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建明专利>正文

自行车变速系统及其组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015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属于自行车变速调节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解除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减档动作;变速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加档动作;解除部分内设置有解除组件,解除组件内设置有解除转动轴,解除转动轴相对托架的同一侧上套设有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解除转动轴转动带动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作反向移动动作;所述的变速部分包括卷取体,卷取体内设置有外侧卡齿以及内侧卡齿,定位组件向下移动时对外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解除部件向下移动时对内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并且定位组件与解除部件不同时与卷取体内的卡齿卡合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系统的组装方法,上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灵敏度高,方便加减档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变速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变速调节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变速系统是一种经变速缆线与变速装置相连接并且装配在自行车的车把杆上对自行车的速度进行调节的控制装置,并且自行车的变速是通过缆线收卷实现,在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拨链器,变速缆线绕过拨链器连接在自行车变速系统上,通过自行车的变速系统进行档位调节,从而实现了自行车变速调节的功能,进而使用者根据需要调整不同的车速。
[0003]因此,自行车变速系统是自行车上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之一,在现实中对自行车变速系统的研发较多,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426444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变速系统用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可动部件、定位部件、施力部件以及解除部件。上述装置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解除杆50转动带动解除部件38转动,解除部件38转动带动定位部件34向上移动以及停止部件46向下移动。在装配时,由于解除部件38与停止部件46位于托架40两侧,在组装时需要保障定位部件34上的第2定位齿63能穿过托架40上的缝40d以及停止部件46上的卡止孔46b与卷取体32上的定位齿60a~60f卡合,同时还要保障的是,解除部分38上的倾斜凸轮面64一方面与定位部件34上的倾斜凸轮面65接触,另一方面解除部分38上的倾斜凸轮面66能穿过托架40上的缝40f与停止部件46上的倾斜凸轮面67接触,从而导致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难度大,装配困难,并且,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解除部件38转动通过上述的两个凸轮面(66,67)作用下压停止部件46才会实现停止部件46向下移动(具体见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第[0062]段,以及图3、图4和图6等),而实际中:由于受到缝40f尺寸的限制,因此,解除部件38在转动的过程中倾斜凸轮面66与停止部件46上的倾斜凸轮面67解除较小。因此,下压停止部件46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由于下压幅度过小导致停止部件46无法下移的问题发生,从而造成了解除部件38操作时卷取体32过度转动导致多档解除,给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0004]另外,自行车变速系统在设计加工过程中,定位部件34以及停止部件46装配在托架40的两侧,并且解除部件38带动定位部件向上移动以及停止部件46向下移动才能实现加档或减档操作,由于为了保障自行车的行驶安全,需要保障解除部件38上的倾斜凸轮面66穿过缝40f精准地与停止部件46上的倾斜凸轮面67配合,因此,在实际设计以及加工过程中,缝40f的尺寸大小与形状尤为重要,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缝40f通过冲孔成型,对实际生产的要求尤为严格,需要紧密配合,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给操作者增加了工作量和加工难度。
[0005]本申请是在上述变速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形成,克服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7]鉴于上述自行车的变速系统用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多档解除、装配困难、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同侧装配解除部件以及解除转动轴,在解除转动轴上设置有倾斜凸轮面,扩大了转动轴以及停止部件上的倾斜凸轮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解除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扩大停止部件的下移幅度,避免了卷取体过度转动导致多档解除的问题发生,同时对于装配及加工而言,难度大幅度降低。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
[0011]解除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减档动作;
[0012]变速部分,对自行车档位作加档动作;
[0013]装配在解除部分以及变速部分之间的托架;以及,
[0014]依次装配解除部分、托架以及变速部分的定位销;
[0015]解除部分内设置有解除组件,解除组件内设置有解除转动轴,解除转动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凸块,解除转动轴上套设有位于托架的同一侧的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所述的倾斜凸块位于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分之间,所述倾斜凸块跟随解除转动轴的转动而同步动作,进而迫使定位组件以及解除部件沿着解除转动轴的轴向作反向移动动作;
[0016]所述的变速部分包括卷取体,卷取体内设置有外侧卡齿以及内侧卡齿,定位组件向下移动时对外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解除部件向下移动时对内侧卡齿实施卡合定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定位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装配槽,解除部件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槽,并且所述的倾斜凸块上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的装配槽以及所述的配合槽内。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倾斜凸块一体成型于解除转动轴的侧壁上;所述的倾斜凸块一侧设置有上倾斜凸轮面以及下倾斜凸轮面,所述的装配槽靠近上倾斜凸轮面的一侧为装配槽倾斜面,且所述的配合槽靠近下倾斜凸轮面的一侧为配合槽倾斜面,所述的装配槽倾斜面与配合槽倾斜面与所述的上倾斜凸轮面以及下倾斜凸轮面相配合接触。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定位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所述的解除部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齿;
[0020]定位齿穿过所述的托架进入到卷取体内与外侧卡齿卡合,或,
[0021]固定齿穿过所述的托架进入到卷取体内与内侧卡齿卡合。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托架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是由穿插孔以及装配孔构成,并且所述的穿插孔与所述的装配孔冲压成型并且互通;
[0023]所述的定位齿穿过所述的穿插孔进入到卷取体内,所述的固定齿穿过所述的装配孔进入到卷取体内。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当定位齿与外侧卡齿之间卡合时,固定齿与内侧卡齿之间分离,当定位齿与外侧卡齿之间分离时,固定齿与内侧卡齿之间卡合。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卷取体包括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外侧卡齿以及内侧卡齿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的第二腔体内壁上还环形分布有固定斜齿;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装配有伸缩弹簧,所述的第二腔体内装配有复位扭簧;
[0026]所述的变速部分还包括变速操作杆,变速操作杆末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可以驱使所述的卷取体作逆时针转动动作。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所述的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卡合件,卡合件可以在所述的固定座上转动,并且固定座上还套设有盘式扭簧,盘式扭簧可以驱使所述的卡合件立起进入到所述的固定斜齿之间的齿槽中。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自行车变速系统,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解除部分(100),对自行车档位作减档动作;变速部分(200),对自行车档位作加档动作;装配在解除部分(100)以及变速部分(200)之间的托架(300);以及,依次装配解除部分(100)、托架(300)以及变速部分(200)的定位销(400);其特征在于:解除部分(100)内设置有解除组件(10),解除组件(10)内设置有解除转动轴(12),解除转动轴(12)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凸块(121),解除转动轴(12)上套设有位于托架(300)的同一侧的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位于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分(14)之间,所述倾斜凸块(121)跟随解除转动轴(12)的转动而同步动作,进而迫使定位组件(13)以及解除部件(14)沿着解除转动轴(12)的轴向作反向移动动作;所述的变速部分(200)包括卷取体(20),卷取体(20)内设置有外侧卡齿(261)以及内侧卡齿(262),定位组件(13)向下移动时对外侧卡齿(261)实施卡合定位,解除部件(14)向下移动时对内侧卡齿(262)实施卡合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13)的下表面开设有装配槽(132),解除部件(14)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槽(142),并且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上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的装配槽(132)以及所述的配合槽(14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一体成型于解除转动轴(12)的侧壁上;所述的倾斜凸块(121)一侧设置有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所述的装配槽(132)靠近上倾斜凸轮面(121a)的一侧为装配槽倾斜面(132a),且所述的配合槽(142)靠近下倾斜凸轮面(121b)的一侧为配合槽倾斜面(142a),所述的装配槽倾斜面(132a)与配合槽倾斜面(142a)与所述的上倾斜凸轮面(121a)以及下倾斜凸轮面(121b)相配合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131),所述的解除部件(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齿(141);定位齿(131)穿过所述的托架(300)进入到卷取体(20)内与外侧卡齿(261)卡合,或,固定齿(141)穿过所述的托架(300)进入到卷取体(20)内与内侧卡齿(262)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300)上开设有通孔(301),通孔(301)是由穿插孔(301a)以及装配孔(301b)构成,并且所述的穿插孔(301a)与所述的装配孔(301b)冲压成型并且互通;所述的定位齿(131)穿过所述的穿插孔(301a)进入到卷取体(20)内,所述的固定齿(141)穿过所述的装配孔(301b)进入到卷取体(20)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卡合时,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分离,当定位齿(131)与外侧卡齿(261)之间分离时,固定齿(141)与内侧卡齿(262)之间卡合。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取体(20)包括第一腔体(26)以及第二腔体(27),外侧卡齿(261)以及内侧卡齿(262)设置在第一腔体(26)内,并且所述的第二腔体(27)内壁上还环形分布有固定斜齿(271);所述的第一腔体(26)内装配有伸缩弹簧(21),所述的第二腔体(27)内装配有复位扭簧(22);
所述的变速部分(200)还包括变速操作杆(25),变速操作杆(25)末端连接有固定座(251),固定座(251)可以驱使所述的卷取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胡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