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质量确定方法及加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133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质量确定方法及加注系统,利用加注端压力以及加注机结构和加注量的数据关系计算受注端压力,并基于数据关系和计算得到的受注端压力确定实际加注量,其中加注机结构包括加注机内部结构、管道的长度和内径参数,数据关系为通过将公式II变形并修正得到的公式I。从而实现了仅需要知道加注机型号、加注管长度、内径结合加注端压力,即可确定受注端压力,进而无需加注阀反复开闭,提高了加注效率,减少了加注等待时间,同时所测得的加注压力和加注量更准确。同时所测得的加注压力和加注量更准确。同时所测得的加注压力和加注量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质量确定方法及加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注计量
,尤其涉及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质量确定方法及加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加注机的加注软管的长度、管内径都是随加注机安装的,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加注软管的长度、管内径以及加注枪的最大加注压力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且这几项参数在加注机出厂时就已经确定。
[0003]目前市面上的加注机在进行加注时,一般是将加注机上的加注枪与加注口进行连接,以使气体注入到储气瓶中,打开气体加注阀等相关阀门后,等待加注机端的加注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管内压力达到阈值,关闭阀门,延时等待一段时间使加注机至储气瓶实现均压,再打开阀门,重复加注动作,直至加注机显示器提示加注完成,才会停止加注。导致每一次气体加注时都需要对阀门进行多次开关,且每次开关之前都需要进行均压的等待,降低了加注效率,延长了整体的加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质量确定方法及加注系统,旨在解决气体加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应用于加注机;所述加注机连接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靠近所述加注机的一端为加注端,所述加注管远离所述加注机的一端为受注端,所述加注管用于连接储气瓶,所述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加注机加注显示流量、加注端压力;确定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所述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
[0006]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加注端压力以及加注机结构和加注量的数据关系计算受注端压力,并基于数据关系和计算得到的受注端压力确定实际加注量,其中加注机结构包括加注机内部结构、管道的长度和内径参数,从而实现了一次性加注到目标压力值,无需多次关闭阀门调节压力,提高了加注效率。
[0007]可选的,所述确定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包括:使用所述加注机对所述储气瓶加注;获取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所述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
[0008]可选的,所述数据关系为公式I:Qn
²
*A=P1(P1

P2)*(1


²

,;其中,Qn为加注机加注显示流量;A为第一修正系数;B为第二修正系数;P1为加注端压力;P2为受注端压力;Cv为流量系数;Z为气体压缩系数;M为分子量;T1为加注机端温度;k为等熵指数;X
T
为气体极限压差比;所述流量系数Cv根据加注机的型号、加注管的长度和内径确定;加注机加注所述加注机加注显示流量Qn、加注端压力P1通过所述加注机获取;所述加注机端温度T1、气体压缩系数Z、分子量M、等熵指数k、气体极限压差比X
T
视为定值。
[0009]可选的,根据公式II确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A与所述第二修正系数B;所述公式II为:,,,其中,所述公式II中X为操作压差比;F
x
为比热比系数;Y为气体膨胀系数;Kv为流量系数。利用修正系数A和修正系数B对变形得到的公式I进行修正,使得在利用公式I进行计算时获得更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0010]可选的,Cv根据所述加注机的型号、加注管的长度和内径确定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加注管的受注端设置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P1与所述P2的实际压力数据;根据所述P1和P2的实际压力数据以及所述公式II计算得到加注机流量系数Cv。
[0011]可选的,所述Cv根据所述加注机的型号、加注管的长度和内径确定的方法包括:利用计算机对所述加注机的内部结构建模;获取所述P1与所述P2的仿真压力数据;根据所述P1和P2的仿真数据以及所述公式II计算得到加注机流量系数Cv。
[0012]可选的,所述Cv根据所述加注机的型号、加注管的长度和内径确定的方法包括:利用计算机对首台加注机的内部结构建模,获取P1与P2的仿真压力数据;根据所述P1与所述P2的仿真压力数据以及所述公式II计算得到加注机第一流量系数;通过实际设置所述首台加注机端的压力传感器和储气瓶端的压力传感器获取P1与P2压力的实际压力数据;
根据所述P1与所述P2的实际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公式计算得到加注机第二流量系数;将第一流量系数与第二流量系数进行核对,若误差小于等于阈值,则除首台加注机外的其他加注机直接采用仿真压力数据计算流量系数。通过结合实际设置压力传感器方法和建模方法,得到更为适用的新的测试方法,既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又加快了获取测试结果的速度。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加注机的加注质量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加注端压力数据以及受注端压力数据;所述受注端压力数据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获取。
[0014]根据所述加注端压力数据以及受注端压力数据,得到加注机到储气瓶之间加注管道内的气体量;获取加注机端流量数据,通过计算所述加注机端的流量数据与所述加注管道内的气体量的差,得到气体加注机的实际加注量。
[0015]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注端压力数据以及受注端压力数据,得到加注机到储气瓶之间加注管道内的气体量,包括:对所述加注机与所述储气瓶之间的压力管路进行微分;采集所述管路微分后每一微分管路当前压力值并获取所述当前压力值下当前气体密度,以计算出每一微段管道的气体量;对微分后的所述微段管道的气体量进行积分,得到整体加注管道内的气体量。利用微积分的方式确定管路内的压力,可以使得计算结果更为精准,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加注量结果。
[0016]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加注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加注端的压力数据和受注端的压力数据;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由加注机型号、加注管的长度以及管径数据和所述储气瓶端的压力数据确定;管道气体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加注端的压力数据和受注端的压力数据计算管道内的气体量;加注量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加注机端流量数据,通过计算所述加注机端的流量数据与所述加注管道内的气体量的差,得到气体加注机的实际加注量。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通过加注机端的流量、压力计算出储气瓶的压力以及加注量,实现加注过程一次加注到目标压力值;仅需要知道加注机型号、加注管长度、内径结合加注端压力,即可确定受注端压力,进而无需加注阀反复开闭,提高了加注效率,减少了加注等待时间,同时所测得的加注压力和加注量更准确。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附图。
[0019]图1是加注机在对储气瓶进行加注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加注机;所述加注机连接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靠近所述加注机的一端为加注端,所述加注管远离所述加注机的一端为受注端,所述加注管用于连接储气瓶,所述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加注机加注显示流量、加注端压力;确定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所述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包括:使用所述加注机对所述储气瓶加注;获取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所述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所述受注端的压力数据与所述基础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为公式I:Qn
²
*A=P1(P1

P2)*(1
‑ꢀ

²
,,;其中,Qn为加注机加注显示流量;A为第一修正系数;B为第二修正系数;P1为加注端压力;P2为受注端压力;Cv为流量系数;Z为气体压缩系数;M为分子量;T1为加注机端温度;k为等熵指数;X
T
为气体极限压差比;所述流量系数Cv根据加注机的型号、加注管的长度和内径确定;所述加注机加注显示流量Qn、加注端压力P1通过所述加注机获取;所述加注机端温度T1、气体压缩系数Z、分子量M、等熵指数k、气体极限压差比X
T
视为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还包括:根据公式II确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A与所述第二修正系数B;所述公式II为:,,,
;其中,所述公式II中X为操作压差比;F
x
为比热比系数;Y为气体膨胀系数;Kv为流量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注机的加注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v根据所述加注机的型号、加注管的长度和内径确定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加注管的受注端设置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P1与所述P2的实际压力数据;根据所述P1和P2的实际压力数据以及所述公式II计算得到加注机流量系数Cv。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吉钟骁赵奎谭贤财罗一博李成顾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