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965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智能分析系统和距离检测仪,所述距离检测仪内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病害分析模块、结果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数据预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和智能检测系统电连接,所述智能检测模块与病害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病害分析模块与结果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之前所有的病害分析结果的数据,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分析结果解压分散传输到智能检测系统中,该装置解决了当前无法针对环境因素对道路桥梁中的钢筋距离进行实时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的问题。析和判断的问题。析和判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桥梁病害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的各种病害给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带来较大的影响,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快速、平稳、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每年用于高速公路的各种病害的维修养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呈上升趋势,车辆行驶在道路桥梁上时,路面不断受力,长期后内部的混凝土和钢筋受到应力发生变化。
[0003]钢筋之间的距离拉大后,容易导致道路桥梁安全性降低,长时间后容易发生坍塌,从而影响道路安全,因此需要对钢筋之间的距离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判断出道路桥梁病害,环境温度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从而对检测的钢筋距离数据造成影响,导致数据测量不准确,影响分析结果。该现象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集材装置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包括智能分析系统和距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仪内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病害分析模块、结果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数据预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和智能检测系统电连接,所述智能检测模块与病害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病害分析模块与结果传输模块电连接;r/>[0006]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之前所有的病害分析结果的数据,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分析结果解压分散传输到智能检测系统中,所述病害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智能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道路桥梁的病害进行分析,所述结果传输模块将分析结果传输给维护人员并备份进数据库模块中。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分析系统的运行步骤包括:
[0008]步骤S1、采集与道路桥梁性能有关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数据预处理模块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传输到智能检测系统中;
[0009]步骤S2、病害分析模块根据智能检测系统中的检测结果对病害进行分析,分析出的数据再传输到结果传输模块中;
[0010]步骤S3、结果传输模块将分析出的数据备份到数据库模块中,再进分析结果传输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对道路桥梁进行维护。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1至步骤S3中,为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对道路桥梁中的钢筋结构进行实时检测,智能检测系统用于根据环境因素对检测模式进行切换,并加
强检测强度,从而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通过检测结果与之前分析结果进行比对,使维护人员知晓道路桥梁内部钢筋结构的实时状态,从而便于及时对道路桥梁进行维护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距离识别模块、温度识别模块、比对模块、比对结果输出模块,所述距离识别模块、温度识别模块均与对比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与比对模块电连接,所述比对模块与比对结果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模块与病害分析模块电连接;
[0013]所述距离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钢筋之间的间距,所述温度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钢筋之间的温度大小,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距离识别模块和、温度识别模块中的数据与数据预处理模块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传输到比对结果传输模块,所述比对结果传输模块用于将比对数据传输到病害分析模块中。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2包括:
[0015]步骤S2.1、距离识别模块实时判断钢筋之间的距离,温度识别模块实时判断钢筋之间的温度高低;
[0016]步骤S2.2、钢筋之间的温度使钢筋产生热胀冷缩,距离识别模块识别出的距离数据不准确,这时距离识别模块和温度识别模块之间相互换算,提高数据准确性;
[0017]步骤S2.3、对别模块将之前的分析数据与换算出的数据进行比对;
[0018]步骤S2.4、针对比对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2.1和步骤S2.2中,混凝土中的温度变化,使混凝土发生膨胀,混凝土膨胀之后使混凝土所包裹住的钢筋位置发生偏移,影响距离识别模块判断出的数据准确性,从而根据混凝土中的温度对距离识别模块识别出的数据进行改变,从而提高数据准确性。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2.1和步骤S2.2中,由于车辆行驶在道路桥梁上,车辆对地面做出挤压,使道路桥梁内部受到压力,而压力对温度判断造成影响,压力越大,温度越高,从而在判断钢筋之间温度时需要除去路面受到压力导致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因素,使分析数据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2.4中,温度对钢筋之间的距离造成影响,这时为加快维护速度,对钢筋之间距离检测完毕后,针对不同的对比结果对维护人员的提醒等级做出不同变化,从而对病害分析结果做出不同安全等级划分。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智能分析系统和智能检测系统,为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对道路桥梁中的钢筋结构进行实时检测,智能检测系统用于根据环境因素对检测模式进行切换,并加强检测强度,从而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通过检测结果与之前分析结果进行比对,使维护人员知晓道路桥梁内部钢筋结构的实时状态,从而便于及时对道路桥梁进行维护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并且避免后续由于热胀冷缩原因使钢筋误偏移导致维护人员错判,防止浪费精力去维护,使道路桥梁维护效率能够增强。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分析系统运行流程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检测系统运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包括智能分析系统和距离检测仪,距离检测仪内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智能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病害分析模块、结果传输模块,数据库模块与数据预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据预处理模块和智能检测系统电连接,智能检测模块与病害分析模块电连接,病害分析模块与结果传输模块电连接;
[0028]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之前所有的病害分析结果的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分析结果解压分散传输到智能检测系统中,病害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智能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道路桥梁的病害进行分析,结果传输模块将分析结果传输给维护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包括智能分析系统和距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仪内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病害分析模块、结果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数据预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和智能检测系统电连接,所述智能检测模块与病害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病害分析模块与结果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之前所有的病害分析结果的数据,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分析结果解压分散传输到智能检测系统中,所述病害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智能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道路桥梁的病害进行分析,所述结果传输模块将分析结果传输给维护人员并备份进数据库模块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系统的运行步骤包括:步骤S1、采集与道路桥梁性能有关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数据预处理模块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传输到智能检测系统中;步骤S2、病害分析模块根据智能检测系统中的检测结果对病害进行分析,分析出的数据再传输到结果传输模块中;步骤S3、结果传输模块将分析出的数据备份到数据库模块中,再进分析结果传输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对道路桥梁进行维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至步骤S3中,为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对道路桥梁中的钢筋结构进行实时检测,智能检测系统用于根据环境因素对检测模式进行切换,并加强检测强度,从而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通过检测结果与之前分析结果进行比对,使维护人员知晓道路桥梁内部钢筋结构的实时状态,从而便于及时对道路桥梁进行维护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病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距离识别模块、温度识别模块、比对模块、比对结果输出模块,所述距离识别模块、温度识别模块均与对比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与比对模块电连接,所述比对模块与比对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胜高政黄鑫樊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