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充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938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充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使得液体排出稳定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液体排出机构,所述液体排出机构包括:膜状部件,设有排出液体的喷嘴孔;支持部,支持所述膜状部件;以及液体保持部,保持包含所述液体的一种以上液体,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与水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度。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度。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充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充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喷墨形态或分配器形态等的液体排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能收纳配置在变位部件上的液体的液体收纳室、从液体排出头排出细胞悬浮液等的液体的结构。
[0003]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092692号公报
[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构成的液体排出装置中,将液体供给排出头时,在液体收纳室内产生气泡,排出稳定性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将使得液体排出稳定化作为课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一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液体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液体排出机构包括:
[0009]膜状部件,设有排出液体的喷嘴孔;
[0010]支持部,支持所述膜状部件;以及
[0011]液体保持部,保持包含所述液体的一种以上液体,
[0012]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与水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度。
[0013]本专利技术另一形态涉及的液体充填方法,向液体排出机构充填液体,其特征在于:
[0014]所述液体排出机构包括:
[0015]膜状部件,设有排出液体的喷嘴孔;
[0016]支持部,支持所述膜状部件;以及
[0017]液体保持部,保持包含所述液体的一种以上液体,
[0018]将最初充填到所述液体排出机构的液体作为第一液体,
[0019]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与所述第一液体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度。
[0020]本专利技术又一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方法包括由液体排出部排出液体的排出工序,以及向所述液体排出部供给液体的供给工序,所述液体排出部与水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
°
。或者所述液体与所述液体排出部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
°

[0021]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2]按照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液体排出稳定化。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全体构成例的图。
[0024]图2(a)~(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涉及的供给部的构成例的图,图2(a)是表示由供给部吸液的图,图2(b)是表示由供给部送液的图。
[0025]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部的构成例的图。
[0026]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部和管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7]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控制部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0028]图6(a)~(b)是表示供给部供给液体的状态的图,图6(a)是表示吸液的图,图6(b)是表示送液的图。
[0029]图7(a)~(c)是表示由供给部进行的供给工序的图,图7(a)表示从上侧看液体排出部的图,图7(b)及图7(c)是图7(a)的A

A截面图。
[0030]图8是表示以比第二液体低的速度供给第一液体的示例的图。
[0031]图9是表示间歇地供给第一液体的例子的图。
[0032]图10是表示搅拌第二液体的状态的图。
[0033]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0034]图12(a)~(b)是表示在液体排出部内残留有气泡的状态的图,图12(a)为从上侧看液体排出部的图,图12(b)是图12(a)的A

A截面图。
[0035]图13是表示液体的高度和接触角的关系的图。
[0036]图14是表示第一液体的分离例的图。
[0037]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控制部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0038]图16是表示排出第一液体的状态的图。
[0039]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0040]图1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形态的液体排出装置的作用的图。
[0041]图19(a)~(d)是表示膜状部件上面与水的接触角为90度以上的液体排出部的图。
[0042]图20(a)~(d)是表示膜状部件上面与水的接触角小于90度的液体排出部的图。
[0043]图21是例示膜状部件上面形成的亲水膜的图。
[0044]具体实施形态
[0045]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形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中,作为液体排出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适用对于凹板400通过喷射法排出细胞悬浮液的液体排出装置100的例子。在各图中,对相同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重复说明。细胞悬浮液是液体的一个例子,以下将细胞悬浮液简称为液体。
[0046][第一实施形态][0047]<液体排出装置100的整体构成例>
[0048]首先,关于液体排出装置100的整体构成,参照图1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基于喷墨法的液体排出装置100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图。
[0049]如图1所示,液体排出装置100具备液体排出部(也称为排出头、打印头)1、供给部2、电流计3、控制部4、积存部8。
[0050]在实施形态中,为方便起见,将液体排出方向设为Z轴方向,与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设为XY平面。此外,在Z轴方向,将液体排出方向设为下方向,其逆方向设为上方向。并且,在各部件中,将上侧的XY平面设为上面,下侧的XY平面设为下面。部件为具有内部空腔的筒状场合,将其部件的虚拟XY平面设为上面及下面。
[0051]液体排出装置100将积存部8积存的液体通过供给部2供给到液体排出部1,通过由液体排出部1排出液体,在井板400形成多个的作为井型孔的井401内形成由细胞悬浮液构成的液滴或组织体。
[0052]积存部8设置在液体排出部1的外部,积存供给到液体排出部1的液体200。积存部8具备第一积存部81和第二积存部82。第一积存部81贮留第一液体。利用二种液体场合,第二积存部82贮留与第一液体种类不同的第二液体。
[0053]供给部2将积存部8积存的液体供给到液体排出部1。供给部2具有泵21、管22和致动器23。供给部2使得致动器23驱动,在第一积存部81及第二积存部82的各自配置的位置和液体排出部1配置位置之间,使得泵21及管22的位置变化,可使其往复移动。
[0054]泵21及管22在配置有第一积存部81的位置吸入第一液体,此后,通过致动器23移动到配置有液体排出部1的位置,停止后,将第一液体输送到液体排出部1。所谓吸液是指吸入液体,所谓送液是指送出液体。
[0055]并且,泵21和管22在配置有第二积存部82的位置吸入第二液体,此后,通过致动器23移动到配置有液体排出部1的位置,停止后,将第二液体输送到液体排出部1。由此,供给部2能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分别供给到液体排出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液体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机构包括:膜状部件,设有排出液体的喷嘴孔;支持部,支持所述膜状部件;以及液体保持部,保持包含所述液体的一种以上液体,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与水的接触角至少小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包含具有亲水性的膜。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亲水性的膜包含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为10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保持部,设有供给第一液体的供给部;所述供给部可分多次供给第一液体。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部通过执行相对所述液体保持部的所述第一液体的送液和吸液,搅拌所述第一液体。7.一种液体充填方法,向液体排出机构充填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机构包括:膜状部件,设有排出液体的喷嘴孔;支持部,支持所述膜状部件;以及液体保持部,保持包含所述液体的一种以上液体,将最初充填到所述液体排出机构的液体作为第一液体,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液体保持部侧的面与所述第一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绿川琉树赤井武志山矢优前田礼男松本贵彦野野山裕介鲛岛达哉新井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