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叠“V”形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33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3
一种模块化双V形堆叠的干式或绝热式热交换器,其具有底部模块、顶部模块和风扇模块,底部模块具有以V形布置的两个热交换器;顶部模块被配置成搁置在底部模块的顶部上并且由底部模块支撑,以及具有两个热交换器,这两个热交换器被配置成延续并延伸由两个底部热交换器形成的V形;风扇模块被配置成搁置在顶部模块的顶部上并且由顶部模块支撑。模块被工厂组装并且被配置成容易运输且容易在现场彼此连接。可以提供绝热垫或喷嘴以预冷却进入系统的空气。空气。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堆叠“V”形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冷却的盘管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冷却的热交换器通过将工作流体的热量传递到空气来将热量从工作流体中去除。空气冷却的热交换器典型地由连接到翅片的管组成。工作流体穿过管的内部被输送,热量被传导至管的外部和翅片。经过翅片和管的空气去除热量;大体上使用一个或更多个风扇来使空气运动。工作流体可以是液体、气体、冷凝制冷剂或需要去除热量的任何其他流体。管典型地由铜、铝或不锈钢构造,但已使用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翅片通常由铜或铝制成,但是已经使用了其他导热材料。
[0003]为了从工作流体中去除热量,工作流体的温度必须大于进入冷却器的空气的温度。进入冷却器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之间的温度差越大,去除热量所需的空气体积就越少;因此使空气运动所需的风扇马力就越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呈现了一种模块化V形热交换组件,其中的第一下部模块包括以V形布置的两个热交换器,包括两个附加热交换器的第二上部模块被堆叠在第一下部模块的顶部上,其中上部模块中的两个热交换器延续并延伸由底部的两个热交换器形成的V形。V形致使穿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流更均衡。最后,将风扇模块放置在上部热交换模块的顶部上。根据多种实施例,模块被工厂预组装、定尺寸和配置成易于运输和组装。与使用相同占用区的现有技术的V形空气冷却的热交换器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本上更高的流体流动速率和更大的热交换能力,尤其考虑到设备之间的所需的间隔以允许足够的空气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双V形堆叠的隔室还可以在一个共用风扇之下以线或以矩形阵列布置,且所有空气来自底部。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作用于流体冷却的冷却器、或用作用于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可以设置可选的绝热垫或绝热预冷却喷嘴以对进入系统的空气进行预冷却。
[0005]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1)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底部热交换模块,该底部热交换模块具有底部模块框架和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以V形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底部模块框架中;2)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顶部热交换模块,该顶部热交换模块具有顶部模块框架和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该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顶部模块框架中,使得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延续并延伸由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形成的V形,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被定位在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上并且由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支撑;以及3)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风扇模块,该风扇模块具有风扇模块框架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模块被定位在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的顶部上并且由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支撑,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被定位和配置成穿过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器来抽吸空气。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或实施例,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
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具有入口集管(header)和出口集管,所述入口集管被配置和定位成接收热工艺流体并且将其分配至相应的热交换板,以及所述出口集管被配置和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热交换板的已冷却的工艺流体。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容纳相同的工艺流体。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所述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至少一个容纳第一工艺流体,并且热交换板中的至少另一个热交换板容纳不同于所述第一工艺流体的第二工艺流体。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至少一个容纳第一工艺流体,热交换板中的至少另一个热交换板不容纳工艺流体。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可以装配有绝热板和/或喷嘴,喷嘴被配置成将水喷射到进入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和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的空气流中。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与所述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相邻的一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共享共用平面。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1)多个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底部热交换模块,底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底部热交换模块具有底部模块框架和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以V形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底部模块框架中;2)多个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顶部热交换模块,顶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顶部热交换模块具有顶部模块框架和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该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顶部模块框架中,使得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延续并延伸由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形成的V形,所述多个顶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顶部热交换模块被定位在对应的底部热交换模块上并且由对应的底部热交换模块支撑;并且其中,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和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被配置成从下方接收环境空气;3)升高框架,其支撑所述多个底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底部热交换模块;以及4)风扇模块,该风扇模块包括单个风扇,该单个风扇被定尺寸和定位成通过多个隔室抽吸空气,每个隔室包括顶部热交换模块和底部热交换模块。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热交换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工厂组装的底部热交换模块运输到组装位置,该底部热交换模块具有底部模块框架和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以V形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底部模块框架中,
[0015]将工厂组装的顶部热交换模块运输到所述组装位置,该顶部热交换模块具有顶部模块框架和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
[0016]将工厂组装的风扇模块运输到所述组装位置,该风扇模块具有风扇模块框架和至少一个风扇,
[0017]在安装位置安装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
[0018]将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安装在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的顶部上,其中,所述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顶部模块框架中,使得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延续并
延伸由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形成的V形;以及
[0019]将所述风扇模块安装在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的顶部上。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热交换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1]a.在安装位置组装升高框架;
[0022]b.将多个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底部热交换模块安装在所述升高框架上,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底部热交换模块具有底部模块框架和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以V形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底部模块框架中,
[0023]c.将对应的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顶部热交换模块安装在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底部热交换模块的顶部上,该顶部热交换模块具有顶部模块框架和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该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顶部模块框架中,使得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延续并延伸由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形成的V形;
[0024]d.以及将风扇安装和定位在所述顶部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包括: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底部热交换模块,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具有底部模块框架和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以V形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底部模块框架中,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顶部热交换模块,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具有顶部模块框架和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顶部模块框架中,使得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延续并延伸由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形成的V形,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由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支撑;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具有风扇模块框架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模块被定位在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的顶部上并且由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支撑,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被定位和配置成穿过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器来抽吸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具有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所述入口集管被配置和定位成接收热工艺流体并且将所述热工艺流体分配至相应的热交换板,以及所述出口集管被配置和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热交换板的已冷却的工艺流体;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翅片管,所述多个水平布置的翅片管连接至具有管弯曲部的相邻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容纳相同的工艺流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至少一个容纳第一工艺流体,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至少第二个容纳不同于所述第一工艺流体的第二工艺流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至少一个容纳第一工艺流体,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和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至少第二个不容纳工艺流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进一步包括绝热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进一步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配置成将水喷射到进入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和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的空气流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V形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每一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与所述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相邻的一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共享共用平面。9.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多个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底部热交换模块,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底部热交换模块具有底部模块框架和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以V形被布置和支撑在所述底部模块框架中,多个工厂组装且可运输的顶部热交换模块,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顶部热交换模块具有顶部模块框架和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被布置和
支撑在所述顶部模块框架中,使得所述两个顶部模块热交换板延续并延伸由所述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中的两个底部模块热交换板形成的V形,所述多个顶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顶部热交换模块被定位在对应的底部热交换模块上并且由所述对应的底部热交换模块支撑,并且其中,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和所述顶部热交换模块被配置成从下方接收环境空气;升高框架,所述升高框架支撑所述多个底部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底部热交换模块;以及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单个风扇,所述单个风扇被定尺寸和定位成通过多个隔室抽吸空气,每个所述隔室包括单个顶部热交换模块和单个底部热交换模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装置,进一步包括绝热板。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装置,进一步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配置成将水喷射到进入所述底部热交换模块和所述顶部热交换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姆
申请(专利权)人:伊沃普欧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