十五至二十摄氏度),从而保证线缆质量;提高生产力;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的氮气中间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
[0016]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包括氮气循环系统3、冷却室4、热交换器6,氮气循环系统3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冷却室4,氮气循环系统3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管5,冷却管5设在热交换器6内,冷却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氮气循环系统3和冷却室4;所述氮气循环系统3与冷却室4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冷却室4与冷却管5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冷却室4与氮气循环系统3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分别设置有氮气中间冷却组件7;所述氮气中间冷却组件7包括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和冷却循环水管2;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包括若干U型段1

1和若干直线段1

2,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由U型段1

1和直线段1

2组成连通的回型管道;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插接于冷却循环水管2内并与冷却循环水管2共轴设置;所述冷却循环水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
[0017]本申请中,在氮气循环系统3、冷却室4、热交换器6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氮气中间冷却组件7,冷却用氮气流经氮气中间冷却组件7的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使用冷却循环水管2包裹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在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内通入氮气并开始工作的过程中,向冷却循环水管2内通入冷却水,对氮气进行冷却,降低氮气的温度,从而提高氮气的冷却效果,能有效的对线芯进行降温,可以有效的控制线缆成型的偏心量,并减少线芯的变形量,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可以提高线缆的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0018]冷却循环水管2包括若干循环水管段2

1,循环水管段2

1为两端封闭的圆柱形套筒,每个直线段1

2上均套接有一个循环水管段2

1,循环水管段2

1的内壁与直线段1

2的外壁围成一个环形的内部腔体,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2

1之间连通。
[0019]本申请中,冷却循环水管2使用直管状的循环水管段2

1组成。如果在U型段1

1也包裹套管,不仅结构复杂,并且由于水流的冲击会造成U型段1

1外包裹的套管震动,但是如
果在U型段1

1外表面与其包裹套管之间设置支撑结构,不仅加工复杂,而且会增加水流的阻力,影响冷却水的流动性。所以本申请中仅在直线段1

2设置循环水管段2

1。
[0020]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2

1之间设置有连通管2

2,连通管2

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2

1连通。相邻的两个循环水管段2

1之间的连通管2

2位于循环水管段2

1的端部,冷却循环水管2通过循环水管段2

1和连通管2

2连通为回型的连通管道。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包括氮气循环系统(3)、冷却室(4)、热交换器(6),氮气循环系统(3)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冷却室(4),氮气循环系统(3)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管(5),冷却管(5)设在热交换器(6)内,冷却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氮气循环系统(3)和冷却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循环系统(3)与冷却室(4)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冷却室(4)与冷却管(5)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冷却室(4)与氮气循环系统(3)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段分别设置有氮气中间冷却组件(7);所述氮气中间冷却组件(7)包括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和冷却循环水管(2);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包括若干U型段(1

1)和若干直线段(1

2),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由U型段(1

1)和直线段(1

2)组成连通的回型管道;氮气循环冷却管道(1)插接于冷却循环水管(2)内并与冷却循环水管(2)共轴设置;所述冷却循环水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链线氮气冷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水管(2)包括若干循环水管段(2

1),循环水管段(2

1)为两端封闭的圆柱形套筒,每个直线段(1

2)上均套接有一个循环水管段(2

1),循环水管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尊李光珠张专鲁明发苏迎亮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汉缆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