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96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涉及茶叶烘炒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炒茶机和自动控制系统,炒茶机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固定有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一端设有支撑柱、下侧滑动配合有风机,两个固定柱的下侧均设有第一导轨,支撑柱的下侧设有第二导轨,两个第一导轨的一端均设有第三感应块,第二导轨的侧部设有两个第一感应块、一端设有第二感应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导轨的作用方便带动风机移动,通过第一感应块的作用方便在固定杆移动到第一感应块的一侧后停止,通过液压推杆的作用方便将托板的一端延伸至进料口的内部,通过电动推杆的作用方便控制出料筒开口的启闭。的启闭。的启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烘炒
,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0003]传统的中小型茶叶加工厂,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烘炒时一般采用人工铁锹上料至烘炒机中,存在着不卫生和浪费人力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解决了现有通过人工上料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包括炒茶机和自动控制系统,炒茶机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固定有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一端设有支撑柱、下侧滑动配合有风机,两个固定柱的下侧均设有第一导轨,支撑柱的下侧设有第二导轨,两个第一导轨的一端均设有第三感应块,第二导轨的侧部设有两个第一感应块、一端设有第二感应块,两个第一感应块与两个第一导轨相互对应,两个固定柱之间转动并滑动配合有托板,托板的上方转动配合有料仓。
[0007]可选的,第一导轨的下侧滑动配合有两个固定杆,风机装设在两个固定杆之间,风机的内部转动配合有扇叶。
[0008]可选的,两个固定柱的上侧均装设有伺服电机,两个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装设有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内侧均滑动配合有固定块,一端均固定有安装板。
[0009]可选的,固定块与安装板之间装设有液压推杆,托板装设在两个固定块下侧。
[0010]可选的,两个固定块的上侧均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料仓转动配合在两个支撑块之间。
[0011]可选的,料仓的下侧设有出料筒,出料筒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块、一端转动配合有挡板,两个连接块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挡板的侧部装设有连接轴,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连接轴转动配合。
[0012]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导轨的作用方便带动风机向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感应块的作用方便在固定杆移动到第一感应块的一侧后停止固定杆
18下端的开口打开进行上料作业,上料结束时,关闭挡板23,液压推杆20 带动固定块15上升,第二导轨8下侧的风机11向原来方向移动,移动至第一感应块7处后进入第一导轨4,风机11沿着第一导轨4移动至初始位置,第三感应块5感应到后停止移动,此时完成自动上料,炒茶机1开始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0025]通过第一导轨4的作用方便带动风机11向远离进料口2的一侧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感应块7的作用方便在固定杆10移动到第一感应块7的一侧后停止固定杆10在第一导轨4内进行移动,通过第二导轨8的作用方便风机11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感应块9的作用方便对风机11移动的位置进行控制,通过伺服电机13的作用方便调整托板24的倾斜角度,进而方便托板24的一端深入进料口2的内部,通过液压推杆20的作用方便带动固定块15进行滑动,进而将托板24的一端延伸至进料口2的内部,通过电动推杆22的作用方便控制挡板23对出料筒18底部开口的启闭,进而方便将料仓19内存储的茶叶通过托板24向炒茶机1的内部进行上料操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完全采用自动化上料,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干净卫生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6]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轨4的下侧滑动配合有两个固定杆10,风机11装设在两个固定杆10之间,风机11的内部转动配合有扇叶 12,通过扇叶12的作用方便向炒茶机1的内部吹入空气。
[0027]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固定柱3的上侧均装设有伺服电机 13,两个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均装设有第一支撑杆14,两个第一支撑杆 14的内侧均滑动配合有固定块15,一端均固定有安装板,固定块15与安装板之间装设有液压推杆20,托板24装设在两个固定块15下侧,通过液压推杆20的作用方便调节固定块15的位置,进而方便调节托板24一端的位置,使托板24的一端能够深入进料口2的内部,通过伺服电机13的作用方便带动第一支撑杆14进行转动,进而控制托板24的倾斜角度,通过料仓19转动配合在两个支撑块17之间的作用,料仓19在重力的作用下一直竖直的处在托板24的上方,进而方便向托板24的上侧放料。
[0028]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固定块15的上侧均固定有第二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16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17,料仓19转动配合在两个支撑块17之间,料仓19的下侧设有出料筒18,出料筒18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块21、一端转动配合有挡板23,两个连接块21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 22,挡板23的侧部装设有连接轴,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转动配合,通过电动推杆22的作用方便带动挡板23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对出料筒18底部开口的开合进行控制,进而方便控制进料量。
[0029]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0030]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仅是用于区分各特征,并没有实际的次序或指向意义,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00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2]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炒茶机(1)和自动控制系统,炒茶机(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2)、固定有两个固定柱(3),两个固定柱(3)的一端设有支撑柱(6)、下侧滑动配合有风机(11),两个固定柱(3)的下侧均设有第一导轨(4),支撑柱(6)的下侧设有第二导轨(8),两个第一导轨(4)的一端均设有第三感应块(5),第二导轨(8)的侧部设有两个第一感应块(7)、一端设有第二感应块(9),两个第一感应块(7)与两个第一导轨(4)相互对应,两个固定柱(3)之间转动并滑动配合有托板(24),托板(24)的上方转动配合有料仓(1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轨(4)的下侧滑动配合有两个固定杆(10),风机(11)装设在两个固定杆(10)之间,风机(11)的内部转动配合有扇叶(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机自动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柱(3)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鸿彬罗俊刘海琴余星星罗红艳陈洋罗灿烨刘红罗锦锦唐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市秦山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