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13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包括手臂模型本体、多个桡动脉管、模拟血液盛放罐以及磁吸绑带,桡动脉管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内,模拟血液盛放罐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上方且与桡动脉管连通,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个桡动脉管沿手臂模型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模拟桡动脉管,模拟血液盛放罐用于盛放模拟血液,模拟血液盛放罐在手臂模型本体的一侧与多个桡动脉管分别连通;通过磁棒绑带将手臂模型本体绑紧与模特手臂或其他学生手臂上,具有较高的模拟还原度,学生通过针头可顺利穿刺手臂模型本体至桡动脉管,磁吸绑带便于固定和拆卸,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实验模型
,具体是指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动脉采血,主要是为了进行血气分析的检查,了解机体氧的供应及酸碱平衡的情况,也是抢救危重患者和手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动脉血的血气分析能更准确地判断组织气体代谢及其伴随的酸碱失衡的状况。
[0003]动脉采血是医学院护理专业的一项基本操作,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达到娴熟,是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的基本手段。现有医学院为提高学生们的相关技能,配备了动脉采血模型,但是现有的动脉采血模型结构简单,携带不够方便,不能够重复多次使用,不能满足教学和实习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能够重复多次使用,便于携带以及更换部件。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包括手臂模型本体、多个桡动脉管、模拟血液盛放罐以及磁吸绑带,桡动脉管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内,模拟血液盛放罐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上方且与桡动脉管连通,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下方。
[0006]手臂模型本体的材质为乳胶材质,多个桡动脉管沿手臂模型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模拟桡动脉管,模拟血液盛放罐用于盛放模拟血液,模拟血液盛放罐在手臂模型本体的一侧与多个桡动脉管分别连通;通过磁棒绑带将手臂模型本体绑紧与模特手臂或其他学生手臂上,具有较高的模拟还原度,学生通过针头可顺利穿刺手臂模型本体至桡动脉管,磁吸绑带便于固定和拆卸,使用方便。
[0007]作为优选,磁吸绑带包括分别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两侧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沿长度方向分别分布有多个微型铁板,第一绑带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二绑带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二磁铁。
[0008]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材质或尼龙材质,微型铁板粘接在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上,第一绑带的微型铁板设置在靠近第一绑带与手臂模型本体连接处,第二绑带的微型铁板设置在靠近第二绑带与手臂模型本体连接处,第一绑带的微型铁板和第二绑带的微型铁板设置在外侧面。
[0009]作为优选,磁吸绑带设置有两组,两组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的两端。
[0010]作为优选,第一绑带开设有长孔,第二绑带穿设在长孔内,第二绑带的第二磁铁与第一绑带的微型铁板磁吸设置,第一绑带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绑带的微型铁板磁吸设置。
[0011]作为优选,模拟血液盛放罐包括罐本体、端盖以及推压板,端盖螺纹连接在罐本体上端,端盖中部设置有圆孔,推压板的推杆穿过圆孔,推压板的压板与推杆的底端连接于罐
本体内。
[0012]端盖螺纹连接在罐本体上端,便于拆卸端盖和推压板,及时补充模拟血液,推压板的压板位于模拟血液上,用于对桡动脉管内的模拟血液进行加压作用,模拟人体血液压力的作用。
[0013]作为优选,手臂模型本体一端设置有挡板。
[0014]挡板通过不粘胶粘设在手臂模型本体远离一端罐本体的一端,通过拆卸挡板,用于更换手臂模型本体内的桡动脉管,能够延长本模型的使用寿命。
[0015]作为优选,手臂模型本体下端设置有弧形形状的硬质护板。
[0016]硬质护板用于避免针头穿过乳胶材质的手臂模型本体刺入佩戴的学生手臂或模特手臂内,硬质护板为弧形形状有利于与佩戴的学生手臂或模特手臂的贴合。
[0017]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多个桡动脉管沿手臂模型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模拟桡动脉管,模拟血液盛放罐用于盛放模拟血液,模拟血液盛放罐在手臂模型本体的一侧与多个桡动脉管分别连通;通过磁棒绑带将手臂模型本体绑紧与模特手臂或其他学生手臂上,具有较高的模拟还原度,学生通过针头可顺利穿刺手臂模型本体至桡动脉管,磁吸绑带便于固定和拆卸,使用方便;
[0018]端盖螺纹连接在罐本体上端,便于拆卸端盖和推压板,及时补充模拟血液,推压板的压板位于模拟血液上,用于对桡动脉管内的模拟血液进行加压作用,模拟人体血液压力的作用;
[0019]挡板通过不粘胶粘设在手臂模型本体远离一端罐本体的一端,通过拆卸挡板,用于更换手臂模型本体内的桡动脉管,能够延长本模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技术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
[0023]附图4为本技术附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附图4中B

B处剖视图。
[0025]附图中所示标号:1、手臂模型本体;2、桡动脉管;3、罐本体;4、第一绑带;401、第一磁铁;402、长孔;5、第二绑带;501、第二磁铁;6、微型铁板;7、端盖;701、圆孔;8、推杆;9、压板;10、挡板;11、硬质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包括手臂模型本体1、多个桡动脉管2、模拟血液盛放罐以及磁吸绑带,桡动脉管2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内,模拟血液盛放罐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上方且与桡动脉管2连通,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下方。
[0027]手臂模型本体1下端设置有弧形形状的硬质护板11。硬质护板11用于避免针头穿过乳胶材质的手臂模型本体1刺入佩戴的学生手臂或模特手臂内,硬质护板11为弧形形状有利于与佩戴的学生手臂或模特手臂的贴合。
[0028]手臂模型本体1的材质为乳胶材质,多个桡动脉管2沿手臂模型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模拟桡动脉管2,模拟血液盛放罐用于盛放模拟血液,模拟血液盛放罐在手臂模型本体1的一侧与多个桡动脉管2分别连通;通过磁棒绑带将手臂模型本体1绑紧与模特手臂或其他学生手臂上,具有较高的模拟还原度,学生通过针头可顺利穿刺手臂模型本体1至桡动脉管2,磁吸绑带便于固定和拆卸,使用方便。
[0029]磁吸绑带设置有两组,两组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的两端。
[0030]磁吸绑带包括分别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两侧的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沿长度方向分别分布有多个微型铁板6,第一绑带4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一磁铁401,第二绑带5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二磁铁501。第一绑带4开设有长孔402,第二绑带5穿设在长孔402内,第二绑带5的第二磁铁501与第一绑带4的微型铁板6磁吸设置,第一绑带4的第一磁铁401与第二绑带5的微型铁板6磁吸设置。
[0031]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材质或尼龙材质,微型铁板6粘接在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上,第一绑带4的微型铁板6设置在靠近第一绑带4与手臂模型本体1连接处,第二绑带5的微型铁板6设置在靠近第二绑带5与手臂模型本体1连接处,第一绑带4的微型铁板6和第二绑带5的微型铁板6设置在外侧面。
[0032]模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模型本体(1)、多个桡动脉管(2)、模拟血液盛放罐以及磁吸绑带,所述桡动脉管(2)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内,所述模拟血液盛放罐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上方且与桡动脉管(2)连通,所述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绑带包括分别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两侧的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所述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沿长度方向分别分布有多个微型铁板(6),所述第一绑带(4)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一磁铁(401),所述第二绑带(5)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二磁铁(5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绑带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磁吸绑带设置在手臂模型本体(1)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动脉采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伦莹卢志宏孙宁宁闫文丽邵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