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368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并根据横弯值对第一卷下线带钢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第一卷下线带钢设置不同的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进行改善,测量改善完毕后的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若符合成品带钢质量要求,则保持冷却水流量差的设定值,若不符合,则在原有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的设定值的基础上增加10%,并对二次改善完毕后的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进行测量,直至符合带钢质量要求为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热轧带钢横弯板形缺陷的改善,便于实现。便于实现。便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板带钢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带钢被广泛的应用于军工、汽车制造、化工、机械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钢铁生产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板形是衡量热轧带钢尺寸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控制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强耦合等特性,已成为制约热轧带钢质量提升的瓶颈。较差的板形质量不仅会影响下游工序的产品成材率,严重时还会造成生产事故。热轧带钢通过布置于精轧出口至卷取前的层流冷却系统来调控其组织性能,带钢在此阶段的温度变化很大,热膨胀和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系数的变化极易造成带钢上、下板面的膨胀差,进而引起横弯缺陷。
[0003]然而,现有技术的多数板形调控方法均针对带钢纵向板形缺陷,现有技术中鲜有改善带钢横弯板形缺陷的方法。因此,设计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热轧带钢横弯板形缺陷的改善,便于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并根据横弯值对第一卷下线带钢进行分类;步骤2:根据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第一卷下线带钢设置不同的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进行改善;步骤3:测量改善完毕后的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若符合成品带钢质量要求,则保持冷却水流量差的设定值,若不符合,则在原有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的设定值的基础上增加10%,并对二次改善完毕后的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进行测量,直至符合带钢质量要求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并根据横弯值对第一卷下线带钢进行分类,具体为:采集第一卷下线带钢的横弯值a,若a≤10mm,则标记第一卷下线带钢为A类,若a为10至20mm,则标记第一卷下线带钢为B类,若a为20至30mm,则标记第一卷下线带钢为C类,若a为30至50mm,则标记第一卷下线带钢为D类,若a≥50mm,则标记第一卷下线带钢为E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分类结果,设置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对A类的第一卷下线带钢进行改善,具体为:若第一卷下线带钢为A类,则采集所轧第一卷下线带钢的厚度及宽度规格,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15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18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2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6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1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19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3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8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3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9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4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9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4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9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4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0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6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3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50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58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5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2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
置为49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57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660m3/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分类结果,设置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对B类的第一卷下线带钢进行改善,具体为:若第一卷下线带钢为B类,则采集所轧第一卷下线带钢的厚度及宽度规格,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19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2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6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0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5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3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7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2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7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3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8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3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8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3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为10至1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8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4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0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7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54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为15至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62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9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6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53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610m3/h;若宽度大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700m3/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带钢横弯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分类结果,设置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对C类的第一卷下线带钢进行改善,具体为:若第一卷下线带钢为C类,则采集所轧第一卷下线带钢的厚度及宽度规格,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4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70m3/h;若宽度为1200至15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10m3/h;若宽度为1500至18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50m3/h;若宽度大
于或等于1800mm,且厚度小于或等于5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400m3/h;若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280m3/h;若宽度为1000至1200mm,且厚度为5至10mm,则上下板面冷却水流量差设置为320m3/h;若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李萍李敬高军霞刘晓雯陈若梦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