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32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竖杆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面上,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装配有驱动底模和固定底模,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驱动缸,所述上驱动缸输出轴的底端穿过顶板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该换向器加工模具,通过驱动底模和固定底模的设置,能够将换向器位置限定在底座的顶部,配合上上驱动缸的设置,能够向下驱动压板和打磨筒,使其向下挤压换向器,同时微型马达的设置也能够带动打磨筒在换向器的内壁上进行旋动,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进行加压和打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对换向器进行同步加压和打磨继而导致其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率较低的问题。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换向器加工辅助
,具体为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换向器,亦称“整流子”。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云母片隔开的许多铜片组成圆筒形或盘形,每一铜片同某几个电枢绕组元件相连接。电枢转动时,铜片相继同固定的电刷相接触。在直流电机中,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将电枢绕组内的交流电变为电刷间的直流电。在交流换向器电动机中,使电刷间交流电的频率符合工作要求。
[0003]在换向器生产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上下模块对其进行挤压,同时也需要后续对其内壁上的毛刺进行打磨,这种一般为多重加工步骤,需要使用不同流水线对其进行相应加工,但是多重加工的方式操作繁琐且效率较低。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对换向器进行同步加压和打磨继而导致其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竖杆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面上,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装配有驱动底模和固定底模,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驱动缸,所述上驱动缸输出轴的底端穿过顶板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为旋轴,所述旋轴的底端固定套装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部装配有可拆装的打磨筒。
[0009]优选的,所述微型马达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上驱动缸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承接板顶面的正中心处,且微型马达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板。
[0010]优选的,所述滑板中开设有四组位置相对且与竖杆规格相适配的槽孔。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壁上设置有L型座,所述L型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下驱动缸,且下驱动缸输出轴的外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底模的外侧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与固定底模之间装配有承接座,且驱动底模与固定底模均为弧形座。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位于驱动底模下方的滑槽,且驱动底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滑槽规格相适配的滑块。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换向器加工模具,通过驱动底模和固定底模的设置,能够将换向器位置限定在底座的顶部,配合上上驱动缸的设置,能够向下驱动压板和打磨筒,使其向下挤压换向器,同时微型马达的设置也能够带动打磨筒在换向器的内壁上进行旋动,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进行加压和打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对换向器进行同步加压和打磨继而导致其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17]2、该换向器加工模具,通过底座顶部驱动底模和固定底模的设置,能够利用下驱动缸向外拉动驱动底模,以便于后续将换向器卡接在驱动底模和固定底模内侧,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进行高效限位的效果,操作简单且适配性强,适于对不同规格的换向器进行加压,同时更换压板底部的打磨筒也能够对不同规格换向器的内壁进行高效打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微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板;2、顶板;3、底座;4、下驱动缸;5、竖杆;6、上驱动缸;7、滑板;8、承接板;9、微型马达;10、驱动底模;11、固定底模;12、压板;13、打磨筒;14、旋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2,底板1的顶部通过竖杆5固定连接在顶板2的底面上,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3,且底座3的顶部装配有驱动底模10和固定底模11,顶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驱动缸6,上驱动缸6输出轴的底端穿过顶板2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9,微型马达9的输出轴为旋轴14,旋轴14的底端固定套装有压板12,且压板12的底部装配有可拆装的打磨筒13;
[002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该换向器加工模具,通过驱动底模10和固定底模11的设置,能够将换向器位置限定在底座3的顶部,配合上上驱动缸6的设置,能够向下驱动压板12和打磨筒13,使其向下挤压换向器,同时微型马达9的设置也能够带动打磨筒13在换向器的内壁上进行旋动,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进行加压和打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对换向器进行同步加压和打磨继而导致其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26]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微型马达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板8,上驱动缸6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承接板8顶面的正中心处,且微型马达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板7;
[0027]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滑板7中开设有四组位置相对且与竖杆
5规格相适配的槽孔;
[0028]其中,滑板7的设置便于对微型马达9进行支撑,同时其与竖杆5之间套装的设置,能够保证其滑动时的稳定性。
[0029]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3,底座3的两侧壁上设置有L型座,L型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下驱动缸4,且下驱动缸4输出轴的外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底模10的外侧壁上;
[0030]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底座3的内侧壁与固定底模11之间装配有承接座,且驱动底模10与固定底模11均为弧形座;
[0031]在本实施例中,在进一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底座3的顶面上开设有位于驱动底模10下方的滑槽,且驱动底模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滑槽规格相适配的滑块;
[0032]其中,该换向器加工模具,通过底座3顶部驱动底模10和固定底模11的设置,能够利用下驱动缸4向外拉动驱动底模10,以便于后续将换向器卡接在驱动底模10和固定底模11内侧,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进行高效限位的效果,操作简单且适配性强,适于对不同规格的换向器进行加压,同时更换压板12底部的打磨筒13也能够对不同规格换向器的内壁进行高效打磨。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该装置对换向器进行加工时,预先向外拉动驱动底模10,使其与固定底模11分离,然后将换向器位置限定在固定底模11与驱动底模10中,然后将相应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竖杆(5)固定连接在顶板(2)的底面上,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3),且底座(3)的顶部装配有驱动底模(10)和固定底模(11),所述顶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驱动缸(6),所述上驱动缸(6)输出轴的底端穿过顶板(2)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9),所述微型马达(9)的输出轴为旋轴(14),所述旋轴(14)的底端固定套装有压板(12),且压板(12)的底部装配有可拆装的打磨筒(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马达(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板(8),所述上驱动缸(6)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承接板(8)顶面的正中心处,且微型马达(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道雪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鼎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