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47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包括钻机本体和钻斗,钻斗包括转筒、第一驱动部、收集机构、托举机构和刮取机构。收集机构包括两个形成筒状的弧形板。托举机构包括连接柱和底板。刮取机构包括移动柱、第二驱动部和收缩扩张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在钻孔时通过改变转筒和移动柱的位置来调节收集机构的扩大和缩小,便于在下钻时时弧形板钻入土中,将收集机构内部的土壤收集起来。在提钻时,两个弧形板分离,通过设置刮取机构,能够在提钻时将驱动收缩扩张部扩张,向外挤推底板上的土壤,不会存在因泥土的附着而无法脱落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一般使用旋挖钻机完成钻孔施工。旋挖钻机是一种综合性的钻机,其可以配合多种不同类型的钻斗满足不同地层的钻孔需求。也因此,旋挖钻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钻斗在随旋挖钻机的驱动钻杆旋转下压而持续钻进的过程中,同时还将土屑通过钻斗底部的开口处装入斗中。至钻斗满后,移出钻孔,并打开底门,靠泥土的自重实现卸土的目的。
[0003]但在土质粘性较大的地区进行钻孔施工时,粘性较大的泥土通常会对钻斗的底门产生较强的吸附性,导致底门在解锁后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开启,需要工人手动辅助开启,不仅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0004]针对上述两种旋挖钻机钻斗排土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本领域中已有针对钻斗排土方式的研究,例如专利号为201110103357.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贯打开斗门并强制卸土的钻斗,包括钻斗本体、钻斗底门、开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机本体和钻斗,钻机本体上设置有工作台;钻机本体用于驱动钻斗调整位置;钻斗包括转筒、第一驱动部、收集机构、托举机构和刮取机构;转筒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延伸,转筒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工作台,转筒的上部设置有止挡部;第一驱动部安装于工作台上,用于驱动转筒升降和转动;收集机构包括两个形成筒状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随转筒同步转动且沿转筒的径向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转筒,每个弧形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钻齿;托举机构包括连接柱和底板;连接柱固定安装于转筒,底板处于两个弧形板之间,且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刮取机构包括移动柱、第二驱动部和收缩扩张部:移动柱处于转筒的内部且与转筒同轴设置,移动柱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每个弧形板的上端通过一个第一铰接杆铰接于移动柱;第二驱动部安装于钻机本体的工作台,用于驱动移动柱升降;收缩扩张部设置于移动柱的下部,随移动柱上升和下降,且可收缩和扩张;下钻时,所述钻斗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第一驱动部驱动转筒转动并下降,第二驱动部不工作,移动柱的上端与转筒上的止挡部远离,两个弧形板分离,收缩扩张部与底板接触并处于扩张状态,之后所述钻斗达到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为移动柱的上端与转筒上的止挡部相抵,第二驱动部开始工作,使移动轴和转筒同步下降,两个弧形板接触,收缩扩张部收缩,直至转筒钻入第一预设位置;提钻时,转筒抬升到第二预设位置后所述钻斗开始由第二状态调整为第三状态,第三状态为第二驱动部不工作,第一驱动部驱动转筒转动并上升,转筒相对于移动柱上升,两个弧形板分离,收缩扩张部扩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扩张部包括拼接板、第二铰接杆和同步杆;拼接板有多个,绕移动柱的周向均布,每个拼接板的朝向移动柱的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于移动柱的下端,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且第二端部到移动柱的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端部到移动柱的轴线的距离;所述同步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光娟邵楠王百灵刘红梅赵玉顺孟程聪张芳李琳王志凯张爱民孙晓亮高坤宗照娄亚如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清腾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