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功能解剖学检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55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提供了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功能解剖学检查方法,属于心脏解剖技术领域。包括打开心脏的右心室,暴露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检查肺动脉瓣、右心室流出道是否完整,依次测量肺动脉各瓣长度、肺动脉瓣下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上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下缘与肺动脉瓣上缘的中间平面周长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检查与分离右心室流出道的同时,避免了对肺动脉瓣(尤其是前瓣)、三尖瓣、房室结的破坏;创立并准确记录了右心室流出道的多项功能解剖学形态指标,确定了右心室流出道的取材部位与取材方法,为右心室流出道功能解剖学、组织形态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检查方法。系统的检查方法。系统的检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功能解剖学检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心脏解剖
,尤其涉及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功能解剖学检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是右心室向左上方的突出部分,形似倒置漏斗,或称漏斗部、动脉圆锥,以室上嵴为下界,上接肺动脉瓣,内侧为室间隔,前壁为右心室前壁。作为右心室中的特殊结构,与多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作为心律失常常见的起源点,是由其解剖三维结构与胚胎发育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0003]针对RVOT的形态学结构检查,目前国内外多以影像学检测手段为主,包括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测指标包括RVOT容量、室壁运动、直径等;针对RVOT的组织学检查,目前国内外对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流出道心肌组织进行脂肪、纤维化等检查;针对RVOT的电生理检查,目前国内外采用激动标测、起搏标测、电压标测等技术检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时的起源点,予以射频消融治疗。
[0004]已有的对RVOT的检查手段与方法,均非全面、直接检查,尤其是关于RVOT形态结构的测量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功能解剖学检查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查方法可完整、准确地记录右心室流出道的形态学指标。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自上而下,于肺动脉瓣前瓣与左瓣之间连接处,沿前室间沟至心尖,打开心脏的右心室,充分暴露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
[0009]2)检查肺动脉瓣、右心室流出道是否完整,依次测量肺动脉各瓣长度、肺动脉瓣下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上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下缘与肺动脉瓣上缘的中间平面周长、室上嵴最高点至肺动脉瓣膜下缘平面最短距离、右心室流出道的游离壁和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厚度;
[0010]由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前间隔与主动脉左瓣下方左心室流出道肌性组织融合形成室间隔,中、后间隔与主动脉右瓣相邻,为不破坏间隔部的完整性,分离间隔部时同主动脉根部组织一同取下。
[0011]3)沿肺动脉瓣下缘,自肺动脉右瓣最低点至左瓣最低点作水平横切,深至主动脉根部;
[0012]4)自肺动脉右瓣与左瓣最低点,垂直于肺动脉瓣下缘横切线,纵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至室上嵴,深至主动脉根部;
[0013]5)平行于肺动脉瓣下缘横切线,相切于室上嵴最高点作横切,深至主动脉根部,分
离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与相邻主动脉根部组织;
[0014]6)沿肺动脉瓣下缘,自肺动脉左瓣最低点作水平横切至前室间沟,距水平切线1

1.5cm处作平行切线至前室间沟,分离出右心室流出道前游离壁;
[0015]7)统一纵切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处理,依次观察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前游离壁的心内膜层、心肌层、心外膜层组织学结构,是否有脂肪替代、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排列紊乱。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2)肺动脉瓣长度包括肺动脉瓣的前瓣、右瓣和左瓣的长度。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7)间隔部的长宽高为1.0cm
×
0.3cm
×
1.0cm;前游离壁的长宽高为1.0cm
×
0.3cm
×
0.3cm。
[0018]优选的,所述间隔部包括前间隔、中间隔和后间隔。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1)心脏为已死亡人体的心脏。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1)心脏为已死亡动物体的心脏。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检查时由肺动脉前瓣与左瓣连接处剪开,避免了心脏开腔时对肺动脉瓣(尤其是前瓣)的破坏,便于后续对肺动脉瓣结构进行研究;
[0023]2)在分离出RVOT间隔部与前游离壁的同时,避免了对肺动脉瓣(尤其是前瓣)、三尖瓣、房室结的破坏,便于后续对以上结构的检查;
[0024]3)创立并准确记录了RVOT的多项形态学指标,确定了RVOT的取材部位与取材方法,为RVOT功能解剖学、组织形态学等研究项目提供了科学、系统性的检查方法。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RVOT全貌图,其中A

前瓣;R

右瓣;L

左瓣;Septum

红线区域,间隔部;Free wall

游离壁;
[0026]图2为RVOT各项检测指标图;
[0027]图3为RVOT游离壁厚度图;
[0028]图4为RVOT间隔部厚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自上而下,于肺动脉瓣前瓣与左瓣之间连接处,沿前室间沟至心尖,打开心脏的右心室,充分暴露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
[0031]2)检查肺动脉瓣、右心室流出道是否完整,依次测量肺动脉各瓣长度、肺动脉瓣下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上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下缘与肺动脉瓣上缘的中间平面周长、室上嵴最高点至肺动脉瓣膜下缘平面最短距离、右心室流出道的游离壁和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厚度;
[0032]3)沿肺动脉瓣下缘,自肺动脉右瓣最低点至左瓣最低点作水平横切,深至主动脉根部;
[0033]4)自肺动脉右瓣与左瓣最低点,垂直于肺动脉瓣下缘横切线,纵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至室上嵴,深至主动脉根部;
[0034]5)平行于肺动脉瓣下缘横切线,相切于室上嵴最高点作横切,深至主动脉根部,可分离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与相邻主动脉根部组织;
[0035]6)沿肺动脉瓣下缘,自肺动脉左瓣最低点作水平横切至前室间沟,距水平切线1

1.5cm处作平行切线至前室间沟,可分离出右心室流出道前游离壁;
[0036]7)统一纵切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处理,依次观察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前游离壁的心内膜层、心肌层、心外膜层组织学结构,是否有脂肪替代、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排列紊乱。
[0037]本专利技术自上而下,于肺动脉瓣前瓣与左瓣之间连接处,沿前室间沟至心尖,打开心脏的右心室,充分暴露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心脏优选为已死亡人体的心脏或已死亡动物体的心脏,其中人体心脏来自于中山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尸体检验案例。
[0038]本专利技术首先检查肺动脉瓣、右心室流出道是否完整,再依次测量肺动脉各瓣长度、肺动脉瓣下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上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下缘与肺动脉瓣上缘的中间平面周长、室上嵴最高点至肺动脉瓣膜下缘平面最短距离、右心室流出道的游离壁和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厚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肺动脉瓣长度优选包括肺动脉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右心室流出道的功能解剖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自上而下,于肺动脉瓣前瓣与左瓣之间连接处,沿前室间沟至心尖,打开心脏的右心室,充分暴露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2)检查肺动脉瓣、右心室流出道是否完整,依次测量肺动脉各瓣长度、肺动脉瓣下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上缘平面周长、肺动脉瓣下缘与肺动脉瓣上缘的中间平面周长、室上嵴最高点至肺动脉瓣膜下缘平面最短距离、右心室流出道的游离壁和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厚度;3)沿肺动脉瓣下缘,自肺动脉右瓣最低点至左瓣最低点作水平横切,深至主动脉根部;4)自肺动脉右瓣与左瓣最低点,垂直于肺动脉瓣下缘横切线,纵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至室上嵴,深至主动脉根部;5)平行于肺动脉瓣下缘横切线,相切于室上嵴最高点作横切,深至主动脉根部,分离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与相邻主动脉根部组织;6)沿肺动脉瓣下缘,自肺动脉左瓣最低点作水平横切至前室间沟,距水平切线1

1.5cm处作平行切线至前室间沟,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建定毛丹蜜郑大王韵怡肖雨曦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