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11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光阑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和所述变倍透镜组沿所述光轴可移动,所述补偿透镜组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变倍透镜组依次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是凸凹型透镜。通过合理的分配透镜正负光焦度及透镜形状,且合理分布透镜组的正负光焦度,有效提高镜头的分辨率。有效提高镜头的分辨率。有效提高镜头的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变焦镜头由于其焦距可变的特性,可满足多样的监控市场需求,而随着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对镜头的性能、功能、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低倍率变焦镜头,仍存在一些性能缺陷而限制其使用场景,如解像力不足,分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出一种变焦镜头,可提高镜头的分辨率。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光阑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和所述变倍透镜组沿所述光轴可移动,所述补偿透镜组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变倍透镜组依次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是凸凹型透镜。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型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近轴区凸凸型透镜。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玻璃材质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塑胶材质透镜。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0009]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0010]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为凸凸型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近轴区凸凹型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近轴区凸凹型透镜或者近轴区凸凸型透镜。
[0011]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为玻璃材质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九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为塑胶材质透镜。
[0012]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构成双胶合透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光学系统整体合理的分配透镜的正负光焦度及透镜形状,且合理分布透镜群组的正负光焦度,使得分辨率有效提高,尤其是可以得到4K(8MP)以上解像力。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物面和像面的曲率半径,使变焦镜头的广角端视野范围更广阔,尤其是可以达到120
°
以上。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变焦镜头由广角端至望远端,倍率变化范围在3倍左右,可以满足镜头小型化需求,具有更高的兼容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变焦镜头采用玻塑混合结构,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并满足

40℃~80℃温度范围内不虚焦。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变焦镜头中设置双胶合透镜并合理设置其折射率和阿贝数范围,可以校正变焦镜头的色差,且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良好,且使得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变焦镜头广角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变焦镜头望远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变焦镜头广角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变焦镜头望远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变焦镜头广角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变焦镜头望远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光阑

STO,平行平板

CG,像面

IMA;
[0028]第一透镜

L1,第二透镜

L2,第三透镜

L3,第四透镜

L4,第五透镜

L5,第六透镜

L6,第七透镜

L7,第八透镜

L8,第九透镜

L9,第十透镜

L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此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0030]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以下对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会涉及到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专利技术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分别在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光学结构示意图。所述变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光阑STO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和所述变倍透镜组沿光轴可移动。其中,补偿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变倍透镜组包括第四透镜L4、第五
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其中,第五透镜L5和第八透镜L8为凹凹型透镜,第六透镜L6是凸凹型透镜。
[0032]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光学系统合理分布透镜群组的正负光焦度,可以有效提高分辨率,尤其是可以达到4K(8MP)以上解像力。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变焦镜头还包括位于变倍镜头组之后的平行平板CG和像面IMA。在变焦过程中,补偿透镜组移动用于对焦像面IMA,变倍透镜组移动用于调节镜头焦距。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是凸凹型玻璃球面透镜。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是近轴区凹凹型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是近轴区凸凸型塑胶非球面透镜。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是凸凸型玻璃球面透镜。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是近轴区凹凹型塑胶非球面透镜。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是近轴区凸凹型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七透镜L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光阑(STO)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和所述变倍透镜组沿所述光轴可移动,所述补偿透镜组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所述变倍透镜组依次包括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L5)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八透镜(L8)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六透镜(L6)为是凸凹型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凸凹型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近轴区凸凸型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玻璃材质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和所述第三透镜(L3)为塑胶材质透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晓鹏周小青蓝岚梁伟朝应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