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及气体充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33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及气体充气系统,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充气单元、气体排空单元、压力监测单元和重力监测单元。其中,第一支撑单元设置于水平面;第二支撑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的一侧;充气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并分别与第一气瓶、若干第二气瓶进行可拆卸连接;气体排空单元与充气单元连接;压力监测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重力监测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的底部。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气体排空单元,防止第一气瓶和若干第二气瓶充气时被杂质影响;通过设置压力监测单元和重力监测单元,通过压力和重力双重校准,在混合气体进行批量充气的同时,保证第一气瓶、若干第二气瓶的内部气体配比精度。气体配比精度。气体配比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及气体充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用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及气体充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行业对混合气的使用量逐步增加、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大部分企业对混合气体的要求不是连续性的,需要采用混合气气瓶提供起源。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瓶装混合气都是在充装站人工通过压力法或重量法进行充装、手动配比而生产的产品。
[0003]压力法的优点在于可同时充装多瓶混合气(10~20瓶)、人员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压力法的缺点在于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夏冬天差距较大)、仪器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混合气误差较大(误差一般要求10%以下)。
[0004]重量法的优点在于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精密电子秤可准确得到气体重量(0.1~1g)极大的提高混合气精度(误差可控制在2~5%);重量法的缺点在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经过严格培训、为了混合气精度每次充装量少(1瓶)、效率低。
[0005]以充装氩保气20%CO2+Ar为例,传统充装方式中利用压力法充装设备充装:将回厂空瓶接入汇流排、平衡气置换汇流排;打开全部阀门放空钢瓶内余气或无压力钢瓶,此过程可能会被空气污染;缓慢充入二氧化碳气体至要求压力;稳定1分钟后缓慢充入氩气至要求压力;关闭全部阀门放空汇流排余气;卸下钢瓶充装结束。在充装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和充装速度的影响,所以要求压力需要及时调整,极其考验人员的经验,因此也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0006]目前,针对利用传统压力法充装混气误差较大及传统重量法充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及气体充气系统,以解决传统压力法充装混气误差较大及传统重量法充装混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包括:
[0010]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设置于水平面,用于支撑第一气瓶;
[0011]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一侧,用于支撑若干第二气瓶;
[0012]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传输气体进入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并控制气体流量;
[0013]气体排空单元,所述气体排空单元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充气单元对
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传输气体前,排空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的内部气体;
[0014]压力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并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用于在对所述第一气瓶充气的过程中,监测并显示所述第一气瓶的内部压力;
[0015]重力监测单元,所述重力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底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气瓶充气的过程中,监测并显示所述第一气瓶的重力;
[0016]其中,在所述第一气瓶、若干第二气瓶先后充入不同种类气体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和所述重力监测单元监测充入不同种类气体后的所述第一气瓶的压力和重力,压力和重力双重校准保证混合充气后的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的内部气体配比精度。
[0017]作为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
[0018]第一支架元件;
[0019]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气瓶进行限位支撑;
[0020]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用于绕设于所述第一气瓶的周身对所述第一气瓶进行限位;
[0021]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0022]第一安装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用于安装充气单元;
[0023]第二安装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用于安装压力监测单元。
[0024]作为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
[0025]第二支架元件;
[0026]若干第三限位元件,若干所述第三限位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用于对所述第二气瓶进行限位支撑;
[0027]若干第四限位元件,若干所述第四限位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限位元件的一侧,用于绕设于所述第二气瓶的周身对所述第二气瓶进行限位;
[0028]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元件的一侧,与所述第四限位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0029]第三安装元件,所述第三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用于安装所述充气单元。
[0030]作为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单元包括:
[0031]输入管元件,所述输入管元件用于与气体输送装置连接,用于输入气体;
[0032]主管元件,所述主管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并与所述输入管元件连接;
[0033]第一输出管元件,所述第一输出管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并分别与所述主管元件、所述第一气瓶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4]若干第二输出管元件,若干所述第二输出管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
并分别与所述主管元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5]输入阀元件,所述输入阀元件设置于所述输入管元件,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管元件输入气体的流量;
[0036]主阀元件,所述主阀元件设置于所述主管元件,用于控制所述主管元件传输的气体流量;
[0037]第一输出阀元件,所述第一输出阀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管元件、所述主管元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管元件向所述第一气瓶输送的气体流量;
[0038]若干第二输出阀元件,所述第二输出阀元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出管元件、所述主管元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阀元件向所述第二气瓶输送的气体流量。
[0039]作为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体排空单元包括:
[0040]气体排空元件,所述气体排空元件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充气单元对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传输气体前,排空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的内部气体。
[0041]作为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包括:
[0042]压力监测元件,所述压力监测元件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用于在对所述第一气瓶充气的过程中,监测并显示所述第一气瓶的内部压力;
[0043]压力阀元件,所述压力阀元件设置于所述压力监测元件;
[0044]第四安装元件,所述第四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压力监测元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连接。
[0045]作为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重力监测单元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设置于水平面,用于支撑第一气瓶;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一侧,用于支撑若干第二气瓶;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传输气体进入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并控制气体流量;气体排空单元,所述气体排空单元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充气单元对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传输气体前,排空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的内部气体;压力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并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用于在对所述第一气瓶充气的过程中,监测并显示所述第一气瓶的内部压力;重力监测单元,所述重力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底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气瓶充气的过程中,监测并显示所述第一气瓶的重力;其中,在所述第一气瓶、若干第二气瓶先后充入不同种类气体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和所述重力监测单元监测充入不同种类气体后的所述第一气瓶的压力和重力,压力和重力双重校准保证混合充气后的所述第一气瓶、若干所述第二气瓶的内部气体配比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元件;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气瓶进行限位支撑;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用于绕设于所述第一气瓶的周身对所述第一气瓶进行限位;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用于安装充气单元;第二安装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用于安装压力监测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元件;若干第三限位元件,若干所述第三限位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用于对所述第二气瓶进行限位支撑;若干第四限位元件,若干所述第四限位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限位元件的一侧,用于绕设于所述第二气瓶的周身对所述第二气瓶进行限位;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元件的一侧,与所述第四限位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三安装元件,所述第三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用于安装所述充气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单元包括:
输入管元件,所述输入管元件用于与气体输送装置连接,用于输入气体;主管元件,所述主管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并与所述输入管元件连接;第一输出管元件,所述第一输出管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并分别与所述主管元件、所述第一气瓶进行可拆卸连接;若干第二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自龙李长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都茂爱净化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