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建明专利>正文

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5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筒和电机,所述输送筒的左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筒的侧面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输送筒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和滑槽,且连通槽的内腔与进水槽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建技术领域。该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需要清理时,通过L型杆对滑板的位置进行移动,使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槽和进水槽与输送筒内部连通,对输送筒内部进行冲水,对混凝土进行输送时,通过滑板和连通槽保障混凝土不会进入水管和连接管内,解决了常见的混泥土输送结构通过水管进行清理时,水管容易被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建
,具体为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土建指土建工程,土建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时一般的土建工程项目包括:房屋、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建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土建工程中经常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输送,常见的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只能简单起到输送的作用,输送之后,装置内部容易残留少量混凝土,不及时清理干净会在输送筒内变硬结块,需要及时清理,一般在输送装置内部设置水管进行清理,但是内部混凝土容易进入水管内,堵塞水管,而且输送装置一般为固定方式,不便于把清理时的废水清理出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解决了常见的混泥土输送结构通过水管进行清理时,水管容易被堵塞和不便于把清理时的废水排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筒和电机,所述输送筒的左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筒的侧面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输送筒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和滑槽,且连通槽的内腔与进水槽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的外表面与连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贯穿侧板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的外部,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水管,且水管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连通槽的内腔连通。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侧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外部与L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绞龙,且绞龙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所述侧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C型板,所述C型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且进料漏斗的内腔与输送筒的内腔连通。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通过在输送筒的侧面开设有进水槽,输送筒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和滑槽,且连通槽的内腔与进水槽的内腔连通,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的外表面与连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滑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杆,L型杆的一端贯穿侧板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的外部,侧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水管,且水管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连通槽的内腔连通,需要清理时,通过L型杆对滑板的位置进行移动,使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槽和进水槽与输送筒内部连通,对输送筒内部进行冲水,对混凝土进行输送时,通过滑板和连通槽保障混凝土不会进入水管和连接管内,解决了常见的混泥土输送结构通过水管进行清理时,水管容易被堵塞的问题。(2)、该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通过在输送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绞龙,且绞龙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输送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侧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C型板,C型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耳,固定耳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移动轮,通过两个侧杆和C型板使输送筒和支撑板可以相对转动,通过固定耳使输送筒和液压伸缩杆可相对转动,通过液压伸缩杆控制输送筒的右端上下移动,便于清理废水的排出,解决了常见的混泥土输送结构不便于把清理时的废水排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侧板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侧杆和C型杆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1、输送筒;2、电机;3、进水槽;4、侧板;5、连通槽;6、滑槽;7、滑板;8、L型杆;9、水管;10、移动杆;11、电动伸缩杆;12、绞龙;13、侧杆;14、C型板;15、支撑板;16、固定耳;17、液压伸缩杆;18、固定板;19、进料漏斗;20、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筒1和电机2,电机2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输送筒1的左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筒1的侧面开设有进水槽3,进水槽3设置多个,输送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4,侧板4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5和滑槽6,且连通槽5的内腔与进水槽3的内腔连通,滑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7,且滑板7的外表面与连通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滑板7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杆8,L型杆8的一端贯穿侧板4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4的外部,侧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水管9,水管9与外界水泵连通,且水管9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连通槽5的内腔连通,侧板4的侧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杆10,且移动杆10的外部与L型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输送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1,电动伸缩杆11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且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筒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绞龙12,且绞龙12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输送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13,侧杆13设置有两个,侧杆1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C型板14,C型板14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输送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耳16,固定耳1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7,液压伸缩杆17与外界液压泵连通,液压伸缩杆17的底部通过固定板18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0,输送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19,且进料漏斗19的内腔与输送筒1的内腔连通。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工作时,把混凝土放入进料漏斗19,混凝土通过进料漏斗19进入输送筒1内,打开电机2,电机2带动蛟龙12转动混凝土朝右移动,对混凝土进行传送,传送完毕之后,打开电动伸缩杆11,电动伸缩杆11带动移动杆10朝右移动,移动杆10通过L型杆8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筒(1)和电机(2),所述输送筒(1)的左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1)的侧面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输送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4),所述侧板(4)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5)和滑槽(6),且连通槽(5)的内腔与进水槽(3)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7),且滑板(7)的外表面与连通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杆(8),所述L型杆(8)的一端贯穿侧板(4)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4)的外部,所述侧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水管(9),且水管(9)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连通槽(5)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筒(1)和电机(2),所述输送筒(1)的左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1)的侧面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输送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4),所述侧板(4)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5)和滑槽(6),且连通槽(5)的内腔与进水槽(3)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7),且滑板(7)的外表面与连通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杆(8),所述L型杆(8)的一端贯穿侧板(4)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4)的外部,所述侧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水管(9),且水管(9)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连通槽(5)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侧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杆(10),且移动杆(10)的外部与L型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用混凝土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胡建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