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76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及系统,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出口处设有可开合且用于密封的箱门,培养腔内设有多个用于培养皿放置且可选择性在水平方向来回转动的放置板,其中,转动的放置板带动培养皿晃动,静置的放置板使培养皿静置。放置板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培养箱只能将培养皿进行静置培养,能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培养皿是在培养箱内培养时进行同步晃动的方式,还是选择选择静置培养方式,更加的符合用户的需求。更加的符合用户的需求。更加的符合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具体为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9.24%,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第四位,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为11.77%,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五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另外,结直肠癌复发转移风险高,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在根治性治疗后数月到数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转移。
[0003]尽管世界各国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对结直肠癌的病因以及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都有很大力度的投入,但是人类对这种疾病仍然知之甚少。结直肠癌是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诸多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直肠癌的病因和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
[0004]在对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进行培养时,都是需要将处理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内,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申请人在对培养箱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培养箱功能单一,要么只能对培养皿进行静态培养,要么只能将培养皿进行动态培养,不能将静态培养和动态培养集成在同一培养箱内,这样,就不能在同一环境下,进行更好的对比实验。因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能够将动态培养和静态培养集成在一个培养箱内,能够更好的进行对比实验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及系统。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及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出口处设有可开合且用于密封的箱门,培养腔内设有多个用于培养皿放置且可选择性在水平方向来回转动的放置板,其中,转动的放置板带动培养皿晃动,静置的放置板使培养皿静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培养腔两侧壁均设有多个相对称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均设有多个可转动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设有可选择性转动连接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表面一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轴,所述放置板两端均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底部分别与相应的固定轴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培养腔内两侧设有多个对称分布且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板与相应的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可转动的调节轴,所述定位轴上均设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相应的调节轴之间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培养腔底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相连接的第一伞齿轮,所述驱动腔内设有多个相连接且可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且驱动轴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伞齿轮,所述调节轴底部设置在驱动腔内,且调节轴底部设有固定连接且与第三伞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的第四伞齿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盘底部中心处设有与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中部的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定位环槽,位于定位环槽之间的所述定位轴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且可伸缩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高度小于定位环槽的高度,所述定位环槽内壁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通过与限位块挤压阻挡的方式使定位盘与定位轴同步转动的定位挡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轴上端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用于带动限位块自动弹出的第一弹簧,所述定位轴中心处设有与多个限位槽相连通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端部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可弯曲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延伸端分别与相应的限位块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轴为两个,所述定位轴分布在定位板的两侧,所述定位板内设有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两侧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槽体底部连通,且第三槽体内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限位杆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中部设有可上下运动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端穿过第三槽体的侧壁与第二连接件中部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槽体中部外侧壁上设有相连通的第四槽体,所述第四槽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锁舌,位于锁舌一侧的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用于锁舌插入卡合固定的锁槽,所述第四槽体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复位块,所述复位块与锁舌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槽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底部设有剖面呈凸形的调节环槽,所述调节环槽内设有相匹配且转动连接的调节凸块,所述调节凸块底部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5]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系统,包括所述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放置板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培养箱只能将培养皿进行静置培养,能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培养皿是在培养箱内培养时进行同步晃动的方式,还是选择选择静置培养方式,而放置板可选择性转动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0018]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0019]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0020]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杆、放置板、驱动电机之间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放置板、定位板和定位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板、调节板和定位杆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板、定位轴和定位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盘、定位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锁舌和锁槽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板和放置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出口处设有可开合且用于密封的箱门,培养腔内设有多个用于培养皿放置且可选择性在水平方向来回转动的放置板,其中,转动的放置板带动培养皿晃动,静置的放置板使培养皿静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两侧壁均设有多个相对称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均设有多个可转动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设有可选择性转动连接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表面一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固定轴,所述放置板两端均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底部分别与相应的固定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内两侧设有多个对称分布且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板与相应的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可转动的调节轴,所述定位轴上均设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相应的调节轴之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底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相连接的第一伞齿轮,所述驱动腔内设有多个相连接且可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且驱动轴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伞齿轮,所述调节轴底部设置在驱动腔内,且调节轴底部设有固定连接且与第三伞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的第四伞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底部中心处设有与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中部的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定位环槽,位于定位环槽之间的所述定位轴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且可伸缩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高度小于定位环槽的高度,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强王伯初刘涛唐春梅张函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