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非付费区换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216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非付费区换乘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技术领域,其通过非付费区换乘系统的对应设置,利用系统中单程票购票设备、具有生物识别采集装置的进出站设备的匹配工作,可以完成生物识别单程票的生成,进而借助进出站设备对生物识别单程票的识别、校验,可以完成乘客在不同线路之间的非付费区换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非付费区换乘方法,通过引入生物识别单程票,可以实现乘客在不同线路非付费区换乘情形下的快速换乘,避免乘客二次购买单程票的过程,简化了乘客的非付费区换乘过程,提升了乘客的换乘效率和通行体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值和推广前景。值和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非付费区换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非付费区换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城市日常出行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城市中的轨道交通线路也越来越多,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通行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0003]通常情况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各车站的换乘大多按照付费区换乘进行设计,各线路能实现一票通、一卡通、一码通的网络化运营需求,乘客跨线路换乘只需一次进站、一次出站便能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建设规划、时序、线路站位调整等原因,导致不同轨道交通线路的车站之间换乘需要采用非付费区换乘的方案,即乘客跨站台换乘需要先后经过进站、出站、再进站、再出站等过程才能到达目的地。
[0004]同时,在轨道交通乘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购买单程票进行乘车的情况,而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中采用的单程票往往不同,导致彼此之间无法通用;而且,在非付费区换乘出站时,其在初次进站时购买的单程票往往会被回收,导致乘客在非付费区二次换乘进站时需要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非付费区换乘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非付费区换乘系统来实现;所述非付费区换乘系统包括单程票票检服务器和与之通信连接的单程票购票设备、设置于可非付费区换乘的两线路车站内的进站设备和出站设备;所述单程票购票设备用于采集乘客的生物特征并赋予乘客生物识别单程票;所述进站设备和所述出站设备上分别设置有生物识别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乘客的生物特征并识别乘客的生物识别单程票;利用所述非付费区换乘系统进行不同线路之间非付费区换乘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乘客在所述单程票购票设备处预设进出站站点,并购买预付有相应票额的生物识别单程票;(2)乘客在线路一的第一车站进行一次进站,由该第一车站内的进站设备识别乘客的生物识别单程票;识别通过后,乘客进站并进行线路一的乘车;(3)乘客在线路一的第二车站进行一次出站,由所述第二车站内的出站设备采集乘客的生物特征并识别其生物识别单程票;若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预付票额不小于第一车站到第二车站的票价,且购票时预设的出站站点并非为所述第二车站时,该乘客被标记为非付费区换乘乘客,生物识别单程票保留,乘客出站进入非付费区;(4)乘客通过非付费区到达线路二的第三车站并进行二次进站,由所述第三车站内的进站设备识别所述乘客的生物识别单程票;识别通过后,乘客进站并换乘线路二;(5)乘客在线路二的第四车站下车,并由该第四车站的出站设备采集乘客的生物特征并识别其生物识别单程票;若生物识别单程票的预付票额不小于第一车站到第四车站的票价,则乘客从所述第四车站出站,且所述生物识别单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凌力石先明习博张伟杨承东胡祖翰熊朝辉曹进王皓陈志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