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26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包括外壳、输送机构、驱动机构和拦截机构;拦截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调节组件和拦截组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转动安装于外壳内,且均倾斜设置;拦截组件包括多个拦截齿和拉绳,拦截齿安装于第二传送带并与第二传送带限定出拦截夹角;拉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送带和拦截齿;拦截齿随第二传送带转动时将外壳内的杂质带出,且在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增多导致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滞后于第一传送带时,拉绳带动拦截齿进一步转动使拦截夹角减小,进而减少单个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中夹带的淤泥量,且调节组件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转速均增大,提高对杂质的清洁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清理河道淤泥时,需要将河道中的淤泥搅散于水中并随泥水通过输送装置送出,而在泥水输送过程中,由于其中夹杂的垃圾、杂草等会造成输送装置内部堵塞,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在对泥水输送前,需要将泥水中的杂质捞出。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3415608U的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用的传送装置,在泥水进入传送管之前,用横杆、耙钉和竖杆将杂质分离出来,并输送至传送带上排出,这种方式能对杂质进行拦截清理,但在杂质较多时,分离出的杂质会带出较多淤泥,且横杆转速单一,容易使杂质清洁不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输送装置清理的杂质较多时携带淤泥较多且易清洁不到位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包括外壳、输送机构、驱动机构和拦截机构,外壳左侧上方设置有投料口,外壳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拦截机构有多个,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于外壳内且位于投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用于拦截泥水中的杂质;每个拦截机构均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调节组件和拦截组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外壳内,且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带的前侧并与第二传送带共面,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倾斜设置,且第一传送带的下端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端的左侧,第二传送带的下端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端的左侧;初始状态下,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沿第一转向同步转动;拦截组件包括拦截齿和拉绳,拦截齿有多个,均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第二传送带并沿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方向依次分布,沿第一转向,拦截齿的前侧与第二传送带的夹角为拦截夹角,且拦截夹角为锐角;拉绳位于拦截齿的沿第一转向的前侧,拉绳一端连接第一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拦截齿,且拉绳允许拦截夹角进一步减小并阻碍拦截夹角增大;位于第二传送带左侧面的拦截齿在随第二传送带转动时将杂质从下往上输送,且在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增多导致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滞后于第一传送带时,拉绳带动拦截齿进一步转动使拦截夹角减小,且调节组件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转速均增大;输送机构设置于出料口处,用于将外壳内的泥水送出。
[0005]进一步地,拦截机构还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两个第三转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两个第三转轮均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外壳内,且第一转轮位于第二转轮前端并与第二转轮同轴,两个第三转轮同轴;第一传送带的上端套于第一转轮外,第一传送带的下端套于一个第三转轮外;第二传送带的上端套于第二转轮外,第二传送带的下端套于另一个第三转轮外;第一转轮前端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与第一转轮同轴且固定连接;调节
组件包括驱动轮、第三传送带、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驱动轮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外壳内,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一转向转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均有多个,多个第一调节轮绕驱动轮周向分布且每个第一调节轮与驱动轮通过一个沿驱动轮径向延伸的弹簧连接;多个第二调节轮绕传动轮周向分布且每个第二调节轮通过一个伸缩筒与传动轮连接;第三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套于多个第一调节轮外和多个第二调节轮外,且驱动轮通过第三传送带带动传动轮转动;第一转轮后端设置有半圆槽,第二转轮与第一转轮转动连接,第二转轮前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半圆槽内并将半圆槽在周向方向上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第一转向,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前侧;挡板与第二腔室的侧壁通过压簧连接,第一腔室和伸缩筒内均填充有液压油,且第一转轮内还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伸缩筒的通道;初始状态下第二转轮通过压簧和挡板的传动随第一转轮同步转动;拦截齿拦截杂质增多时,第二转轮的转动阻力增加,使得挡板相对于第一转轮沿与第一转向相反的第二转向转动,并将伸缩筒内的液压油抽至第一腔室,进而使伸缩筒收缩且多个第二调节轮限定出的圆周直径减小,从而使传动轮的转速增加。
[0006]进一步地,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还包括清洁辊,清洁辊转动安装于外壳内,且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上端右侧,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二转向转动;外壳内还设置有收集斗,收集斗位于清洁辊下方,清洁辊沿第二转向转动时,将第二传送带左侧面上的拦截齿输送上来的杂质卷绕至落于收集斗内。
[0007]进一步地,清洁辊包括中心轴和毛刷,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转动安装于外壳,毛刷有多个,绕中心轴周向分布且均固定于中心轴。
[0008]进一步地,拦截齿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为方形,且绕前后延伸的铰接轴转动安装于第二传送带,并在拦截齿转动至拦截夹角减小至预设值时阻碍拦截齿进一步转动;外壳内底部还设置有底板,底板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下端存在预设间隙,且底板的上表面呈左高右低,使得第二传送带右侧面的拦截齿在随第二传送带移动至与底板接触时,对应拦截齿与第二传送带的拦截夹角为锐角,并在拦截齿继续随第二传送带转动时,拦截齿在底板的顶推作用下使拦截夹角减小至预设值。
[0009]进一步地,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还包括冲水机构,冲水机构设置于拦截机构的上方,用于在第二传送带左侧面的拦截齿脱离液面时对拦截齿上的杂质进行冲洗,减少杂质上的污泥携带量。
[0010]进一步地,外壳内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转动安装于外壳,多个调节组件的驱动轮均固定安装于驱动轴并均与驱动轴同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电机带动驱动轴沿第一转向转动,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清洁辊沿第二转向转动。
[0011]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第四传送带、第四转轮、第五转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四转轮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五转轮同轴且固定连接,并均转动安装于外壳,第二齿轮固定安装于中心轴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四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套于第四转轮和第五转轮外,电机通过第四传送带、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带动中心轴沿第二转向转动。
[0012]进一步地,拦截齿由两个杆段组成,每个杆段的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且两个杆段的内端固定连接,两个杆段的外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使得每个拦截齿均能在前后方向上覆盖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淤泥输送装置通过设置于第二传送带上的拦截齿将外壳内的杂质带出,且在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增多导致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滞后于第一传送带时,拉绳带动拦截齿进一步转动使拦截夹角减小,且调节组件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转速均增大;通过减小拦截夹角使单个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减少,进而减少单个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中夹带的淤泥量,且通过提高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转速来提高该拦截机构对应位置处对杂质的清洁效率。且拦截机构有多个,不同拦截机构拦截外壳内不同位置处的杂质,在杂质局部较为集中时,对应位置处的拦截机构进行调整,不影响其他位置的拦截机构的正常工作;多个拦截机构能根据外壳内杂质的分布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进而提高对杂质的拦截效果。
[0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输送机构、驱动机构和拦截机构,外壳左侧上方设置有投料口,外壳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拦截机构有多个,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于外壳内且位于投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用于拦截泥水中的杂质;每个拦截机构均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调节组件和拦截组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外壳内,且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带的前侧并与第二传送带共面,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倾斜设置,且第一传送带的下端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端的左侧,第二传送带的下端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端的左侧;初始状态下,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沿第一转向同步转动;拦截组件包括拦截齿和拉绳,拦截齿有多个,均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第二传送带并沿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方向依次分布,沿第一转向,拦截齿的前侧与第二传送带的夹角为拦截夹角,且拦截夹角为锐角;拉绳位于拦截齿的沿第一转向的前侧,拉绳一端连接第一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拦截齿,且拉绳允许拦截夹角进一步减小并阻碍拦截夹角增大;位于第二传送带左侧面的拦截齿在随第二传送带转动时将杂质从下往上输送,且在拦截齿上拦截的杂质增多导致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滞后于第一传送带时,拉绳带动拦截齿进一步转动使拦截夹角减小,且调节组件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转速均增大;输送机构设置于出料口处,用于将外壳内的泥水送出;其中,第一转向为从前往后看的顺时针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拦截机构还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两个第三转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两个第三转轮均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外壳内,且第一转轮位于第二转轮前端并与第二转轮同轴,两个第三转轮同轴;第一传送带的上端套于第一转轮外,第一传送带的下端套于一个第三转轮外;第二传送带的上端套于第二转轮外,第二传送带的下端套于另一个第三转轮外;第一转轮前端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与第一转轮同轴且固定连接;调节组件包括驱动轮、第三传送带、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驱动轮绕前后延伸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外壳内,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第一转向转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均有多个,多个第一调节轮绕驱动轮周向分布且每个第一调节轮与驱动轮通过一个沿驱动轮径向延伸的弹簧连接;多个第二调节轮绕传动轮周向分布且每个第二调节轮通过一个伸缩筒与传动轮连接;第三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套于多个第一调节轮外和多个第二调节轮外,且驱动轮通过第三传送带带动传动轮转动;第一转轮后端设置有半圆槽,第二转轮与第一转轮转动连接,第二转轮前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半圆槽内并将半圆槽在周向方向上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第一转向,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前侧;挡板与第二腔室的侧壁通过压簧连接,第一腔室和伸缩筒内均填充有液压油,且第一转轮内还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伸缩筒的通道;初始状态下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娟李利琴郭淑君段芳草赵滋航毋甜张庆杰李朋杰孙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清腾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